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1.清朝民國的通信開端

講到運營商,還得從早期的郵政和電信說起,簡單理解,郵政負責送信送物,電信負責通訊業務。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3月20日,由北洋政府總理大臣李鴻章奏章光緒皇帝批准,在北京正式成立「中華大清郵政」,由英國人督辦。

1911年以後,郵政由國民政府直屬,而電信屬於國民政府的交通部管轄,級別上郵政高於電信。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民國時期的郵政局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大清的郵政局電報房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在運送西安長武至蘭州郵件路上的陝西郵差

2.建國後郵政電信的分分合合

1949年,11月1日,郵電部正式成立。

1951年,郵政和電信統一合併納入郵電部。

1967年,郵政電信分家,郵政歸交通,電信歸軍區。

1969年,郵電部被撤銷,成立郵政總局、電信總局。

1973年,郵電部恢復,郵政和電信第二次合併。

1997年,郵電部做出在全國實施“郵電分營”。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位於北京長安街的原郵電部

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具有悠久歷史的郵電部被分拆。在原電子工業部和郵電部的基礎上,成立了「信息產業部」,主管全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通信業和軟件業。

1998年這個時間段左右,我國電信行業有四大扛把子公司,人送名稱“巨大中華”。

1985年,中興通訊成立

1987年,華為通訊成立

1995年,巨龍信息成立

1998年,大唐電信成立

2008年6月29日10時,在原信息產業部所在地北京西長安街和萬壽路兩個辦公地點,用了10年的信息產業部牌匾撤下,更換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工信部。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3.從七家運營商到三家

1994年1月12日,電子工業部發起成立吉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由電子部系統的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參股組建,包括彩虹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國投電子公司等30多個股東單位。

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合通訊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經國務院批准,掛牌成立。聯通是由電子工業部(原機電部)、電力部和鐵道部共同組建的。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1997年,北京電信長城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1999年,信息產業部決定對中國電信進行拆分重組。

(1)尋呼業務(國信尋呼),併入聯通

(2)衛星通信業務成為中國衛通的雛形

(3)移動電話業務成了中國移動雛形

(4)電信長城併入了中國聯通

然後……

1999年10月,中國網通成立,開展互聯網服務

2000年4月,中國移動成立,開展移動業務

2000年5月,中國電信成立,開展固話業務

2001年1月,中國鐵通成立

2001年12月,中國衛通成立

由此中國電信運營商七雄形成: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通、中國網通、中國吉通、中國鐵通。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新舊標識

2002年5月,中國電信南北分拆,北方九省一市電信公司從中國電信剝離,與小網通、吉通合併,成立了新的「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7雄6雄:電信、聯通、移動、衛通、鐵通、網通

2008年5月24日,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佈公告:

(1)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絡

(2)鼓勵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合併

(3)建議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併入中國電信

(4)建議中國鐵通併入中國移動

6雄變3雄: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

簡單理解,在早期各家都是有自己的業務的,比如電信負責有線網絡服務,移動負責移動電話網絡服務,後來隨著分家重組,電信也做了移動電話服務,移動也做了有線網絡服務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其實還有一箇中國廣電,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個中國廣電和大家常說的廣電不一樣,常說的廣電是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前身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也就是管電影電視的那個。

本文說的廣電是指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中國廣電),負責全國範圍內有線電視網絡的相關業務,開展三網融合業務。

廣電和移動、電信、聯通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沒有“中央集權”,各省市縣都是自己搞自己的有限電視業務及網絡。

說完了大陸地區的運營商,下面來看看港澳臺地區的運營商情況。

4.香港運營商

香港移動運營商:PCCW、和記電訊、數碼通、CSL、中國移動。

在長期的演變中,香港的通信商和內地一樣,經歷了重組收購併購合併拆分等等,最終形成了這幾家主要的運營商,他們的業務不僅僅限於移動業務,很廣泛。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PCCW電訊盈科

全稱 Pacific Century Cyber Works Limited,是由李嘉誠次子——李澤楷,創立的盈科數碼動力有限公司,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於2000年8月合併而成的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股票代號是0008,也稱八號仔,是中國香港最大的電訊公司。

2002年為減債而出售旗下CSL公司給澳洲電訊,沒錯CSL以前是電訊盈科的。

2005年初,中國網通斥資約10億美元收購電訊盈科20%的股權,並和電訊盈科協定:當控股權變更時需要得到網通的同意,隨後在美國和澳洲資本打算進入時,網通通過政治因素施壓,為的是保證香港通訊業務不受外資控制。

2006年電訊盈科收購香港分量最小的運營商Sunday,有趣的是Sunday的股東之一是華為,擁有9.91%的股份, 同時也是Sunday3G網絡設備的唯一提供商,不過最後華為賣出了自己的股份。

和記電訊3HK

和記電訊是和記黃埔的子公司,和記黃埔就是李嘉誠的公司,現在由長子李澤鉅負責。

香港和記電訊於1983年開始在香港經營移動電話業務,1985年成立和記電話有限公司,推出主要用於公司車隊香港首套流動電訊系統。1996年,和記電話品牌與提供傳呼服務的品牌和記傳訊合併為和記電訊,2004年1月在香港以阿拉伯數字“3”作為品牌推出3G服務,加上香港標識就是前面提到的3HK,同時還有在香港提供固網電訊服務的“HGC”品牌。

