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歲後,找本好書每天抄寫200多字來鍛鍊人的思維,你感覺如何?

康露357


我覺得不好,至少我不會這樣去做。這個做法比較無趣,沒有思維和練字的技術含量。

可以解悶鍛鍊思維的辦法有很多。寫字就是一種很好的老年人養生、解悶、悟人生的好的方式。。

如果您看著字帖練字,每天練200個字,認真寫的化,那是會很不錯的一種學習,一段時間下來,會提升寫字水平。但是如果僅僅是抄書,您的目的就不是練字了。因為書的印刷體,不會給你寫字技能進行提升。如果為了提高思維能力,抄名言,邊抄可以邊感悟,還是靠譜的。可是抄書,會把書的意思斷章取義,寫的時候,200字都是些文字碎片了,根本談不上和思維有啥關係。只能說鍛鍊自己靜心的能力。

如果非要說您這種寫是鍛鍊思維,我覺得也就是活動下手指,通過手指的活動鍛練神經靈活性。沒有啥意義。一切用手的活動都能達到這個目的。如果您覺得悶,找一種事做,我覺得這個辦法也太無趣了,還都趕不上織毛衣。

其實人老了,想保持思維的活躍和四肢靈活會有很多辦法。

您說的寫字如果是為了研究書法,可以寫一個字去考證下各種字體是怎麼寫的,分析每一個字多種書體的規律和特徵。去研究這個字古代大書家都是怎麼寫的,有多少種寫法那就有趣多了。當然這個是對毛筆書法而言。看您好像是硬筆,那最好用字帖抄詩。200字,即可以練字,也可以背一首詩和釋義。一段時間下來會有很大收穫,但就是抄書沒有意義。

如果我給您出主意,您可以下載為您朗讀,自己朗讀玩。可以下載全民K歌,自己唱歌玩。頭條上有放映廳可以看電影。可以做手工。零起點看網課學鋼琴是最鍛鍊手部靈活和協調性,鍛鍊大腦的好辦法。

我看大家都是鼓勵,但我還是提出這樣的建議。


捨得與自由


六十多歲的人,應該是看透人生,恬淡寧靜,抄寫鍛練思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到了退休這個年紀,感覺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1、花甲歲月也可以豐富多采。到了六十多了,各種名利場應該都不再有吸引力,也終於到了可以自由分配自己的時間的時候。我想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以前想學想做想走的都進行起來。我們可以學樂器,學書法,學繪畫,學舞蹈,可以想去各地看世界。老年人照樣可以把生活過得豐富多采。而積極投入生活,豐富自己的知識,一樣可以讓自己的思維保持在一個高度活躍的狀態。不斷的深入生活,接觸世界,可以繼續豐富我們的知識,讓我們的生理年齡保持在一個年輕的狀態。

2、別用生理年齡限制自我發展。有的人一退休就會出現這個病,那個病,心情一天到晚不舒暢,關鍵原因是因為覺得自己老了。退休只能說明,你在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但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我們還在路上,還可以繼續勇往向前。我一個退休了的老大姐,現在一直在一個微信公眾號上學英語,整個人的精氣神比在單位的時候都好。她說,以前她們沒學過英語,現在她要出國旅遊,應該會一點英語,而且每天學一點英語,能夠鍛鍊自己的思維,覺得充實極了。

3、無論什麼年齡層,讀書是必備項目。古人就說,活到老,學到老。一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讀書與否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六十多歲的人讀書、寫字、種花、寫生,想想都是一幅恬靜淡然的畫面。讀書寫字既可以修身養性,又可以與這個世界保持一致,何樂而不為呢!

我退休後,想追求詩和遠方。讀書、寫字,走四方,看世界,感覺好多事情可以做。思維能力根本不用發愁。


寒塘鶴影bean


這個想法很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老人的記憶力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在家很多六十幾歲老人也有足夠的時間。國家為豐富老年人生活,很多社區或者縣城鄉鎮都有老年大學,或者腰鼓隊,老年協會等等。

