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私有云顛覆性創新

非接觸私有云顛覆性創新

“未來已來,只是尚未平均分佈。”

新一代私有云並非私有云的一個新版本,相反,它通過軟件定義硬件、軟件和硬件解耦、軟件可進化、硬件可升級的OTA(Over the Air)特色,通過可進化這一核心要點實現了私有云的無版本化永續生命週期,以及從IaaS到PaaS場景化的能力邊界突破。

在2019年5月易捷行雲EasyStack發佈新一代私有云ECS企業雲之際,曾首次通過《雲計算大時代,新一代私有云崛起》文章對新一代私有云進行了闡述,之後VMware於2019年8月在VMWorld大會預發佈Project Pacific,兩者在架構上異曲同工,新一代私有云已初現端倪。

非接觸私有云顛覆性創新

在目前共克時艱的非接觸時期,新一代私有云的OTA特色正在體現當下意義;而對於軟件產業而言,新一代私有云就如數據中心的特斯拉,正在悄然引發傳統私有云乃至基礎軟件產業的變革。

數據中心的特斯拉

如何形象地理解新一代私有云?舉個例子:傳統私有云如傳統轎車,新一代私有云如特斯拉,公有云如公交車。

  • 傳統私有云:傳統轎車一次性購買+維保方式,一旦汽車到家便進入貶值生命週期,4S店會在固有車型的基礎上維護保養修修補補。傳統私有云類似採用是license購買+維保服務,一旦購買也隨即進入該軟件版本的生命週期,每次所謂升級由於不能實現平滑無感就相當於購買新車,版本碎片化嚴重,就如大街上跑著同一品牌同一型號但不同代別的汽車。
  • 新一代私有云:特斯拉採用購買+OTA軟件升級硬件服務,完全無需4S店即可實現平滑無感升級,包括馬力性能、續航、自動駕駛功能的全方位提升,升級後就是一輛新車,OTA選裝功能收費,就如軟件的訂閱服務收費模式。新一代私有云既可購買也可訂閱,從最小3節點到無上限節點,從超融合進化到面向多雲的私有云,從IaaS服務能力的向上層進化到各種場景化PaaS/SaaS功能的可進化,都可通過OTA式的平滑無感進化到最新狀態,不再有軟件生命週期,可進化服務不再是維保概念。
  • 公有云:公交車租用模式,無需乘客懂駕駛,起步快,規模化運輸,公交線路雖四通八達但無法完全匹配需求。公有云為租用,無需專業運維人員,上手快,規模化,但數據不在本地,“車”畢竟不是自己的。

未來,如果特斯拉實現了自動駕駛,就如新一代私有云正在實現的全方位OTA式部署(在線/離線)、OTA式升級和OTA式運維,那麼,可進化的新一代私有云所引發的變革將全方位超出目前業界對私有云的的邊界。

超出私有云的認知邊界

那麼,什麼是新一代私有云?

定義:新一代私有云基於kubernetes的微服務架構,一體化的設計理念,幫助企業用戶從最基礎單元的3節點雲就緒超融合到無上限的超大規模雲平臺實現了統一架構,在基於開源生態技術棧的同時,保持高度產品化體驗,通過業務無感知,數據不遷移,服務不中斷的平滑無感可進化方式,構建以數據為中心、面向多雲的私有云平臺。

非接觸私有云顛覆性創新

核心特徵:其中,可進化是新一代私有云各項特性的基礎,是新一代私有云的核心特性。如圖所示,這裡的可進化並非同一維度的版本升級,而是涉及產品形態、服務能力、支撐場景的全方位維度,而且是OTA式的平滑無感可進化。正如特斯拉在馬力性能、續航、自動駕駛功能等維度都可以通過OTA方式實現全方位提升,這恰恰是軟硬解耦的優勢。

核心技術:微服務架構是新一代私有云實現的技術核心之一。通過微服務編排引擎、滾動升級引擎、實時負載導流引擎、服務監控與自愈引擎等技術模塊實現了IaaS的SaaS化,使得新一代私有云平滑無感的持續進化與公有云似的消費級體驗成為可能。

