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所描繪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感呢?

蒼山洱海遇見你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出自晚清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這是一首以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負心男子的著名詩詞。

這兩句的意思是:人生如果總像初相識時那樣甜蜜溫馨,那樣深情快樂,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如果這樣的話,女子也不至於像扇子到了秋天就遭到主人的冷落、遺棄。

納蘭性德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情感歷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兩句詩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寫成的?它表達的又是怎樣的情感呢?

初見的傾心,竟然如此美好。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他是清朝初年大學士明珠的長子,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愛新覺羅氏。

納蘭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17歲入國子監,18歲考中舉人。他主編了儒學彙編,深受康熙皇帝賞識,後因武功超群,成為康熙御前一品侍衛。

在別人眼裡,納蘭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光環。顯赫的家世背景,平坦的仕途,儀表堂堂的相貌,還有滿腹經綸的才華,以及出眾的武功。

但是,納蘭要的卻不是這些。他生命中曾經出現過兩個最重要的女人,一個是青梅竹馬的表妹,一個是媒妁之言的愛妻。

但前者成為皇上的妃子,與自己咫尺天涯;後者陰陽兩隔,成為他心頭永遠的硃砂痣。她們就像漆黑夜晚的燈火,只是極其短暫地照進過納蘭的生命。

情感的空白,使得納蘭心情鬱結,他的好友顧貞觀將江南女子沈宛,帶進了他的生活。

沈宛秀外慧中,十八歲就有詩集《選夢詞》問世。

雖然才情比不上納蘭,但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沈宛還是一枝獨秀。

納蘭也曾讀過這本詩集,對沈宛的才情很是欣賞。

而沈宛也早就在傳遍天下的納蘭詞中,瞭解了這位貴公子的寂寞與深情。時日俱增,納蘭與沈宛之間,早已埋下了惺惺相惜的種子。

在納蘭好友顧貞觀的引薦下,他們終於相見。相見的瞬間,他便怦然心動。彷彿前世的情緣,今生再續一般。

很快,二人便海誓山盟,定下了一生一世之約。納蘭為沈宛在京城的一處安靜別院裡安排了住處。就此,才子佳人,開始了神仙眷侶般的廝守。

納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他與沈宛談論人生,也探討詩詞。納蘭之前受過的傷,都被這個極具才情、溫婉的女子撫去。期間,他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

無奈分離,思念讓人斷腸。

幸福才剛剛嶄露頭角,分別卻追隨而至。康熙決定下江南巡視,納蘭作為他的一等侍衛,自然要緊隨前後。

沈宛剛剛從江南而上,納蘭卻又要南下江南。無奈皇命難違,納蘭只好收拾行囊,準備遠行。

沈宛安慰納蘭,自己會耐心地在這裡等他回來。納蘭看到沈宛堅定與溫存的目光,也是倍感溫暖。

他許諾沈宛,等他從江南迴來,便要迎娶她,讓她做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一生一世,永不分離。

納蘭在如煙的江南暗暗思念,沈宛在京城也飽嘗相思之苦。她寫下詩詞寄託思念,盼望納蘭能夠早日回京,與自己團聚。相愛的人拉住對方的手,一輩子走到頭。等到山水都看遍,身旁的你還在,雖然容顏已老,但笑容依舊。這便是生活最寶貴的饋贈。

邁入婚姻殿堂之路,竟然如此坎坷。

巡視結束,納蘭終於如願回家。小別多日再相見,二人自然不願意再分開。

沒等納蘭休整過來,生活在明珠府上三年的納蘭好友盧兆騫因病去世。納蘭不得不花費好多的時間和精力,處理好友的喪事。後來又迎來了自己的生辰,一陣忙碌之後,納蘭決定向父親提出迎娶沈宛的想法。

沈宛是漢女,身份卑微。而納蘭是名門望族,位高權重,家人們堅決不允許一個毫無背景和家世的女人嫁進家門。

納蘭的父親明珠,更是嚴禁納蘭與沈宛來往,納蘭自然不從。無論威脅、責罰,都無法改變納蘭的決定。因為,他實在不肯放棄自己與沈宛之間來之不易的幸福。

最終,納蘭迎娶了沈宛,但不是妻,而是妾。因為在相府之中,納蘭還有一位續絃的妻子官氏。沈宛只能住在相府之外的一個別院。

由於心疼,放手是一種更深的愛。

納蘭在朝中為官,下朝以後要先回相府,向父母請安,問候妻子,處理府中雜事,然後才可以回到沈宛這裡。所以,他陪沈宛的時間很少。

納蘭來到沈宛那間簡陋的安身之處,他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他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更無法為自己心愛的女人帶來起碼穩定的生活。在這種煎熬之下,納蘭越來越憔悴。

