你怎麼看待喜歡寫詩的人?

ZXZ我心永恆


喜歡寫詩的人,都是有涵養,聰明智慧之人。他們的思維很豐富,熱愛生活,熱愛祖國。追求理想,充滿快樂之人。在他們的眼中,清徹的河水,挺拔的勁松,天空中飛翔的大雁,水中歡快的魚兒,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美麗的田園風光,都會在他的筆下被描繪的絢麗無比,美景俏麗。我個人認為我特別喜歡詩人,也特別願意和寫詩的人(不分年齡,不分男女)。交朋友。因為他(她)們的心地都是善良的,充滿愛心的,心胸開闊,心境明朗之人。和愛好文學,喜歡寫詩之人交朋友,你會學到很多東西。生活充滿快樂和歡笑,在頭條我就有許多才女妹妹和知心朋友。和她們交流的每一天,我都感到開心快樂,自我感覺年輕了許多,人生也更加富有詩情畫意。








66662847755忠誠衛士


一個人喜歡寫詩,說明這個人有一定的文學基礎,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對社會對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感情上比較細膩,容易觸景生情多愁善感。比方說我把,六歲就開始學習語文,從小就浸泡在文學的海洋裡,尤其是古代唐詩,就是我人生方向的指路明燈,我爛熟於心的的就有十幾首,李白,杜莆更是我人生座標的起點,指引我生活道理的方向。

自從15歲走向社會,進入工地。不管是搬磚還是抬鋼筋,我都在詩情畫意中愉快的生活。我為自己的感慨也作了兩首詩。

第一首 死狗

遠看像只狗,

近看就是狗。

狗確實是狗,

原來是死狗。

第二首 內急

腳踏黃河兩岸,

手拿機要文件。

前面機槍掃射,

後面大炮轟炸。

怎麼樣,詩不錯吧。


雪山上的嫖客


都是隨時隨地、有情有感而發!我喜歡多少年了,讀書時偏文,作文基本上都是傳閱,作文每次二三十張,最少每學期要四五本作文。一般都是詩言志,哪怕是開學時的決心書都用詩。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學習小靳莊,我在學校初中當班長,經常在校內、校外舉行賽詩會。我記得有次和外校賽詩,我的開場白是:東風萬里紅旗揚,處處學習小靳莊,十件新事爭仿效,新詩萬首貼滿牆……具體十件什麼新事已經不記得了。同時也是一種愛好。我隔三差五都會在朋友圈發些小玩意,娛樂而已


源遠永遠流長


野狐試答

題主好,我認為寫詩的人都要尊重。

一 詩是一種精神

詩總是和美好的情感連在一起,是高貴的靈魂所需要的糧食。詩是一種精神,它和愛、美好、追求、擔當、勇敢等相聯繫,即使悲傷、憂愁、哀怨、痛苦、憤怒……也是出自一顆正義和善良的心。通俗地說詩大都是與好人相關聯。

二 詩意的生活

沒有詩的生活是枯噪乏味的,喜歡寫詩的人大都有著豐富的感情,他們身上常能體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他們熱愛自然,熱愛周圍的一切,積極向上,傳遞著正能量。

寫詩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寫得好壞是水平問題。如果是付出真情去寫,一定都是好詩,與格律無關,與平仄無關。

知識水平高的可以寫格律詩,填詞,寫古體詩,可以唱和應答,以詩會友。文化低的,可以先寫打油詩、順口溜呀,自己開心就好,悅己娛人,傳遞正能量就好。

三 誰都可以寫詩

我的一位同學,高中沒讀完就輟學了,他自己開店做生意,業餘的時間就是寫詩,朋友圈天天發,從形式講,他的詩真不咋樣。但很有真氣,有實質性內容,比那些格律精嚴,對仗工穩卻又無病呻吟的詩要好得多了,看了給人以喜氣,滿滿的正能量。


總結

頭條有很多喜愛詩歌的朋友,他們增加了頭條的文化氣氛,這要比一味地娛樂要更有積極意義,我們應該感謝和尊重這些人。


野狐習禪


喜歡寫詩填詞的人,我朋友圈裡就有兩位,在我的眼裡,喜歡寫詩的人是這樣的:

1、他們內心敏銳,感情豐富,能察善物

詩歌,其實就是內心的活動,用韻文表達出來。古人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可見引起內心感動的活動,都是詩創作的動力。愛寫詩的人,善於觀察細節,善於體察外物,不論是山川河流,還是一草一木,又或者陰晴雨雪,只要引起他們內心感動,可能就會寫成詩表達出來。

