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股份:全球高端智能印刷裝備龍頭 一年三步技術飛躍

國內印刷高端裝備製造業“龍頭”——長榮股份在與德國海德堡的戰略合作分項協議的落實後打開了5億規模的金融租賃業務的新增市場之後,又在“工業互聯”的佈局上連獲突破——1月17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榮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包裝裝備個性化定製應用案例”榮選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案例名單。而這距離公司與北京眾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吉鏈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還不到兩週。

長榮股份:全球高端智能印刷裝備龍頭 一年三步技術飛躍

第一步:戰略投資海德堡 ——晉位世界級“高端裝備製造+工業互聯”龍頭

在印機行業深耕25年的長榮集團以智能化高端印刷裝備為主導。自上市以來,作為核心主業的高端裝備製造板塊始終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

長榮股份:全球高端智能印刷裝備龍頭 一年三步技術飛躍

根據2018年年報顯示,長榮股份高端裝備製造板塊創造了8.2億元的銷售收入,是公司絕對的核心主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長榮集團的產品銷售額和市佔率多年來穩居行業“龍頭”地位。據長榮股份最新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搶抓機遇,通過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以及加大海外銷售提升市場滲透率等方式,多管齊下,保證了印刷高端裝備製造板塊發展的強勁勢頭。

2019年1月,長榮股份斥資約人民幣約5.5億元,認購擁有170年曆史的海德堡(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增發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簽訂了為期8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通過了解,海德堡與長榮股份的合作淵源是從2012年就已經註定。目前,作為長榮股份在中國和日本市場以外的獨家代理,海德堡的全球銷售網絡內銷售的印後設備系列有也僅有長榮集團的MK品牌,目前服務於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特別其通過歐洲最嚴格的的GS標準系列產品,更是進入了德國、英國等歐洲傳統優勢市場。據長榮股份三季報顯示,海外銷售收入同比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據長榮股份最新業績預告顯示,通過與德國海德堡等國際行業巨頭的深入合作,進一步提升品牌的海外美譽度,有力推進公司國際化發展的進程,實現了擴大海外銷售的預期增長目標。

此次戰略投資匹配的戰略合作協議中還明確約定了,雙方將進行數據共享,通過海德堡全球15000臺印刷設備和長榮超過1300家客戶的數千臺套設備提供的工業大數據為基礎,在Prinect系統及長榮物聯網系統等設備操作系統層面實現數據接口互聯互通。

而早在2014年,長榮股份就通過與海德堡等國際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就實現了對世界一流的印刷裝備製造技術的“消化吸收加創新”,不僅保持部分細分市場佔有率穩超80%,且推動自身積累的細分領域優勢加倍技術“變現”,奔向“高端裝備製造+工業互聯”——榮彩科技的“高端包裝設備個性化定製應用案例”與蘇寧易購的“基於智慧零售大腦的傢俱行業柔性供應鏈應用案例”,華為的“基於化纖知識圖譜的智能化生產應用案例”,以及用友、海爾、中國移動等35個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一同入選,成為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的典型案例,並將向全國推廣。不久的將來,還會通過系統集成,引領行業向智能化發展,成功鑄就“智慧印廠”的示範效應。

第二步:先進技術賦能——領軍智慧包裝

2019年,長榮與旗下另一子公司榮聯匯智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國家當年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包裝行業應用服務平臺)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達10500萬元,國家補貼2500萬元用於支持平臺建設。這也讓長榮集團成為全行業內唯一的物聯網二級節點承建單位。

基於這樣的底氣,今年1月6日,長榮宣佈與北京眾享比特、深圳吉鏈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搭建行業內首個具備應用價值的區塊鏈賦能服務平臺——“榮鏈”。

眾享比特是國內最早一批進行區塊鏈技術研發的公司之一,以自主產品為核心,致力於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分佈式技術在物聯網、金融及供應鏈等領域業務應用的研發及推廣,為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而深圳吉鏈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為深交所上市公司吉宏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擅長搭建及推廣實體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應用場景並深刻了解行業特點及區塊鏈技術在行業運用實施中的必要節點。

長榮股份以自身強勢的高端印刷裝備為基礎,藉助吉宏股份與眾享比特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優質專業的應用場景及方案設計能力以及多項落地實施項目的經驗積累,推動包裝印刷行業的整合升級,實現全球設備及配件的供產銷及金融的鏈上管理。如同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在其著作《迎接第三次IT浪潮》中的描述,長榮集團正在沿著智能設備到“智慧印廠”再到“智慧包裝”的發展路徑,通過5G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為印刷包裝行業賦能,推動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讓“智慧包裝”實實在在服務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第三步:搶佔下一個風口——綠色包裝

疫情仍未退潮。期間尤其對工業生產、消費、出口等會產生較明顯衝擊,但在這些“受災”領域中也伴隨分化,同時對細分行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在工業領域中,部分門檻較高、可替代性低的細分專用設備製造業所受影響就要低於通用設備製造業。在人員流動速率驟降,食品、醫藥用品等海量必需品需求激增背景下,民眾對物資包裝安全性和效率的提升訴求,並不低於對那些必需品本身的訴求。在疫情疊加影響下,受政策驅動的綠色包裝產業發展註定將提速。

