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所有人都是知道武俠小說這個東西算是大人都可讀的童話故事,因為武俠小說大都帶著浪漫主義、帶著點幻想、還帶著一點不切實際。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需要一些虛幻的東西來彌補現實,在現實中有重重的現實,但是在武俠小說裡就不會有這樣的限制。我們大都在這樣一個武俠世界裡徜徉起來,不肯過早的回到現實。因為武俠世界快意恩仇,美妙動人。

“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大部分人知道武俠小說應該都是從金庸入手然後再到古龍,再往下深入就是梁羽生、溫瑞安、司馬南了這些。這些人的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的非常多,所以流傳度非常廣。奇幻的冒險、神奇的武功、俊美的江湖兒女們更不會為金錢發愁,在他們身上好像有花不完的錢。這一切都離我們生活非常遙遠,可是就是因為觸及不到所以讓我們嚮往。

這些新派的武俠作家大都南方人,好像在我們印象中是不是隻有南方人會寫武俠?是不是北方人的就沒有什麼武俠作品是人們所熟知的?當然有,而且大家非常熟悉:那就是《臥虎藏龍》。而且這和《臥虎藏龍》一批的作品要比金庸他們的作品早了好多年。

“鶴鐵五部曲”與王度廬

多虧了李安我們才知道《臥虎藏龍》,其實我們不得不感嘆影視作品的力量,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才讓筆者瞭解到這部《臥虎藏龍》,也正是看過了電影才會對影視作品的原著產生興趣,也讓對其作者王度廬開始有了一點點的認識,更對“北派”武俠有了些瞭解。

“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鶴鐵五部曲是王度廬悲情武俠著作,從1938年開始,1944年結束,連續寫下《鶴驚崑崙》、《寶劍金釵》、《劍氣珠光》、《臥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互有聯繫,又各自獨立的武俠小說,成為他的代表作品。《鶴鐵五部曲》的寫作順序是,先寫的第二、第三部,然後才回過頭去寫的第一部,最後再寫四、五部。

王度廬(1909年-1977年),滿族,原名王葆祥(後改名葆翔),字霄羽。"度廬"是其寫武俠小說時用的筆名。 他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共稱"北派五大家" 。

我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的《臥虎藏龍》了所以情節就不作過多贅述了,筆者想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家瞭解一種不一樣的武俠風情。這種武俠風情絕對是和金庸他們的作品有著天壤之別,但是絕對不會輸給他們。因為王度廬的作品都是現實主義的武俠:

王度廬的武俠是怎樣的一種“現實主義”的

1平平無奇的武功、招式與情節

所謂“武俠”重要的就是“武”和“俠”,筆者姑且將“武”定義為“武功”。當然,這樣的定義是狹隘的,也是純粹為了說明我這個論點而進行的未加以全面覆蓋的定義。讀過或者看過金庸或者古龍作品的時候,我們會很輕易被一些武功招式所吸引,好比“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靈犀一指”、“太玄經”等上乘武功。這些玄奇的武功是作者想象力豐富的印證。王度廬就不一樣了“鶴鐵一列”看不到華麗的武林奇學,在他的作品中"點穴"已經是一門十分深奧的絕技,更別說有輕功、內功的描寫了。

“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當下在星光之下,由瘦老鴉指導著,韓鐵芳就又舞起劍來。只見劍身閃閃,身隨劍挪、砍、撩、摸、刺、抽、提、橫、倒,割風撩月,起鳳回鸞,眼硯四方,身飛上下,一口劍舞得真是鬼神出沒,風雲變幻,使人的肉眼迷離。然而瘦老鴉竟還能挑尋出幾個錯處來,在旁改正著,又叫韓鐵芳練了一遍,他才點頭。

——《鐵騎銀瓶》

這個劍法的招式是“挪、砍、撩、摸、刺、抽、提、橫、倒”,這個很顯然全部來源於現實的武功招式,一個字概括了這個招式的所有形式。和它相對應的是:金庸的“獨孤九劍”的招式:「總決式」:種種變化,用以體演總訣。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破劍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破劍式」雖只一式,但其中於天下各門各派劍法要義兼收幷蓄;雖說「無招」卻是以普天下劍法之招數為根基,因而其變化之多端不遜於總決式;「破刀式」: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種種刀法。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要跟金庸所創立的武功招式相比,王度廬的想象力可以稱之為“貧乏”。武功招式簡直毫無想象力可言,全部都是一些“現實主義”招式的復刻,但是李安當年為什麼選擇《臥虎藏龍》來拍電影,就是因為它“並不脫離現實的武俠”。一種真實的、貼近的江湖就呈現在我們面前了。

