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大自然的奇特之作往往令人讚歎不已,那鬼使神功妙趣天成地奇觀不由使人遐想……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在古都長安以北白蟒原緊挨著的南側,有一寰宇知曉的盛景──“涇渭分明”,兩水清濁分明相擁歡暢東去,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站在新修的觀光大道旁眺眼望去,看見的是霧沉沉的對岸,陽光下藍藍的水氣,落霞時餘眸一掃,天高雲朗視野暢達開闊,驪山盡收眼底……好一派自然風光!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涇渭分明北端向東1400米就是釣魚溝南端新建的觀光大橋,橋東西長約130米,雙向六車道,兩邊的人行道約摸5米寬,距離緊東邊新修建的渭河大橋最多也就百十米遠。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釣魚溝南北全長約摸800米,最寬處也有60多米(排洪大漩渦),最窄處30多米;溝深,要不是在溝岸邊取土,自然溝深度絕對有三十多米無疑。2016年8月份,筆者親臨,南北曲折的走了一趟,由於雜樹長滿岸邊,只有幾處可以近距離觀看,因未帶攀爬工具,只能遠遠地望而生畏,那滿是柳樹、枸樹、榕樹、椿樹、槐樹、楊樹等各遍佈溝谷,岸邊的酸棗樹叢叢成片蔚為壯觀。

據當地人講述:上世紀70年代前,溝裡有狼窩,有一對全身青色的狼就長期潛伏在那幽深地溝裡,方圓七八里都是它們的活動範圍,榆楚村的西瓜地、西溝均有人曾經瞅見……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萬古千年,關中大地雨量充沛,東西橫亙的白蟒原歲積年累,水澤低下,久經浸泡,黃土溼餡,而形成了原南北無數條溝壑。幾千年來,由於河床北移,白蟒原南坡被河水湍刷,溝壑幾乎無蹤跡可覓,唐東渭橋在千年來北移三公里多就是見證。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釣魚溝”是如何形成的?


筆者(馬元社)多方瞭解,彙總了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稱,明代狀元、高陵人呂楠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時與南京參政劉麟過從甚密,他曾向劉麟說起:“家鄉雖臨涇渭二水,而農田若渴。”劉麟聽罷回曰:“若使我在陝西主政十年,當無地不成河渠。”呂楠問他有什麼良策,劉麟胸有成竹地說:可在奉正原臨渭河處挖一條大溝,在河的南面修一條高出河水的大岸,東堵入河之口,就好像李冰壅江作堋那樣,把渭水引過原,這樣高陵、櫟陽以北遍地水田,不亞於江南諸郡。呂楠甚是欣喜,於是把劉麟的話轉告給了高陵縣令。縣令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隨即徵調民夫,在縣南奉正原上穿原引水。然而始料未及的是,這項工程由於太過浩大,加之當時的技術水平還不高,所以沒有成功。從此,奉正原上就出現了一條深溝,便是如今的“釣魚溝”。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釣魚溝”入渭口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稱,戰國時期修建的鄭國渠到了高陵後,用不完的水就要排進渭河,“釣魚溝”便是一條洩水渠。《高陵縣誌》中援引此說法稱:“據文物專家考證,此溝原為鄭國渠洩水入渭的一段”。在村頭,如今還有一個九支渠的退水閘,當水流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退水閘便打開,將水引流到“釣魚溝”中,繼而流入渭河。筆者來時,恰好趕上退水閘放水,眼見水沿著順坡而下的引流渠流向“釣魚溝”,“嘩嘩”的水聲彷彿在向人訴說“釣魚寨”的過往。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不管是戰國也好、明代也罷,總之,“釣魚溝”作為一項水利工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它很可能正是“釣魚寨”得名的根源。

探索高陵涇渭分明東側“釣魚溝”形成之說

為了高陵文脈的延伸,

高陵人民懇求、期待有識之士的妝扮,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