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小女孩獻吻犀牛,孩子的暖心世界該如何培養?

據外媒報道,近日,三歲的艾娃跟隨父親去非洲Kragga Kamma野生動物園工作。在看到父親將一隻白犀牛角鋸掉時,艾娃忍不住生氣。為了安慰“受傷”的犀牛,艾娃忍不住上前親了親犀牛。野生動物園負責人阿伊莎·坎特記錄下了這一刻,她捕捉到了小艾娃親吻犀牛的動人瞬間。

3歲小女孩獻吻犀牛,孩子的暖心世界該如何培養?

3歲的Ava在白犀牛Chunk被打了麻醉藥劑、鋸掉牛角後,輕輕地走上前,溫柔地親吻Chunk,以希望犀牛快點好起來,畫面瞬間暖化了。“她的行為完全是自發的,她以為她的父親在傷害犀牛,因為犀牛看起來很痛苦,艾娃覺得親親它,犀牛可能會好受點。”阿伊莎說道。由於犀牛角太過珍貴,大批的偷獵者來此偷盜犀牛角,為了奪取犀牛角,偷獵者會殺死犀牛。為了保護這些白犀牛,動物園決定每兩年給犀牛鋸一次角。

3歲小女孩獻吻犀牛,孩子的暖心世界該如何培養?

教育孩子有愛心,可以讓孩子養個小動物,作為孩子的小夥伴,讓孩子學會照顧他的吃喝拉撒。這樣慢慢的鍛鍊孩子的耐性,也鍛鍊孩子的愛心。我介意做好是養個金毛,拉布拉多這樣的小狗,因為這2個品種是很聽話的。

孩子小,缺乏愛心,錯不在孩子,主要是成人,沒有讓幼兒學會感激他人、關心他人。因此,應讓幼兒瞭解什麼是愛心,教育者要通過故事、兒歌、歌曲等形式豐富幼兒的認識;通過角色扮演、移情訓練,來體會愛、表達愛。不僅愛自己,重要的是愛他人。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重要的是讓幼兒不但懂得道理,而且會做。如:小夥伴跌倒了,扶起來,並給以安慰;幫同伴扣扣子等。

3歲小女孩獻吻犀牛,孩子的暖心世界該如何培養?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如:在植物角種植蒜苗、白菜、花生、向日葵等;在室內飼養各種小動物,如:小蝌蚪、小魚、小烏龜等。讓孩子來餵養、認領、照顧它們,孩子在自己的親身體會中體驗到關愛小動物的快樂。事實證明,讓孩子餵養小動物對孩子愛心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年中,有許多節日,可利用各個節日對幼兒進行教育。如三八節、母親節對幼兒進行愛媽媽教育,教師可通過具體事例,使幼兒進一步瞭解並體驗媽媽對他們的關懷和愛護,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情感;重陽節時,教育幼兒更加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並且體會到:關心幫助別人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使幼兒從小養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家園配合,教育一致。對孩子來說,班主任、教師有時要經常換,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輩子不會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起著最重要的作用。農民種地,需要學習、培訓,莊稼才能長好,才有好收成;作為家長,更應該需要學習,才能教育好孩子。

3歲小女孩獻吻犀牛,孩子的暖心世界該如何培養?

( 一)學會接受愛。

根據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最好的、最香的、最可口的,通通都得給他。遺憾的是,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樣做,就等於是把一種全然錯誤的概念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達給孩子,讓他以為他能夠為所欲為地呼風喚雨;長輩呢,就該事事讓步,時時讓路。新加坡作家尤今講過自己做過的一件事,很值得大家學習。有一次,家裡買了一隻雞,兩隻雞腿閃著碎鑽似的油光。稚齡的孩子,手中拿著叉子,仰著頭,問道:“媽媽,誰吃雞腿?”我(尤今)一面把雞腿扯下來,一面應道:“上一回,是你和弟弟吃;這一回,輪到我與你爸爸吃。”說畢,便快樂地把肥嫩的雞腿分別放到自己和枕邊人的盤子裡……

(二)要為孩子做出“愛心”榜樣。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沃土,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習慣首先在家庭中養成。父母首先要做榜樣,經常想到別人。因為孩子學會有愛心,是平常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結果。有一個故事我印象很深,大意是說,有一對夫妻,贍養著一位老人,是孩子的爺爺,爺爺年紀大了,父母嫌髒,從不和老人一起吃飯,並準備了一個破木碗給老人用。後來老人去世了,父母把碗扔掉,孩子見了,馬上拾起來,父母不理解,問孩子這是幹什麼?孩子說留起來,準備父母年老了用。父母頓時瞠目結舌。箇中的滋味只有自己體會。

3歲小女孩獻吻犀牛,孩子的暖心世界該如何培養?

(三)在一日生活中,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愛。

在家中,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爸媽下班回家,給爸媽拿拖鞋;和爸媽擁抱;給爸媽倒水、捶背或講故事、唱歌等。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關心父母,既培養了孩子的愛心,又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外出活動時,如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時家長可對孩子說:“你看,奶奶年齡這麼大,站著多辛苦,多累,給奶奶讓個座吧”。當孩子表現出關心、呵護、幫助他人等愛心行為時,父母應及時給予肯定或表揚,進行心理上的強化。

(四)做為教育工作者,教師和家長經常溝通,教育上要保持一致。

不能讓孩子“一個小寶兩個樣”。孩子有了愛心,學會回報,從小處說,是為我們自己;從大處說,是為國家培養有用、棟樑之才。有人說,家園合作得好,定會事半功倍;家園合作不好,則會事倍功半,這話不無一定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