納蘭的種種心事,沈宛都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因為她的介入,讓納蘭如此難做人。於是她暗暗下定決心,要放手,不能讓心愛的人這麼辛苦。她對納蘭說要回江南休養一段時間。

納蘭自然知道沈宛的一片良苦用心。可是,他又如何捨得她離開呢?

可是,沈宛何嘗捨得離去!她不願意自己深愛的人為自己左右為難。沈宛情願犧牲自己,也要成全納蘭。

沈宛離開了,納蘭的心也隨著她再無安寧。

“人生若只如初見,可事秋風悲畫扇……”

是啊,人生如果像初識一樣該多好。沒有紛擾,沒有世俗的偏見,只是單純在一起,就是最深情的告白。如此,女子也不會像一把秋天的扇子一樣,因為天涼而遭到主人遺棄。

納蘭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負心的男子。詞情悽婉哀怨,極盡纏綿。納蘭借女子之口,替沈宛訴說了心中的萬般委屈。

其實,沈宛從未對納蘭抱怨過一句,反而是她的寬宏大量,更讓納蘭惱恨自己的無能,無法達成對沈宛的承諾。

天人永隔,是愛情最深的離殤。

回到江南,沈宛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又驚又喜,這個孩子的到來,或許能為她與納蘭的將來迎來一線生機。但是此時卻傳來了納蘭病重的消息。沈宛暗自垂淚,只有默默祈禱納蘭能早日恢復健康。

後來,顧貞觀回到京城,告訴了納蘭沈宛懷孕的消息。納蘭欣喜若狂。

二人促膝長談,納蘭也沉浸在喜悅之中。但是第二天,他又病倒了。平時積鬱的各種情緒,加上這一次的寒疾發作得很兇猛,七天後,納蘭終因病情太重,治療無效而離世。

這位相國公子,帶著對朋友和愛人無限的眷戀,撒手人寰,年僅31歲。

納蘭就這樣離她而去。她悲痛欲絕。他曾讓她觸摸過短暫的幸福,卻又永遠地退出了她的視野。他們心意相通,卻終天各一方。

納蘭去世後,沈宛堅強地活了下來,並生下了她與納蘭的孩子。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們不能夠相愛,而是明明彼此愛對方至深,卻永遠隔著一道陰陽界……

納蘭與沈宛,原本情深,奈何緣淺。初見的醇美,已讓人心醉。而短暫的分離,苦澀中卻透著甜蜜。

或許,這就是愛情本來的樣子。但是,由於封建家長的阻撓,他們的愛情之路充滿坎坷。

納蘭能夠理解沈宛的苦楚,他自責地寫下“何事秋風悲畫扇”,以沈宛的口氣責怪他,其實是表達自己沒能給心愛的人一個安穩的生活而自責。

而愛的最高境界,是成全。沈宛自認為自己一走,納蘭會擺脫困擾,而他們的將來,也交給時間。怎奈造化弄人,實指望來日方長,卻不料一轉身就是永別。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納蘭用盡一生修來的,只有一身的惆悵,遠去的背影終將化成一襲白衣。這個在悲苦間沉浮的生命,帶著他的情與愛,與這個世界作了一個了斷。而他長留世間的詞韻,卻成為世人心頭悽婉的絕唱!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是納蘭性德失去沈宛後,在極度悲切下寫的詩句。表達了納蘭性德對沈宛的眷戀之情。

納蘭性德是清朝滿洲人,18歲就考取舉人,並且文武雙修。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讓納蘭飽受相思之苦。好友顧貞觀看納蘭如此抑鬱,不禁疼在心上,為納蘭介紹了江南才女沈宛,希望能彌補納蘭性德感情上的空白。

