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沒有生兒子就是斷後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什麼是後?一定要男孩子才能傳宗接代嗎?在部落時期和封建社會,當然很重要,但到了21世紀的今天,自新文化運動提出“男女平等”到今天,已經百年之久,可是現在還有很多人繼續懷著男尊女卑的思想不肯放棄,這是與我們高度發達的社會是不同步的。

  我老家有那麼一個人,年齡比我小三歲,只上過三年學,一輩子就在農村種地。他結婚後連續生了三個女兒。計生幹部上門給她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去做節育手術,他們說,如果生第四胎還是姑娘,就去做節育手術。第四個孩子生下來後,還是女孩,計生幹部要求他們去做節育手術,他們說,再生一個,這一次無論生男生女都去做手術。生完第五個,還是女兒,他們自己也認命了,便主動去做了節育手術。

  

兩年以後,一個算命先生告訴他,如果他們再要孩子,保證是個男孩,因為他們命裡就有男孩。於是,他就去計生辦要求給他老婆做手術接通輸卵管。計生辦的工作人員說,你這都做完節育手術了,沒辦法了啊!他死活不幹,喝點酒提著斧子去計生幹部家,把計生幹部嚇壞了,只得答應他老婆接通輸卵管。也巧了,輸卵管接通後,真的就生了個兒子,兩口子高興得整天抱著孩子在村裡轉悠給別人看。

  

去年我回老家,發現這家人的幾個姑娘都只上完小學就輟學了,其中三個已經結婚,老三結婚時才十六歲,二十來歲就有兩個孩子了。這家人的兒子雖然上學,但學習非常糟糕,經常向家長要錢買零食,給少了還舉著拳頭打大人。我一看,這也太慣孩子了。以後這孩子會有多大的出息呢?如果養一個不孝之子,就算能傳宗接代又有什麼意義?


男孩女孩只是性別不同,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他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他們的後代都帶著我們的基因,這也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因此,無論生的是女兒還是兒子,都能算作有後,關鍵是能不能把孩子培養成才,讓他長大後能孝順老人。如果不能,兒子又能怎麼樣?


鄧念美醫生


親生經歷來講,我兩個兒子,我姐我哥包括我老公他哥都是女兒有的兩個女兒,周邊親戚都說我以後肯定沒有他們好過,讀書大學結婚彩禮房子車子什麼的說的特別難聽,但是我覺得他們再好的女兒也想有個兒子,生男生女都一樣,教育好旺三代,教育不好禍害別人全家,



木蜻蜓78046099


老丈人四川農村,2個女兒,以前一直被人嗤笑。大女兒嫁我,二女兒有男朋友。岳母前幾年癌,我和我太太前後拿了差不多10萬,但晚期第二年到2018年,過世。作為他家乾兒子,關鍵是她姑娘,從此在村裡樹立孝順榜樣,我過年回她家,給岳母拜墳,除草啥都做。很多人從此對老丈人態度好了,說女兒有良心,乾兒子孝順。

反觀,以前譏笑老丈人的,家裡有兒子的,有幾個都不咋地,有一個父母生病癌症也不出錢,還問家裡要錢買國產車等等。

閒言碎語攤上了,你就別抱怨。你也不用說女兒不好,是潑出去的水,兒子養老,村裡有面子。

凡事都是博弈,不可能一輩子運氣都在你那裡,當你看不起別人的時候,往往別人那裡才會有你想要得到的福氣。

我贊同生兒子好名聲能養老,但是也支持女兒的更貼心和對父母的愛。

瞎吃蘿蔔淡操心,你有必要麼。


我並不是寧採臣


一個家庭沒有生兒子就是斷後嗎?為什麼?