2現實主義的江湖險惡

“江湖險惡”這句話大家都是很熟知的,但是到底江湖險惡成什麼樣子了?我們看金庸的作品中的“江湖”真的險惡嗎?《射鵰英雄傳》也算是一種“流浪漢”小說了吧。郭靖開始行走江湖的時候,開始遇到黃蓉,這樣嬌豔的美女陪著郭靖一起冒險大概誰都不會覺得無聊吧。之後雖然也遇到了一些兇險,但是都是“明”著來的,幾乎是一種“簡單明瞭”形的江湖仇殺與鬥毆。沒有什麼涉及到“城府”、“陰暗”的東西。哪怕就是“歐陽克”、“歐陽鋒”雖然我們知道他們是反派,但是不會他們有種陰險的感受。

“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相比我們來看看《臥虎藏龍》玉嬌龍和師傅碧眼狐狸的關係:碧眼狐狸有心培養玉嬌龍,兩人共同練習偷來的“武當心決”,但是碧眼狐狸一直修煉得停滯不前,但是玉嬌龍的武功卻每日增強。增強就增強吧,但是她偷偷瞞著自己的師傅,在一起參悟的時候“留了一手”。

“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你讀字、我看圖”的修煉方式不同的表現,因為碧眼狐狸不識字所以她修煉的時候只能看圖畫,但是玉嬌龍可是又看圖又看字。她不僅沒有告訴師傅真正的心決精髓,而且隱藏了自己真實水平。為的就是“留一手”。還有李慕白的師傅江南鶴作為武當掌門,卻與尼姑私通。可見他自己凡心未了,道貌岸然。我們從未見過《笑傲江湖》裡的沖虛道長和方證大師偷情或者貪戀女色的故事吧。就算是《天龍八部》中虛竹的父親也是少林方丈,但是最後他自我圓寂來贖罪了。根本看不到所謂的“現實主義”人性於其中,這些都是超脫的。不像“鶴鐵系列”中那些陰暗的人性顯現。

3現實主義的悲情

《臥虎藏龍》中羅小虎和玉嬌龍的愛情還是比較動人的,我們肯定以為他們一定會超脫世俗的觀念或者玉嬌龍為了愛情會放下她自己的心結。我想要是金庸和古龍來寫的話,他們一定會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王度廬作為作為現實主義武俠作家,當然不會就讓他們“大團圓”結束:

名門閨秀蓋世之女玉嬌龍,自與大盜羅小虎結了不解之緣後,風浪迭生,兩情彌篤,只以身份懸殊,難相配合,又因玉曾挾技橫行,結怨江湖,致使家門迭起驚變,父因之失官,母亦飲恨而終,骨肉情乖,閨門難住,不得已,藉往妙峰山還願,投崖以遁世。

“鶴鐵五部曲”:有別金庸小說浪漫武俠是怎樣的“現實主義”

出京之後,雖難忘舊情,又至羅小虎處,於草廬內,明月良宵,一溫綺夢,然翌晨即絕裾而去,蓋心雖猶戀,而母命難違,殊不能以千金之軀永為盜婦也。

“殊不能以千金之軀永為盜婦也。”道出了“現實主義”的色彩,什麼叫“母命難為”,這個根本就是藉口呀。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玉嬌龍心中認為自己是九門提督的女兒雖然不能抗拒愛情愛上了土匪羅小虎,但是隻要慾望和愛情得到滿足之後,她就會立刻抽身。她心中的階級意識打敗了愛情,給這段有些轟轟烈烈的愛情填上了很多“現實主義色彩”。在現實中,突破固有觀念的愛情肯定有,但是絕不多。王度廬寫的畢竟是小說,不多一點“奇”的色彩怎麼能成為“武俠小說”。但是,王度廬的觀念還是現實的而絕不是浪漫的,他必須要讓玉嬌龍意識到自己的“千金之軀”不能嫁給“匪徒”。捫心自問,各位假如遇到這樣情況該怎麼選擇,大部分人可能連愛的勇氣都沒有吧。如果你的對象是個強盜,估計大部分人都會退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