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愚1950年行書臨《蘭亭序》冊頁

馬公愚(1890-1969),(一八九O至一九六九)號冷翁,別署畊石移主,齋名畊石籮,浙江溫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解放前,曾歷任啟明女中、浙江省立中學、十一中學、第四中學、上海中學教員,上海復旦大學文書主任兼國文講師,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書法教授,中國藝術專科學校書法教授,上海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馬公愚 擅長書法、篆刻,亦能作畫。書法,異草取法鍾、王,筆力渾厚,氣息醇雅,篆隸亦具功力,在大江南北,所書碑碣甚多。篆刻取法秦、漢,所作秦小璽、漢玉印,可以逼古。著有書法講話、書法史、公愚印譜、阱石移雜著等。所作花卉畫,近明人寫意筆法。

著有、《書法講話》、《耕石簃雜著》。書畫、篆刻、詩文,悉承家傳,髫齡從父學書,十五六歲便以能書聞,在浙江高等師範就讀時,為張宗祥賞識,得其指誨。馬世代書家,自乾嘉以還凡二百年,臨池課子,力學不輟,人才輩出,蔚成家風。

篆書宗法《秦詔版》、《石鼓文》,古樸厚重,典麗儒雅。隸書取徑《乙瑛碑》,參以、《華山》、《曹全》等漢代諸碑,結字平整疏朗,波挑舒展,剛中帶柔。真書取法鐘太傅,筆力渾厚,結體寬博,行草學王右軍,俊逸神超,妍美流便。臨池功力之深,幾可亂真,世人推為神手。中年居滬遇淪陷之變,辭職蓄鬚以鬻字為生,晚年書風趨於老辣凝練,嚴謹之外,灑脫奇肆。一生書碑碣甚多。用筆喜硬毫、馬毫,剛柔相濟,拙而不滯,最為得心應手,使用最多;亦常用烏龍水筆,寫章草得典雅開張之韻致。篆刻取法秦漢,所作小璽漢白饒有古意。亦能花草,清麗一如其書。

馬公愚1950年行書臨《蘭亭序》冊頁


馬公愚1950年行書臨《蘭亭序》冊頁


馬公愚1950年行書臨《蘭亭序》冊頁


馬公愚1950年行書臨《蘭亭序》冊頁


馬公愚1950年行書臨《蘭亭序》冊頁


馬公愚1950年行書臨《蘭亭序》冊頁

款識:庚寅冬仲馬公愚臨於畊石簃。
印鑑:公愚書畫(白)
錄文:蘭亭序文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