沈宛十八歲就寫有詩集《選夢詞》,可謂女中一枝獨秀。兩人一見傾心,慢慢許下終身。但由於沈宛是漢人,毫無背景和家世,納蘭性德的父母堅決不同意這樣的女子進入家門,最後沈宛只能做了納蘭性德的妾室,並且只能住在相府之外的一個別院。

婚後,納蘭性德由於工作和生活上的瑣事,與沈宛聚少離多,納蘭性德每每見到沈宛,看著沈宛艱苦的生活,自己卻無能為力,痛心入骨,因此日漸消瘦。沈宛看到納蘭性德如此憔悴,自然心疼不已,藉由回江南修養身體離開了納蘭性德,納蘭性德自然深之沈宛的良苦用心。

沈宛離開之後,納蘭性德黯然神傷、情悽意切,寫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千古名句。他們的感情是難以用語言來表述的,相愛的人卻不能在一起,痛苦自知。


行雲文化


這兩句詞出自納蘭容若《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納蘭和妻子的愛情可謂纏綿悱惻,悽楚動人。納蘭也的確寫了不少有關愛情的經典佳作,但這首詞,還真不是寫愛情,而是寫友情的。

從題目中的“柬”字,我們就能看出,這是寫給友人的,因為所謂“柬友”,也即是給友人信札的意思。

縱觀該詞的全貌,可以更明顯地看出,這是通過描寫愛情,而類推友情的擬古詞作。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從詞句中看,這首詞是納蘭假借一個怨婦的口吻來抒懷的。


先簡要翻譯一下:

人要是能都像初見時那樣就好了,本來我們相親相愛,可為何現在又變成了相離相棄呢。而今你變了心,卻反倒說情人間的心本來就是容易變的。你和我就像當年的唐明皇和楊貴妃,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盟誓,卻又最終分離,即便是這樣我也不怨恨。可是,你又怎麼比得上那個痴情的唐明皇呢?他終究還沒忘記當日和楊貴妃那個“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呢。

這首詞整體來說比較容易理解,但有幾個典故,可謂閱讀過程的障礙。第一個就是“悲畫扇”,這其實是用了漢朝的班婕妤被拋棄的典故。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妃子,後來被趙飛燕陷害,進了冷宮,然後她憂憤而寫了《怨歌行》。在《怨歌行》中,班婕妤以團扇被閒置自喻,表達了自己被拋棄的幽怨心情,之後,大家常比喻被拋棄的女子為被棄的團扇。


後面還有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典故,大致就是二人在長生殿盟誓,但後來,楊貴妃死於馬嵬坡,唐明皇晚年一直對其思念有加的故事。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不再細說。

這首詞藉助棄婦口吻,表達了一種對變心的失望,對永恆感情的嚮往之情。類推友情,詞人其實是想表達希望友人之間的感情能夠像最最永恆的愛情那樣,一直不變。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是此詞最經典的兩句,尤其是“人生若只如初見”句,更是全詞的總綱。這表達的是詞人一種美好的願景,也更是我們很多人心中的美好期望。人生,只如初見,太難了。但也正因為難,所以,我們才對這一心願更加渴望和珍視。


感人故事會1220


這是納蘭的: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淋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雙飛當日願。

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人生若只如初見!

那麼美好的假設那麼純潔的期望吶,初見時那驚鴻一瞥的賞心悅目那不勝嬌羞的低頭溫柔,都牢固地定格在有情人的眼底心上。

一旦相處久了,當初朦朧的情愫已經隨風吹散。再沒有曾經的月下暱暱甜蜜,過往的忍耐包容,當時的畫美寵愛。

隨著時間而逝的除了青春容顏還有恩愛相守的諾言。

最後,那個痴情女子獨自一人懷抱著幽幽情絲望著陌陌夕陽似乎懷念那漸行漸遠的美麗誓言,“比翼雙飛當日願”!

只是曾經美好僅僅在回憶中鮮活地留戀。逝去的就隨它去吧!

人生不求如初見,但求偕老執手夕陽前!


土木吞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確實,初見,也許是驚鴻一瞥,一見鍾情,傾國傾城,最美好的印象深刻於腦海。而現實生活中,定格的永恆,會隨時間的推移,美妙伊人,或移情別戀,或紅顏易逝,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傷感連連,初見的美好已經不再有了,有時感慨再見還不如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