現實中多數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因為姑娘長大結婚後跟夫家姓了,自家卻沒有接戶口本的了。從祖宗那傳下來的規矩在自己這變了,別人也會說三道四,人言可畏。

我的老家就是關內。在關內一些地區,由於有的人家受這種思想左右,接連生了五個姑娘,到第六個不敢生了,只好託人到別人家抱養一個兒子,來接戶口本。

接戶口本的有了,心裡又添了一塊心病,就怕人家把兒子再要回去。於是,從關內搬家到了關外,目的就是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兒子,自己也能抬起頭來。

現在許多人接受了新思想,老思想也在逐漸退出,姑娘也是心頭肉。


用戶老劉愛生活


已到不惑之年,看到這個話題還真有感觸。先不說斷不斷後,人走了就不知後了,管他斷不斷。

但活著的時候,卻有太多太多的不便,比如女兒暈車,想考過駕照都難,每次出門我還要照顧她;比如她讀不了大學,體力比不上男性,就業面受限制,只能做些普通的工作。感覺難啊……


開心小菜園


農村人可能對沒有兒子看的比較重吧,我們姐妹三人,家裡沒有兒子,我能感覺的到父女是希望能有個兒子的,但是現在看淡了,我們姐妹三個生活的也很好,日子過得都不錯,也孝順,有的時候我媽就感慨以前都想要兒子,如果我要是有三個兒子就愁死了。

現在農村很多男孩沒有對象,因為女孩都想找條件好的,誰也不愛在農村待著,彩禮要的多,要房要車。

現在年輕人幾乎沒人說什麼沒有兒子就是絕後的事了,很多人都希望能生個閨女。



學炸炸


這句話不對了!舉個例子。我父母生了兩個女兒。沒有生到男孩。我和二姐雖然身在外,但心裡在孃家。經常每天不分日夜去看我父母。早上陪我媽去喝早茶。因為我爸沒有時間跟我們出去的。喝完早茶陪我媽去市場買菜。我爸不在一年多。我和二姐倆人全負責我媽平時的所有生活費用。鄰居們都誇我倆姐妹。我大舅舅有三個小孩。倆個兒子,一個女兒。去年,我大舅舅中風了,他那三個小孩馬上把他送去老人院了。而且不去看他。我媽說:哎,人家生倆個兒子比不及我這倆個女兒。


L優雅


朋友,你這是封建迷信。

我是何賢記酒倉的何賢傑,我來說說這個話題。

總所周知中國人喜歡兒子,不喜歡閨女,拿閨女是外人,其實是一種偏見。閨女也好,兒子也罷,都是親生骨肉,同待之。

俗話說的養兒防老,這個觀點現在也頗有微辭了,我們都細看看身邊那些有兒子的,活得都比較辛苦。操心操到白頭髮了還在操心。可是呢,當自己有個什麼三病兩痛的時候,花錢的時候,往往是女兒在身邊陪著自己,照顧著自己。兒子卻躲著遠遠的。

所以我的觀念是,不管兒子女兒都是親身的,應該一視同仁,都是骨肉,沒有說斷代不斷代這個概念。

您說呢,朋友。


何賢記酒倉


我家就我和我妹妹兩個孩子,我媽就沒要兒子一點都不後悔,我爸媽每天都高高興興的不用拼命的攢錢給兒子說媳婦,我也問過我媽你沒兒子後悔嗎我媽說不後悔給她兒子她都不要我爸說他這輩子最正確的事情就是沒要兒子,有兒子有什麼用該不養老就不養老兒媳婦是好的還行不孝順的能虐待死你,我爸媽就想的開特別開明他倆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到時候死了一閉眼沒有有傳宗接代的有什麼自己都死了,而且我家也沒出現別人說的什麼沒兒子受欺負這件事,相反那些拼了命的要兒子給兒子攢錢說媳婦最後兒子還不養你老你不覺得冤死嗎?又沒有皇位要繼承為什麼非得要兒子真無知


每一秒的開心


我們這輩人對段不段後,己經無所謂了,生兒子,女兒,只要他們能過得好就行,生個好兒女,都一樣開心,生個不講良心的,也不能抱願太多,因為都是自己養的,還好生我的老人,我會努力去善養,可是最後都是得了大病去世的,但最後的時刻,我以進了全力,以後,對於子孫,我們這一代人,真是不在呼,是孫子還是孫女,都會喜歡,不會決得無後,只要他們能有後代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