除此之外,消費升級和品質經濟的到來,也為印刷包裝行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長榮股份服務的印刷包裝行業,紙製品佔據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是發展基礎較好,速度較快,未來場景更多元的市場,長榮集團自主生產的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穩定性的設備,以及結合市場和客戶需求可定製的特點,成為了長榮集團面向未來持續發展的基石。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包裝產業大國。以食品包裝為例,我國的相關包裝材料仍以塑料材質為主,僅塑料袋年使用量就達400萬噸,如採用掩埋與焚燒塑料袋垃圾則會導致大氣汙染和難以降解;如排入大海,則會嚴重影響海洋生態安全。環保方面來看,我國在如何處理每年使用的大量塑料垃圾面臨嚴峻挑戰。另一方面就人體健康而言,沒有完全降解的塑料可能以微塑顆粒的形式通過各種循環悄然回到人體,並造成難以察覺的健康損害。2018年,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聯邦環境局的研究結果顯示,體內含有微塑顆粒有害物的人群約佔全球人口的一半。我國在相關領域尚無權威測算,但毋庸置疑的是,出臺限塑禁塑政策迫在眉睫。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率先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這意味著全國範圍內的大量塑料製品產銷會受到政策限制,特別是塑料袋、塑料餐盒等更是面臨“封殺”,而竹木漿、木漿和食品級白卡為原料的可降解紙質包裝產品的使用將勢不可逆。據招商證券等主流機構測算,我國如果全部採用紙質餐盒替代塑料餐盒,保守計算可以帶來250億以上的替代空間。

從塑料包裝到紙盒包裝有兩個代向途徑,一是卡紙,二是木漿類製品。前者主要用於產品外包裝,如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食品外包裝,國內競爭激烈,多家佔有率較高的行業企業都是長榮集團的客戶。後者可以製成環保餐盒,替代塑料餐盒,還可以製成紙託製品,用於替代電子、化妝品以及其他食品包裝中使用的塑料製品,華為、蘋果等電子行業巨頭企業已率先垂範,進行應用,但國內產業集中度較低,這正是長榮集團下一步發展的重點。長榮旗下綠色包裝有限公司擁有國內最先進的木漿紙模生產與印刷技術,是集團佈局高端智能環保包裝產業矩陣不可或缺的部分。長榮股份2019年半年報顯示,集團對長榮綠色包裝項目已投入資金1.33億元,目前進展順利。2019年下半年,首批製品已試製完成並投向市場,紙託產品將具備向華為、蘋果、小米以及SK2化妝品禮盒等企業進行供貨的能力,基本實現了從工廠規劃到全智能設備開發及紙模產品生產的整體解決方案的目標。

根據長榮集團的規劃,2020年將加強綠色包裝業務的推廣,客戶主要面向食品行業及工廠、染色技術開發和旗艦客戶深度開發,此舉有望提升集團毛利率和營收。

未來,長榮集團在深耕的服務領域具有三大優勢:

其一,高效智能設備替代現有裝備。

近年來,長榮集團服務的印刷包裝市場連續多年增速超過國家GDP增速,部分年份甚至達到2位數增長,未來印刷包裝行業還將持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現有行業企業的單機組機型和生產效率低下的傳統機型,勢必將被更加高效、更加智能的現代化裝備所替代,而這正是長榮集團多年來佈局和謀劃的重點,未來其產品市場滲透率和佔有率將繼續增長。

其二,產品工藝設計研發能力,模具設計和加工能力。

多年來,長榮集團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年報顯示,自上市以來,長榮股份的研發投入佔比始終保持高位,數個年份甚至達到或超過7%的水平線。集團沿產業鏈上下游佈局的北瀛鑄造、激光鈑金,與德國馬爾巴赫合資成立的子公司,均引領行業的整體精密製造水平實現了大幅提升,部分工藝水平和加工能力達到國際水準,這也是長榮集團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

其三,市場迭代機遇和產品發展前景。

僅就綠色包裝業務而言,從成本端看,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下旬我國3大港口木漿庫存整體下降;2020年初,國際木漿仍維持在近年來低位水平,行業毛利率基礎優勢穩定,長榮綠色包裝亦從中受益。

長榮股份:全球高端智能印刷裝備龍頭 一年三步技術飛躍

長榮股份:全球高端智能印刷裝備龍頭 一年三步技術飛躍

從產品迭代看,紙託相比泡沫、EAV、吸塑、卡紙等包裝品,不僅在可縮小倉儲和貨運成本(疊加後大批量存運)方面優勢明顯,在材料來源廣泛且價格穩定方面(長榮綠色包裝原材料來源不僅有木漿,還有甘蔗渣和竹子等豐富的天然可再生資源,而泡沫、EAV等傳統包裝品主要依附石油)方面也明顯高過一籌,而且在彩印性能方面(用於電子、化妝品包裝)更為突出,並可疊加長榮股份既有的燙金等高端整飾增效工藝,可以更好的為客戶實現品牌化、個性化產品定製。

從產業發展看,國內外需求均在擴大,國外看,如法國決定今年淘汰一次性塑料餐具,美國華盛頓今年將禁用一次性塑料袋,歐盟明年禁用一次性塑料產品。我國國內綠色包裝大廠多出以出口為,如廣州綠洲、福建遠東吉特利等,與卡紙產業不同的是國內市場尚未形成寡頭格局,競爭空間較大。在此大背景之下,綠色包裝產業有望成為長榮集團重要的業務“長臂”,提振集團營收。長榮綠色包裝已制定了下一個“3年規劃”,通過引導和參與國家行業標準(規範)的制定,填補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至此,長榮股份通過超前佈局,厚積薄發,實現了一年時間三步跨越的技術革新——由高端裝備製造、智能化和工業互聯與細分綠色包裝業務,以及連同產業金融租賃和沿產業鏈佈局的各個節點共同組成的長榮生態鏈已全面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