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有些關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報道,尤其是西方國家的報道,都令人惱火地將其稱之為“黑天鵝”,

也就是指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的、不可預見的且難以控制的事件。抱持這種錯誤的認知是危險的。


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新冠病毒對於公眾活動,對中國以及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也沒有人能夠預見到這種病毒來襲的準確時間。但是一場傳染性極強的病毒疫情爆發卻絕不是想象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會採用如此強硬的手段來控制疫情。


《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文 | 米歇爾·渥克 《灰犀牛》作者,紐約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

1

可以預見就不是“黑天鵝”事件




傳染性疾病被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列為按影響程度排名在前十的風險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已經不是流行病第一次爆發了。


《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圖源: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


1918年的全球大流感造成2000萬到5000萬人死亡(包括我的曾祖父)。今天,儘管醫護水平在此前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已經大幅提升,但同樣的一場流感一旦爆發,預計將奪去8000萬人的生命。一場波及全球的傳染病,即使不是更致命的冠狀病毒或類似埃博拉的病毒,也將造成至少超過4萬億美元(約合28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一件事情一旦是你可以想象得到的,它就不再是“黑天鵝”了。如果你無法想象到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可能會再次發生,那隻能說你是一隻把頭深埋沙中的鴕鳥。


以我們對流行病及其爆發可能性的瞭解,致命病毒爆發是極有可能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


我在2013年提出“灰犀牛”這個概念正是用來代表這一類的事件:顯而易見,迫在眉睫,極可能發生、潛在影響力巨大,因而要求得到響應。對於我們知道將要發生,並有機會去阻止,或者至少緩和的事情,執著於“黑天鵝”這一概念將會妨礙我們去直面這些事件。


《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我們確實不知道流行病會何時在何處爆發,也不能明確掌握它們的源頭和最後會導致何種結果:傳染率和致死率是多少?傳播途徑是怎樣的?潛伏期是多久?病毒在體外的存活時間是多長?我們也無法準確預測疫情將造成的經濟影響。


沒有多少預測能包含這麼具體的細節,因為結果取決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事先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以及我們是否足夠快地採取了行動。


《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然而,我們確實知道流行病是會發生的,無論多麼努力地去預防它發生,但仍然必須盡最大努力,即使能做的僅僅是控制擴散。

2

世界並沒有準備好面對下一次全球性流行病




我們知道,空中出行(增加了接觸的概率)和氣候變化(擴大了攜帶登革熱、寨卡和其它致命病毒的蚊子的適居範圍)都提高了病毒的潛在活力和擴散幾率。新型疾病的數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動物源疾病(也就是動物傳染人的疾病)。我們還知道藥物的過度使用——尤其是抗生素催生了更多具有抗藥性的傳染源。


跨越國界的流行病在歷史上並不鮮見:從公元前430年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爆發的瘟疫,到14世紀肆虐歐洲大陸的黑死病;哥倫布從歐洲帶到新世界的疾病對當地的原住民人口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當然,還有更近期的如SARS,H1N1,埃博拉和MERS。


我們雖然對如何降低未來致命病毒的危險性所知不少,但不幸的是沒有幾個國家在這方面有足夠的投入。


世衛組織明確發出警告,世界並沒有準備好面對下一次全球性流行病,儘管病毒爆發是如此明確又切實存在的危險。在2019年9月的一份報告中,世衛組織呼籲採取切實的行動來降低流行病爆發風險,包括要求國家和地區的領導機構在流行病預防方面做出更強有力的承諾——定期檢查防治方案,增加資金投入,尤其是對醫療體系不完備的發展中國家,同時還要增進國家之間的協調配合。


事實的情況是,儘管正面臨著新冠病毒的威脅,美國白宮近期提交的政府預算草案中卻大幅削減了撥給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預算。儘管國會不太可能同意這一削減措施,但這個提案本身就令人不安。


提前預警和採取行動,以及為了保障這兩點必須提供的資源,都是必不可少的。世衛組織在2011年至2018年間追蹤到172個國家共1483起流行病疫情,其中任何一起都有可能惡化升級。但大部分的疫情都被及時控制住了,這是我們人類的福祉,但同時也並非偶然。我們應該要感謝那些警覺的公共衛生人員。


《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圖為醫院門前的救護車、患者和醫護人員


我們很少聽聞那些被阻止了的流行病,這正是因為提前預警防止了情況惡化,無數的生命因為迅速反應而獲救。這也是為什麼要確保預警機制的通暢,政府可以迅速支援做出快速反應。

3

明確手段改進機制,充分應對“灰犀牛”




儘早控制疫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醫護體系,能夠及早偵測到病毒爆發,並且擁有應對突發緊急情況的能力。這對於一些發展中國家是最為關鍵的,因為它們的醫療系統往往赤字嚴重,連處理最普通的衛生問題都有困難。


發達國家也並非置身事外。在美國,有太多人因為醫保費用高昂而沒能得到應有的保障。2018年,美國有將近2800萬非老年人沒有上醫療保險。很多人即使有保險也往往不夠注意。每年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國人會去接種流感疫苗。


這一方面是因為流感太過常見,每年都有大約8%的美國人會染上,而且人們不認為它是致命的。感染的人中只有大約1%的人會病得嚴重到需要住院,而住院治療的人中因此死亡的只有不到10%。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年度流感負擔報告稱,截至2020年2月14日,初步統計的數字結果表明,此次流感季節美國大約有2900萬到4100萬人感染流感,28萬到50萬人因流感住院,1.6萬到4.1萬人因流感死亡。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雖然死亡人數看起來很大,但死亡率其實是低於0.01%的,甚至比最溫和的流行病死亡率還要低。


過往幾次流感大流行的死亡率估算從0.1%(1957年和1968年的流感)、2.5%(1918年的流感)、10%(SARS),到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的34%不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死亡率估算大約是2.8%,但其實這個比率根據年齡段和地域不同差別很大:最低低至0.2%,最高達到14.8%。


我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會越來越瞭解,不僅是對病毒本身,也對如何應對更加了解:哪些手段和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哪些需要改進。隨著我們的知識增加,我們對於下一次病毒——可能是更糟糕的病毒——的來襲就會更清楚該如何應對。


《灰犀牛》作者:疫情出現對所有國家都不是“黑天鵝”……​

圖為運送成都捐贈武漢的消毒液的卡車行駛在武漢市區


但最重要的一課,而且這一課可能世界上其他的人還沒有學到,那就是沒有任何國家應該再假裝一場致命的、傳染性極強的病毒疫情爆發是沒有人能預見的“黑天鵝”了。這個比喻本應被用來要求建立更具有彈性的系統,呼籲我們去儘可能地展開對未知的想象,但卻不幸被用來作為逃避責任的藉口。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控制疫情和保護人民。然而當展望未來時,必須意識到,致命病毒的危險是一隻“灰犀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