像我就不行,很少寫。我看到外物的變化,心裡浮現的是古人的詩詞,很少有自己要寫的衝動。

2、真正愛寫詩的人喜歡讀書,喜歡古詩詞

葉嘉瑩先生說:要寫詩,既要能感之,又要能寫之。“能感之”就是內心要有那一份感動。“能寫之”就是具備寫詩的技術要求,格律、音韻、意向、典故等,好比蓋房子,這些就是建築材料。喜歡寫詩的人,肯定喜歡讀詩,喜歡讀書,他們可以從這裡吸收營養,從而提高自己的創作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讀過幾首詩,就整天要寫,那麼他的作品也可能就他自己覺得好。

《紅樓夢》裡,林黛玉叫香菱學詩,要她把王維的五言律詩讀一百首,細細揣摩,再讀杜甫的七言律詩一二百首,再讀李白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有了這些做基礎,再把陶淵明、謝靈運等人的看一看。林黛玉的這個方法,很能說明問題的。

3、喜歡寫詩的人不會那麼浮躁

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很緊張,過於重視物慾,多看眼前利益,逐漸失去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顆關懷宇宙、萬物、人生的活潑美好的心靈。而學習欣賞詩詞,學習寫作詩詞,對於提升每個人的精神品質都可以起到相當的作用。所以,喜歡寫詩的人不會那麼浮躁。

以上就是我對寫詩人的理解。我朋友圈裡有兩位,我喜歡讀他們的作品,古色古香的。

關注梅鶴讀書,歡迎點贊、留言、轉發,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寫詩的人好,有主見而且會幻想。通情達理懂得人情味,和氣還帶著微笑。特別是語言的表達個個聲音都是一個樣,柔柔的.飄飄然。

寫詩的人重感情,總是把相思掛在樹梢上。所以帶來好多好多朦朦朧朧的悲哀,連月亮都沒有逃過,比喻一枚孤獨的小舟在宇宙中飄搖。

寫詩的人注重外表,有氣質而且會打扮。哪個男人見了她回眸一笑全身不發抖才怪,所以好多好多的男人在點贊。因為她漂亮,好逍遙。

寫詩的人藝術細胞特別強,給人生增添了好多好多幽默感,每句話都是人生哲理歪理學說頭頭是道。你們不相信?頭條新聞漂亮女人們的詩都是這樣寫的。甜甜的聲音,甜甜的微笑。甜甜中摻雜著多少酸.甜.苦.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信她們詩裡面彈琴的聲音哪一首不是淒涼?所以,江南的山.江南的水.江南被她們襯托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引來了好多好多遊人在觀看?



影人14影人


我的保安弟兄老李同志就特別喜歡寫詩,滿腹黑墨水,人稱小秀才,他出口成詩,而且將詩詞變成生活化,張口就來上一首。

老李休息在家,閒來陪伴媳婦出城到郊外挑野菜並賦詞一首:《定風波》為挑麻菜出城來,電動車將二載。正值下午高溫曬,不呆,我找樹蔭去涼快。忽覺縷縷清香在,放眼,荷葉擁簇白蓮開。菜滿意足妻開顏,燦爛,有說有笑把家還。

李師傅晚飯後散散步並和老頭老太跳跳廣場舞健健身亦詩性大發:《定風波……金陵御花園廣場舞》天賜平民心事少,不羨闊太富家饒。鍋碗瓢盆收拾罷,出發,廣場舞裡興趣高。預熱來套健身操,換調,沂蒙一曲人輕飄。試問快樂何處找,笑道,此有健康人顯俏。

《卜算子……登大伊山》嗖嗖秋風起,單衣易著涼。山上落葉鋪滿地,脫下夏時裝。獨自來登攀,萬事不思量。偶見楓紅鳥嗚笑,空寂一掃光。這是李師傅爬山健身而發的詩詞。老李的詩也許難登大雅之堂,但很親民近民,和他當班很活躍,時間過的也快,真乃保安隊伍中的"大活寶"……


老夥計610322


寫詩的人也稱詩人與常人一樣,也不一常,詩人的靈敏度較高,他能觸景生情,觸物生情,心情起伏跌宕比常人高,比較帶情緒化,一般詩人有些喜歡憂愁善感,愛恨情仇比常人深切,所謂愛之深,恨之切,他的立場比較堅定,認準的東西不會改變,他看事物有他獨特的面,反映問題比機睿智,機靈,詩人之所以寫詩,他是借詩"消愁",或借詩"助興"他用詩來表達他心內心世界喜與憂,表達他對社會對生活愛與恨。





zdp查


怎麼看待寫詩的人?