一體化也是新一代私有云實現的技術核心之一。不同於一些傳統私有云將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雲管系統形成割裂的產品線和不同版本的組合,新一代私有云通過雲平臺總體架構和不同組件之間的一體化與協同,一方面把大規模分佈式架構、用戶態、內核、體系結構與協議棧和硬件完全解構,從而使其具備在全生命週期中高度分工與協同,且可在無人干預的狀態下實現全自動化的交付。另一方面,一體化設計還可以實現整個平臺事件、API、服務、組件之間具備高度統一與協同,使得新一代私有云的場景化能力水到渠成,通過融合開源生態或第三方商業產品豐富PaaS能力,還可在多雲世界中獲得與公有云共享的PaaS應用。

與公有云的比較

如今,新一代私有云與公有云企業都在數據中心領域展開競爭。無碎片化版本,功能持續進化是公有云的優勢,而新一代私有云在這方面與公有云能力拉平的同時,對於企業用戶來講又在以下方面比公有云更加貼合企業用戶的需求:

  • 第一,適用企業數據中心複雜度上,公有云由於軟件定義硬件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中,它能支撐的硬件環境單一,無法適用於複雜多變的企業級數據中心。而新一代私有云起源於企業級數據中心,軟硬分離,軟件定義硬件且“貼合”各種主流硬件形態,如此高複雜度的產品卻可實現OTA式的在線/離線部署(根據用戶法律法規需要)。
  • 第二,規模和架構上,公有云大規模起點,如果以軟件形態去適應企業用戶數據中心,除了對硬件環境要求苛刻,且規模10+節點起步,且除了AWS outpost(並非軟硬分離,是公有云的一種租用式私有化部署)外無法實現和公有云的統一架構。新一代私有云從最小3節點規模到無上限節點規模,從雲就緒超融合形態到面向多雲的私有云形態,不僅規模彈性更廣,且具備統一架構,一體化設計,為OTA式的平滑無感可進化奠定了基礎。
  • 第三,運維上,公有云由於租用方式,背後是公有云企業的大批專業運維人員,而新一代私有云卻是一種高度產品化的體驗,它可以應用到沒有專業運維人員的普通企業數據中心環境,通過OTA式的自動化運維,大大降低了應用門檻。
  • 第四,生態豐富度上,公有云儘管目前在PaaS/SaaS層擁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應用,而新一代私有云以開源生態能力為邊界,不會以單一平臺軟件(如單一公有云)為主導,因此未來在生態上將比單一公有云有更為豐富的應用選擇。
  • 第五,安全合規上,公有云在一些行業數據的安全合規要求不能適用於國計民生行業的核心應用,但是新一代私有云在達到公有云體驗的同時,數據所有權歸屬客戶,適用範圍更廣。
  • 第六,商業模式上,一方面,公有云租用方式,新一代私有云可以license購買也可以訂閱服務,而這一訂閱服務與紅帽的開源版本+專業服務的訂閱服務有著本質區別,更類似於公有云的按需付費。另一方面,outpost等公有云的延伸提供的是以AWS為核心的混合雲模式,而新一代私有云天生就是面向多雲的設計,便於用戶對於不同的公有云服務進行不同的公有云選擇。

康威定律與OTA型組織

這裡延伸探討的是顛覆性創新產品,如何通過相匹配的新型組織形式,構建全新的生態價值網絡,再到引發整個產業顛覆式變革的漣漪效應。具體到新一代私有云,它將對於企業本身,企業生態,產業環境產生怎樣的創新性變革?

半個世紀之前的康威定律由於為微服務找到了理論依據近年來又開始頗受軟件界的熱捧。

Any organization thatdesigns a system (defined broadly) will produce a design whose structure is acopy of the organization’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康威定律:簡而言之組織形式等同於系統設計,它揭示了組織形式與系統設計的約束關係。康威定律引發的一個基礎性問題就是:公司的組織設計能否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不僅如此,隨著信息系統尤其是如新一代私有云這樣的平臺化系統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底座基石,由此引發的延伸性話題則是,康威定律將從公司組織設計延伸到企業外部組織生態及其協同形式。此刻,康威定律與克里斯坦森的顛覆式創新理論相得益彰,即在考慮何為“顛覆”的一個要素就在於:該產品是否創造出了新價值網絡?

