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後代曹群梅:"在'疫'線,我成了自己兒時憧憬的模樣"

近日,武漢市第五醫院發熱一病區的高女士,特地問到曹群梅的電話號碼,加了微信,並問了曹群梅的原工作單位,高女士給醫護人員們製作了一張感恩卡,寫上"感恩贛州市人民醫院曹群梅"。曹群梅說,她只是做了一名黨員醫務工作者理所應當做的事,能得到患者的肯定,心裡特別感動。在曹群梅看來,報名支援武漢、細心照顧病人、克服各種困難都是發自真心、自然而然,曹群梅所在科室的護理行政組長王美華說,這正是曹群梅從小浸染紅色家風的自然表現。

烈士後代曹群梅:

浸染紅色家風積極申請入黨

曹群梅是贛州市人民醫院第二十五黨支部黨員、江西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贛州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護師。她出生在遂川縣大汾鎮,從懂事起就發現,她家的門楣上有一塊"光榮烈屬"的牌子,她問父親:"為什麼很多人家裡沒有這樣的牌子,我們家卻有這樣的牌子。"父親告訴她,她曾祖父叫曹華桂,1928年參加革命,是遂川縣大汾鎮鹿坑赤衛隊隊員,1929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每年清明節掃墓的時候,曹群梅一次又一次地重溫著曾祖父英勇革命的故事。曹群梅在紅色故事中成長,從小就憧憬著能像先輩一樣,做一個"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的人"。在讀衛校時,曹群梅還不到18歲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參加了黨組織的培訓。曹群梅畢業後去了廣東工作,2007年她考入遂川縣一家衛生院當護士,當年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考察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2015年通過公開招聘,曹群梅進入贛州市人民醫院工作,她是一名黨齡長的年輕職工了。

在'疫'線成為自己兒時憧憬模樣

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前方告急,曹群梅毫不猶豫地報名支援湖北抗"疫"一線。正月初二,感染性疾病科接到通知,需報一名護士志願者支援武漢。她對行政組長王美華說:"護士長,我是黨員我先上,咱倆別爭了,而且後方疫情防控科室管理離不開你。"就這樣,曹群梅匆匆把家中兩名幼兒交給丈夫和家中老人,無懼危險,逆風前行,當晚出征馳援武漢,成為了江西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

科室護理行政組長王美華說,曹群梅進入贛州市人民醫院時間不算長,但衝鋒在前的工作精神和規範嫻熟的業務能力有目共睹,她現在是科裡的培訓師,新進員工和實習人員都由她來培訓,護理部進行的患者滿意度調查,曹群梅都是患者最滿意的護士之一,"選派醫護骨幹支援武漢,代表的是我們醫院、代表的是江西,選赴出征的都是精兵強將,群梅當之無愧。"

進入武漢市第五醫院隔離病區快40天了,曹群梅一直熱心、耐心、溫和地照顧好每一個病人。做完日常常規護理,她總是泡在病房與病患聊天、做心理疏導,瞭解病患的需求,解決病患的困難。一天,曹群梅瞭解到患者王女士沒有拖鞋,不方便洗澡,就把自己的拖鞋送給了王女士。事後,王女士在寫給醫院的感謝信《你的溫柔,是我起死回生的力量》中特意寫到:"江西曹群梅護士,見我沒有拖鞋洗澡,把自己用的拖鞋帶給我,讓我能一洗多日灰塵,頓覺神清氣爽。"對於曹群梅而言,這只是一位白衣天使真心自然的舉動,但對患者而言,卻可能是危難時刻銘記一生的溫暖。

前幾天,患者周女士出院,當天曹群梅休息不在病房,周女士沒看到曹群梅,就請經管醫生一定轉告對曹群梅的感謝,感謝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前線,每一句"謝謝"都顯得那麼寶貴和沉甸甸,每一份真誠感謝的背後,是患者病情好轉康復的希望與信心,是對醫護人員無私付出的最大褒獎。每每看到病人痊癒出院,曹群梅心裡感到十分欣慰,能在抗擊疫情中成為一個有用處的人,她心裡感到十分幸福,這正是她小時候憧憬的"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的人"的樣子,如今她真的做到了。

傳承烈士血脈,傳遞愛的溫度,曹群梅與"疫"線醫護人員攜手並肩,大步向前,勠力同心,不畏艱險,用血肉之軀築起對抗疫魔的堅強防線。

又是一年清明將至,曹群梅心想,今年的清明節,如果自己已回到家鄉,那時她將前往曾祖父墓前告慰親人,寄託一縷哀思,更堅定了一份信念。

(文 / 楊院勤 遊永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