我認為:

寫詩的人才是人。

相信很多人又要群起而攻我了。我就先說,你就先聽,然後再決定是該打不該打。

很多人童年天真無邪,後來在社會生活中被規則被經歷的風風雨雨所累,失去天真,變得圓滑世故,變成社會規定的那種“人”了。


這種“人”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把生活變成了生存,變成一種手段,人生趣味不多。

就像魯迅筆下的閏土,當初月下那麼精靈,成年後木納呆滯了。

詩人就是不會被世界被社會改變的人。

他們是自己,很久很久都是自己。

你看李白精神病在皇宮裡多傻?我都認為他“傻”,他要寫詩了,喊貴妃磨墨,高力士脫靴。

所有人遇見這個情況巴結還來不及,何況美人猶在呢? 實在是瘋了。


但他不是瘋,不被權貴折腰,不被美人俘獲。這才是我們每個人原本的心。

詩人是同情人最重的人。

你看杜甫,一生飄零,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大雨滂沱,他還在想著其他人。

遇見這種情況,又有幾人能夠想天下蒼生?都是自掃門前雪。

文學家是創新語言的,詩人又是語言的創新先鋒。

語不驚人死不休。

陳言之勿去。

詩歌任何時候都是人們喜愛的。


當然詩人的特性不止這些。 所以詩人常常不溶於社會,特立獨行,看不得不平,不清,不公,一丁點也不容。 所有文學家裡詩人自盡是最多的,從國內到國外。海子,顧城,馬雅可夫斯基等等。

也說明他們想找到一個心中的樂園,桃花島。至死不渝。

現在我們被錢塘江潮般的文字所遮蔽,不容易發展好詩歌。

其實好詩歌還是很多。 我們慢慢去發掘。

詩人是人類社會中的“嬰兒”,有了我們就要好好愛護。

從頭條上來看,人們對待詩人的態度就不可取。

詩人也有百種。


有寫現代詩,有寫古體詩。有寫自由詩,有寫格律詩。有好詩,有差詩……

人有百種。 有喜歡格律詩的,看見現代詩就憤,有喜歡情詩的,看見哲理詩就憤……

更搞笑的是,對詩歌通了九竅的人,也跑來罵幾句。找快感。

這就是詩歌發展的不好的環境。

但是詩人是不懼的,詩歌也不懼。


獨行的豬


你怎麼看待喜歡寫詩的人?是不是會有些人視為不正常?

我是學英語專業的英語老師,而且還自認為英語學的比多數同學都好。但是,也許是小時候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如《水滸》《三國演義》,等的影響,也受當年經典歌曲和音樂的影響,我又特別喜歡寫一些格律不算規則的古典類詩詞。所以,我喜歡借用陳毅元帥的一句話“自嘲”:對學英語的人來說,我是“詩人”,對詩人來說我是英語專業資深人士。我也時常用這樣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懂格律不懂韻,只把文墨付心情。驚然回望來時路,也得廢紙三兩斤。這麼多年來以應景感受寫下的“詩詞”也真的有上百首了。

其實,寫寫詩詞是一種抒發內心感受的一種很好的方式,那時一種猶如“內急”時產生的由內自外必須“宣洩”的感受,是不能“硬擠”出來的情感,而是觸景生情一吐為快的“需要”。當“詩意”在內心突然“聚集”時,“詩詞”自然而然“抒胸而出”。所以,我也很喜歡跟一些喜歡寫寫“詩詞”,尤其古典詩詞的人交往。我覺得這些人真的見不得,要知道在當今社會能夠“繼承”古典詩詞的人實屬不易,很多人連現場漢語都學不好。所以,能“寫寫”古詩的人都是一種有“情懷”的人群,不能用“不正常”看待,尤其他們在“寫一首詩句”時完全是一種“應景而發”的能力,那種在特定情景下突然有感而發的“寫作能力”,沒有一點文學語文功底沉澱是做不到的。

在此,我以自己今天週末突然有感而發的一首“詩作”結尾。這兩天單位開始做工資晉級選拔,我單位符合進一級工資的人有10人,但是隻有3個名額,也就是10:3的淘汰率。我比對了一下自己的條件可能進3的條件不足,所以心情有點鬱悶,於是開車跑到市郊區河邊一個廢棄的古渡口散心。本來沒有什麼“詩意”(只有鬱悶),但是,看到古渡口路邊那棵高大的老榕樹,想想這麼多年頭來它就這麼靜靜地立在渡口邊供人們遮陰納涼與世無爭,當時還清風陣陣撲面而來,於是,突然內心受感動,“詩興”也打發,隨口就吟誦“詩詞”一首:

一丫翠榕津頭開,

百年芳華風入懷。

只守江尾風景在,

不看船頭利往來。

這就是借詩抒胸,相當應景表達此時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