有些老人就喜歡跳舞,樂器等,有些喜歡書法,下棋等。其實不管哪一項對老年人來說,有些喜歡做的事,有團體,在精神,情感上都是很好的。

對於來用抄書來鍛鍊人的思維,我想抄書可以讓人靜心,修生養性,對暴躁的性格方面能有所改善。

其實可以試試多看一些幽默類的書籍,然後試著跟親近的人講一些小玩笑鍛鍊自己思維的連貫性,保持幽默感與人交際,總能讓的思維比較開闊。除了這種,還可以和朋友一起玩一些益智類的小遊戲,比如成語接龍,可以讓大腦快速地運轉出來,長時間的鍛鍊會讓人的整個大腦比較活躍,這樣一來思維也會活泛起來。

綜合上述,對於鍛鍊人的思維,個人覺得抄書效果不大,想鍛鍊人的思維,可以看一些幽默書籍,試著給別人講一些笑話,保持幽默感,還可以做一些成語接龍這樣的小遊戲。也可以選擇下棋,打打免費麻將,牌類等益智類項目。





請叫我王小文


感覺這個主意挺好的。其實主要目的還是不要讓身體這部機器停止運轉,最好腦力、體力同時鍛鍊。去年夏天看到這個,想我老了,一定試試:

  • 準備,開始
  • 框架完成
  • 初具規模
  • 桌子的面部護理
  • 塗水、乳、精華、粉底
  • 上妝完成,美美噠

知道自己做不成這樣,但是做個好過愛因斯坦做的板凳還是有信心的🤔🤔🤔🤔🤔🤔


隔逢年


王老師目前三十幾歲,但是王老師覺得人到六十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什麼事。六十歲基本上兒女都已成家,如果不用幫兒女照看孩子,自己就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完的事情。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事,既有持續做下去的動力,又有成就感。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你好,你的想法很超前、也很實用。很多快退休的人,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事?正在琢磨,是練書法?還是繪畫?還是上老年大學?等等。筆者認為,退休之後,給自己找點事做做,充實一下自己十分必要。找本書抄寫,也是一種休閒的趨勢。類似於書法,但是又不同於書法。退休在家,看書應該說是必要的,只是有時也會有膩煩的時候,特別是一些書籍排版的字太小,閱讀起來不方便,很傷眼力。如果單獨的去練習書法,又覺得很單調,可能你會堅持不下去。讀書與書法二者結合起來,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你選擇什麼的書呢?既能提起你的閱讀興趣,又能便與你手抄,看來選書應該是第一要務。其次,要準備好房間、書桌、“文房四寶”等,那你就慢慢準備好了,也不要太著急,退休了,有的是時間。合理的那排好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對於修心養性大有裨益。


明月壇主


首先對於好書的定義就是一個需要思考的過程,六十歲後的人生讀什麼樣的書?這本身是需要思考和選擇的。其次,值得一讀的好書肯定會激發人的思維給予人不同角度的啟迪,不煩把這些感悟批註在閱讀過程中,這比單純地機械地摘抄好句好段更鍛鍊人。再次,六十歲以後如果能有志同道合的讀友,可以組織閱讀交流會,大家把自己的閱讀感悟和批註暢所欲言地表達出來,最好是同讀一本書,思維的碰撞更具啟發意義。綜上所述,抄書練字並不是鍛鍊思維的最佳選擇。


KevinYoung


六十多歲後,無論是抄書也好,還是練字也好,畫畫也罷都是能人讓靜心,養心的過程,當然也對思維也有好處。更或者去“老年大學”學習一些感興趣的東西。總之就是不要閒在家裡,哪怕是找人聊天也是好的。人呆在家裡一閒,就容易胡思亂想,給自己無形的添了許多煩惱。對自體自然有害。當然也不要一味的看手機,電視,動態的畫面不會引導人們思考,人不思考問題,大腦不運動,對身體自然不利。只要每天多給自己找點事,忙起來,總是好的。


九月的樹


六十歲後,時間有了空餘,可靜心陶治閒情逸致,找本好書,抄200多字,也算樂在其中。但作為鍛練人的思維,似乎就顯得呆板了,思維在於思考,用心去書法,畫畫,寫點散文,在自然中攝取小景,領悟自然哲理,把美與藝術揉入自己的思維空間,老年夕陽也紅。


陝北柳


可以,自娛自樂陶冶情操既不影響他人,也不寂寞生活更加充實,有充足的時間來做自己以前想做的事,不僅拓展思維而且開闊眼界,讀的書越來越多,再加上自己的豐富的社會閱歷,五彩繽紛的生活經驗,可以寫«自傳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