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跳樓丨花季少年離世的背後,是所有人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2020年3月3日,河北石家莊明珠花苑小區,一名12歲男孩跳樓自殺。地上鮮血直流,情況很糟糕。孩子的爸爸躺在地上大聲痛哭,媽媽在一旁邊哭邊喊:"我不該罵你,不該逼你做作業,我再也不逼你學習了……"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

是什麼原因讓花季少年選擇了輕生,又是什麼原因在背後推波助瀾?也許所有人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了。

01 理性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首當其衝的責任

12歲男孩跳樓丨花季少年離世的背後,是所有人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就是一塊璞玉,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讓這塊璞玉被完好地發掘出來,並且不斷被完善。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孩子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 家庭
  • 學校
  • 孩子所在的集體
  • 孩子本人
  • 書籍
  • 偶然出現的因素

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正確教育會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點燃一盞明燈,讓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成長路上的挫折、磨鍊和成功。而錯誤的教育則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甚至會引入誤區。

這個案例中,12歲的少年貪戀手機遊戲不好好上網課,父母氣憤之下加以訓斥。孩子心中產生落差接受不了,於是從樓上跳下選擇了輕生。如果時光能倒流,想必孩子的父母再也不會責罵於他。

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悲劇發生了再也無法挽回。

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善用批評。批評是對孩子不良思想行為以及做錯事情的否定。批評時既不能諷刺,也不能奚落,更不能謾罵,最重要的是做好說服教育。

家長應該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能居高臨下地訓斥。同時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擺事實、講道理,幫忙孩子明辨是非。

對於父母而言,孩子是自己最大的投資。科學理性地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才是父母此生最大的成就。當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02 被溺愛的花朵,孩子的抗打擊能力越來越低

12歲男孩跳樓丨花季少年離世的背後,是所有人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一孩式家庭,也造就了4+1模式下的溺愛養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4個大人圍著1個孩子轉。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更何況是自己的血脈呢?

於是孩子成了4個大人的掌上明珠,口中的寶貝。真正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小皇帝""小公主"應運而生,老爺子、老媽子卻樂此不疲。

然而溫室裡成長的花朵抗不住風雨,過度溺愛下的孩子會嬌慣成性。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心中全然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同時對事情缺乏責任感,對錯誤和未知缺少承受能力。

一旦孩子受到挫折,會心情沮喪喪失自信心。當受到批評和指責時,平日被嬌寵的心裡無法接受,衝動之下會發生讓人追悔莫及的惡果,正如這名跳樓輕生的12歲男孩一樣。

"溺愛是害不是愛,"教育家盧勤曾說過:"過分溺愛帶來的是孩子的無情。父母過度地付出,只能養出一個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曾借種樹之名,暗喻父母過度溺愛孩子的後果:"雖曰愛之,其實害之。"對孩子過度溺愛的父母,此時真應該好好檢討一下了。

03 遊戲成了孩子背後的隱形推手

12歲男孩跳樓丨花季少年離世的背後,是所有人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在這件事情中,12歲的男孩迷戀手機遊戲無心上網課,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手機遊戲,成了孩子輕生背後的隱形推手。

如今網絡遊戲盛行,很多孩子都迷上了網絡遊戲,就連一些成年人也加入其中,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頭族"。

玩遊戲不僅佔用了孩子的學習時間,降低了學習興趣,也進一步影響了學習成績。同時為了玩遊戲,孩子們想盡各種辦法偷盜家中的錢財。

2015年,蘇州常熟徐女士的兒子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轉走了媽媽銀行卡上的31萬元用於購買遊戲裝備。

2019年8月~12月之間幾個月時間內,柳南區太陽村鎮一個11歲的孩子,用手機玩遊戲花掉了父母6萬元的積蓄。而他的父母以務農為生,靠種菜、養牛賺錢養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這樣被花在了遊戲上。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許多孩子因為遊戲無心上學,甚至很多孩子為此荒廢了學業。被遊戲耽誤的孩子,已經成了一個不小的群體。

為什麼遊戲如此盛行?為什麼如此多的孩子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也許是遊戲中虛無、刺激、瘋狂、暴力、以及迷幻的場景吸引著他們。

但這樣的場景是健康的嗎?這樣的孩子是人們想要的嗎?抵制遊戲只是口頭上說一說就可以的嗎?也許,遊戲真應該歇一歇了。

一條生命的逝去,帶來人們無盡的思考,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成為父母的首要任務。而一些社會因素同樣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盛行的網絡遊戲。

作者:@紅塵一朵蓮,優質美文領域創作者。歡迎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