此處插一句題外話,說兩句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公司。

在英國四大電信營運商中,O2擁有2410萬名客戶,位居第二,和記黃埔旗下的Three則擁有800多萬客戶,排名最後。2015年和記黃埔斥資約102.5億英鎊(約合956億元人民幣)收購了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2010年、2011年,李嘉誠先後以90.3億美元、38.7億美元收購英國電網與水務業務;2012年7月,又耗資30.32億美元收購了英國管道燃氣業務。

在英國,李嘉誠家族擁有3個港口、3家連鎖店、1家移動運營商、1家鐵路集團、1家區域電網公司、2家區域煤氣公司、1家水務公司,在愛爾蘭、奧地利、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均有電信業務的投資收購。

CSL(香港移動通訊有限公司)

英文是Communication Services Limited,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也翻譯香港移動通訊有限公司,成立於1983年,旗下有品牌1O1O、One2Free及新世界傳動網。前面講過了CSL起初是香港電訊旗下公司。

1993年,推出1O1O品牌。

1996年,推出One2Free品牌。

1997年, 收購訊聯電信。

2002年,電訊盈科出售CSL給澳洲電訊公司。

2006年,澳洲電訊和新世界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CSL New World Mobility Limited 合營公司,隨後改名香港移動通訊有限公司,將原CSL的業務轉移到此公司。

2014年,香港電訊(電訊盈科集團合夥成員)又收購CSL,繼續開展業務。

中國移動

香港的中國移動不是指漫遊,而是中國移動確實在香港有子公司。

2006年3月,華潤萬眾被中移動收購,更名中移動萬眾,成為中移動(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華潤萬眾是華潤集團的下屬企業,品牌是“PEOPLES”,1997年1月正式提供服務,成為香港首家PCS移動網絡運營商。

2008年12月5日,中移動萬眾更名為“中國移動香港”,並採用新英文名稱"China Mobile HongKong",公司旗下的品牌"PEOPLES"維持不變。

Smartone (數碼通)

是Vodafone (沃達豐)的夥伴網絡商,數碼通電訊集團有限公司於1996在香港上市,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1992年由新鴻基地產及ABC佳訊組成,1993年3月推出亞洲首項GSM移動通信服務,是香港首間推出GSM制式的公共流動無線電話服務的通信商,也是香港繼香港電訊CSL、和記電訊及訊聯電信後第四間移動通信公司,1996年10月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5.臺灣運營商

臺灣主要的五大電信運營商分別是: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威寶電信、亞太電信,市場佔有率最大的是前三家。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中國通訊發展史(五)運營商

中華電信

簡稱中華電、CHT,是臺灣的電信運營商之一,原為“國有企業”,1996年由臺灣交通部電信總局的營運部門分拆及公司化而來,1997年之後逐漸民營化。

中華電信提供通訊、互聯網、電視等多種業務,中華電信數據通信(互聯網)的子品牌為HiNet,移動通信的子品牌為emome,中華電信目前是臺灣規模和市場佔有率最大的運營商。

臺灣大哥大

臺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成立,公司曾用名太平洋電信,是中國臺灣第一家取得政府核發全區GSM1800系統特許營運執照的民營電信機構,也是省內第一家推出WCDMA系統(3G)移動通訊公司,發展過程中合併了東信電訊、泛亞電訊。臺灣大哥大品牌的代言人曾有:王力宏、蕭敬騰、藍心湄。

除了通訊業務,臺灣大哥大還做購物APP、即時通訊APP、視頻播放、音樂播放、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業務。2010年,推出第一支自有品牌Android手機T1。2013年,臺灣大哥大推出Amazing系列A3、A4、A5、A6自有品牌智能手機。

遠傳電信

最初由遠東集團與美國AT&T合資成立,1998年1月,遠傳電信正式開臺。當前與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合作,擁有WCDMA(3G)以及LTE(4G)移動通信業務。遠傳電信發展過程中曾合併了、遠致電信、東榮國際電信。

2009年中國移動曾簽約欲購入遠傳電信12%的股份,但是根據臺灣相關監管部門的要求,遠傳電信是屬於第一類的通信,任何外資也不能投資,所以收購未被批准。

威寶電信(臺灣之星)

臺灣之星電信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tar Telecom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臺灣之星,縮寫為T- STAR,前身是2000年4月成立的聯邦電信股份有限公司,2003更名為威寶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亞太電信

原名為亞太固網寬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由母公司亞太固網,子公司亞太行動及亞太線上共同籌組而成,2007年12月更名為“亞太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7月,鴻海集團旗下國碁電子參與亞太電信私募案,成為主要的股東,也是是臺灣五家電信運營商當中第一家拿到5G實驗頻譜的運營商。

有一段趣事兒:

臺灣地區5G執照競標的時候,2019年12日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邀五大電信業者總經理以上代表人至NCC面試,面試順序分別是中華電信、臺灣之星、臺灣大哥大、亞太電信、遠傳電信,五大運營商董事長親自上陣參加面試,分別是中華電信謝繼茂、臺灣大哥大蔡明忠、遠傳電信徐旭東、臺灣之星林清棠、亞太電信呂芳銘。

至於澳門地區的運營商,由於面積較小離香港也不遠,很多香港運營商也在澳門開展服務,比如和記電訊、數碼通、中國電信,除此以外還有澳門電訊,英文縮寫“CTM”,是澳門最大的電訊營運商。


《國產手機發展史》系列文章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