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刻個印章,畫國畫落款時用,應該刻什麼字(1-4)呢?

於曉西


我覺得如果你想確定刻什麼,首先需要知道印章的分類,再決定。


在繪畫中使用的印章一般分為三類,我們通常把它稱為鈐印:名章、閒章、和收藏章鑑賞章等。


名章顧名思義就是姓名章,字號章。多為方形,是用來題款署名的。鈐印是畫完一幅畫後,落款,鈐印這是一個流程,這樣做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確定這幅作品的歸屬者是誰。如果一幅畫沒有落款沒有畫家姓名的印章,是很難被認定是這位畫家的。


這也是畫家每每在自己作品創作完畢之後,在落款下面基本必印的章。因為如果想確定一幅畫是誰的,尤其是一些古畫,落款和印章都是用來考究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幅作品沒有落款或名章,那麼這幅作品被確認為某一畫家的作品的真實性就會被大大降低。


所以現在畫畫的人但凡稍有點名頭,或作品會流入市場或轉贈的話,名章和落款是缺一不可的。是一種識別的款識。


姓名章的分類:一般分朱文白文兩種。一幅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

姓名章的位置:鈐印的位置是否合適決定於落款位置的高低。款字位置高時可同時鈐姓名印和字號印,款字位置低時,只鈐姓名印即可。鈐姓名印要對準落款一行字的中線,不能偏離中線,偏離中線就會影響作品感覺。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就是用來表達個人情趣逸緻,情懷之語。

如引首章,壓腳章,攔邊章,腰章等都是閒章。這些章表示在作品上所處位置和作用。

引首印一般鈐在第一字和第二字之間。引首印與姓名印之間也有聯繫,如果落款處只鈐姓名印、字號印兩個,引首處只鈐一個印,古有“印不過三”之說。引首印要看需要而定,要是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佈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位置:國畫直幅落款,左下角可蓋閒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閒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閒章就不需蓋了。國畫橫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閒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閒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閒章。此處如不需要蓋閒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收藏章鑑賞章等:顧名思義,表示收藏過,或鑑賞過這幅作品。也是為畫作流傳有序提供佐證,但不是人人都能蓋收藏鑑賞章的。一般都是當世名家,高官啊,有威望有才學的人,或者是政府部門的收藏。也是為作品增值的。


這類章,很多作品上是有很多的,尤其是一些古代的作品。去拍賣行預展上你就能看到。我們看到的老畫基本上面都有。還有一種是這樣的,有的藏家不確定這幅作品的真實性,不放心,不敢購買,會找行內的鑑定家去鑑定,如果鑑定家確定是真的,會在畫上蓋上自己的印章。這可不是隨便蓋的,蓋了就得負責任的,說明你認可這幅作品是真跡。那作品肯定會升值,一旦後期因各種原因證明是假的,這鑑定家名聲也毀了。


乾隆皇帝不是就最愛在自己收藏的畫作上蓋章麼。超級多的章,差不多看一次蓋幾個。這個段子你應該聽過吧。


不同朝代的鑑賞收藏印也為作品的年代和價值考證做貢獻,在作品上找最早的那一枚印章(如果作品上沒有作者的印章,或者損壞了)來斷代。


收藏章可帶“藏“字,也可不帶。諸如:“石渠寶笈”這方就沒有藏字,“乾清宮鑑藏寶”就有藏字。宣統皇帝就有兩方“宣統鑑賞”印章和“無逸齋精鑑璽”,就是帶著“鑑”字,很好分辨的。


最後建議:我覺得你是自己畫畫用來蓋在作品上的,你可以先選擇刻一方姓名章。這其實也是畫的一部分。


其次可以刻一方閒章,上面刻上一些勵志或表達自己意趣的兩三字即可。


希望能幫到你。


畫畫的有一


可以刻一些中國的吉祥用語,還有中國傳統的一些四柱六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還有中國一些甲骨文的一些大篆小篆。中國文化講究有形必有義,有意必吉祥,然後呢篆字印章呢,它也是一種圖案,主要是以吉祥,高雅清新飄逸呃為主,但是根據畫作的內容不同,詩書畫印章,它是相得益彰的。



神州北極大美興安


一般刻一個印章,那就是你的全名加一個印字,一般國畫上蓋章都是三個章,有的甚至會更多,一個閒章,一個名字章,一個名號章,你多看看其它書畫作品上的蓋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福馫掌櫃斕子


自己名字也可,或者給自己取個筆名,文名之類的,


龍蝦條說說


大象無形,道法自然,自得其樂,寄情山水。


廣州郗鉞


落款 藝名,理想信念,情感 都可


請叫我影姐


合於情性,理念,皆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