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鄉親的大舞臺 方寸小天地 土茶館浸泡著鄉情鄉思鄉戀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四川東南西北的每一個鄉村,星羅棋佈著千千萬萬的小茶館。這些又小又土的茶館,在千千萬萬父老鄉親的眼中,茶館就是他們的“圖騰”:方寸小天地,浸泡著無盡的鄉情、鄉思、鄉戀和鄉愁。去掉紅黃藍綠的豔麗色彩,只保留深褚色的泥土夲色,讓我們也融入其中吧。

鄉村的茶館沒有高檔的設施,沒有豪華的包裝,也沒有詩意和遠方,可那裡有原汁原味的鄉土茶文化。一塊錢一杯茶,落座光線昏暗,斑駁破舊的環境裡,喝上半天一日,暢談天下大事,議論家長裡短,鬍子里長滿著故事, 笑聲中埋藏著鄉音,真的就是要來完成每天的一個約定。

穿著厚厚的棉襖,戴著鴨舌帽、纏著白頭巾,端起“蓋碗茶”,圍坐著陳舊的竹椅茶桌,從凡人小事到隔壁鄰居,津津樂道擺起的“龍門陣”可是一串又一串。這裡的老鄉,不論山高水長,幾經磨難,幾多羈絆,只要有茶相伴,靈魂深處的話都可隨“茶”而言。


鄉村茶館不但價格低廉,而且服務周到。都是鄉里鄉親,一杯花茶,細品慢嘗,隨心消遣。這位川北青林鎮茶館的常客,每天卻喜歡坐在角落裡,一邊在觀察門前走過的芸芸眾生,一邊又彷彿在獨自回味過去的往事。痴情的茶客,雖然清貧,一生一世卻都離不開茶館,他們的生活只是需要安靜,需要在精神上尋找一種寄託,而不被其他的東西所煩擾。

這個川南堯壩古鎮的茶館,仍然是相當的陳舊和簡陋,裡面卻是一番熱鬧的景象。逢集趕場天,賣完蔬菜家禽,鬧中取靜喝杯茶去,忙裡偷閒抽支菸來。這裡既是鄉親們休息落腳的場所,又是聚會、交流、擺“龍門陣”的好地方。

四川的鄉村茶館,與省城高大上的茶館一樣具有多功能的特色:集政治、經濟、文化、休閒功能為一體。相聚在此,沒有客套、沒有儀式、沒有距離,隨心所欲的散漫、自在、無拘,只圖把平凡的日子“泡”出個悠閒和安逸。這裡是瞭解農民真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也起到了為基礎社會“拾遺補缺”的作用。


四川鄉下的一些老人自從養成了愛喝茶的習慣,寧可飯不吃,也要喝杯茶。小方桌、竹靠椅、骨瓷茶碗、紫銅茶壺,猶如舞臺上的小道具,茶館開門,就是大幕拉開:傾吐家常,掏心聊天,手把蓋碗茶,多少興衰事,盡在笑談中。

自貢市仙市古鎮上的老茶客,天天他幾乎都是第一個到來。看似現在無其他人,茶客們很快也就一茬茬地來了。三五成群在茶館裡坐著、聊著、喝著,談論的話題也如同杯中的茶水一樣或濃或淡、或熱或涼,待茶味淡了,話題可能都還未淡。因為在這裡聽人“吹牛”,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天南海北,神吹海吹,漫無邊際的瞎吹,沒人會阻攔你,也沒有人會笑話你。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今天資中羅泉古鎮第一個上門喝茶的大爺,舒舒服服的邊品茶邊看湖南電視臺的節目。這間茶館的主人條件好,門面不大,佈置和擺設在鄉下就稱得上是高檔了。在這種環境下喝茶,對他而言那就是相當的舒適和有味。


在鄉下人的心目中,茶館是最平等的地方。這裡沒有貴賤高低之分,大家匯聚而來,茶館就成為了心目中的江湖碼頭。不留連於物質的享受,而是精神層面的放鬆與愉悅。“享受”對他們來講,就是清茶一杯,正如在春日的屋外躺在椅子上咪著眼睛享受溫暖的陽光。

鄉村茶館大多條件簡陋,土灶臺,石條桌,木頭凳,卻是當地百姓休閒聚集的好地方。每天來喝茶的大多是鄉鎮上或方圓不遠的村民,有的結伴而來,有的獨自前往。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花上一塊錢,便可泡上一壺茶。茶喝起了,“龍門陣”擺起了,茶老闆才會有空閒。這是隆昌市胡家鎮回龍茶館的老闆娘閒下來在看微信。

瀘州市堯壩古鎮的這家雜貨鋪,在店裡擺起兩張木桌,又賣商品又開茶館,喝茶帶來人氣,人氣旺,生意就好,四川鄉下人的精明由此可見。喝完了茶,茶客常常順便就購買了些小商品。將錢朝桌上一放,給老闆打聲招呼,便滿意的走回家去。這種樂觀與瀟灑,大城市的人恐怕還真難體會。


蓋碗茶,竹椅子,矮桌子,葉子菸,麻將牌,撲克牌,除了這些“標配”外,一些鄉村茶館裡還有飯菜、理髮、掛鬍鬚、掏耳朵的服務項目,使茶館更加充滿人情味。許多的鄉下人不願為幾個小錢放棄自己的輕鬆與閒適,也不願為大富大貴拼掉老命,老祖宗留下的安適悠閒的強大基因似乎還在代代相傳。

“金雞未唱水先沸;旭日初昇茶溢香”。鄉村茶館如同黑白照片舒捲在歲月的深處,茶館,這裡就是平民百姓理想的共享空間。品著花茶,要盤油炸花生米,細嚼慢嚥,口口生香;回憶過去奔波操勞的日子,當下的閒情雅緻正是心安理得。

古人云:“杯水見道”,“茶禪一味”,歷時千載,已成為中國茶文化的縮影。而在四川的鄉村茶館,更多的是充滿隨意性和鄉土氣息。大家鍾情而來,擠成一堆,就是要到茶館裡去尋找這種感覺。在這裡煙、酒、茶不分家,看似嘈雜無章的老屋裡,自由、散漫、慵懶、不講究,才能夠領悟真正的風土人情。


當我們遠離了鄉村,在城市生活中是無法如此近距離的坐在他們面前。大家圍著四方桌,喝著廉價的茶,抽著廉價的煙,敞開心扉的聊天,那種溫馨的樸實與真誠,卻在很多地方都是無法體驗到的。文學大師林語堂曾經說過一句話:“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這句話,尤其適合咱們四川的鄉下人。

四川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號稱中國之最;天府之國的鄉村茶館,當然同樣佔有重要席位。在資中縣羅泉古鎮,一群外國人參觀遊覽後坐在茶館正等待品嚐當地的“老鷹茶”。四川鄉村茶館裡的“龍門陣”雖然五花八門,從村上瑣事到縣城傳聞,從古今往事到盛世中國夢,它一定會代代傳承,會一至“擺”下去。因為這種原汁原味的鄉土茶文化,根在華夏,根在父老鄉親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