同樣以特斯拉為例,作為顛覆式創新產品,汽油換電動只是簡單邏輯,而它的設計精髓其實在於軟硬分離,通過軟件定義用OTA方式做到了產品的免運維,免維護,自動升級。尤其是從2019Q4財報發佈後,隨著特斯拉市值的飛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深刻認識到特斯拉其實不是一家車企,而是利用電動車作為載體的軟件公司。這樣的OTA產品在顛覆汽車產品的同時也在悄然顛覆汽車產業——特斯拉沒有4S店的銷售和維保,只有體驗店+直銷的商業模式,這就是康威定律中所表達的與特斯拉產品相匹配的新型組織關係,新型組織構建了全新的價值網絡,從而推動汽車產業的整體變革。

同理,具體到新一代私有云,實現了軟件定義硬件、軟件和硬件解耦、軟件可進化、硬件可升級的OTA特色,在目前非接觸時期,OTA體現了新一代私有云的當下意義,而對於基礎軟件產業而言,這種SaaS化的新一代私有云也更具長遠價值。

在部署上,它能夠自動識別企業數據中心的軟硬件環境,做到OTA式的無接觸在線或離線部署;在升級進化上,它能夠從最小3節點起的雲就緒超融合進化到單集群超過千點的新型產品形態——雲平臺,同時服務能力和支撐場景均可做到OTA式的一鍵平滑無感進化;在運維上,它能夠在線檢查最新版本,在線獲得服務與支持,在線健康診斷與分析、在線專家運維,做到OTA式的自動化運維……

這些一體化的OTA產品特性也同樣需要新型OTA型組織,甚至OTA型生態與之相匹配。

第一,在圍繞銷售的組織設計上,如果說傳統私有云因為複雜數據中心環境、license銷售模式和傳統升級模式,造成不同數據中心環境下的定製化和不同生命週期下的版本碎片化,那麼與之相匹配的就是以人為核心的“定製型售前組織”。而與此相對應,新一代私有云OTA特色將匹配輕人力的售前OTA型組織,組織的職能、運營和人員的技能都將以產品為核心發生改變,為產品化到規模化發展提供基礎。此外,新一代私有云的OTA特色使得私有云按需付費的訂閱收費方式成為可能,這也將引發外部銷售渠道組織變革。

第二,在圍繞售後的組織設計上,傳統私有云採用的是以人為核心的“駐場型售後組織”,最大的痛點就是版本的碎片化,隨著客戶的數量不斷增長,不同版本越多,運維負擔越重,客戶滿意度越差。在新一代私有云強調可進化來解決版本碎片化,OTA型售後組織要以產品為核心,更為便捷地建立第三方的服務體系,實現更廣的市場覆蓋。當OTA特色的智能化運維幫助廠商把資源重心由運維側切換到如何幫助客戶用好雲,把更多的業務遷移上雲,這一正一反所帶來的正向價值不可估量。

第三,在圍繞生態的組織設計上,新一代私有云以開源生態為基礎的場景化生態模式,將第三方生態在新一代私有云平臺上以簡單的“插拔”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從而打破傳統私有云的功能邊界,這實質上創造了一個2B行業的APP Center商業模式。對於企業組織而言,方案部門、架構部門、營銷部門就將以產品和由此產生的新商業模式為核心重新設計OTA型組織,採用新的賦能方式有效激活第三方生態。

由此可見,何為顛覆式創新的終極標準就在於,這一產品是否產生了新的組織形式,引發了新的商業模式,帶來了新的經濟效應。新一代私有云已來,正所謂“真正的革命會在午夜悄無聲息地到來。”

文/易捷行雲EasyStack創始人兼CEO陳喜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