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青讀詩詞:送瘟神

送瘟神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

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

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筱青讀詩詞:送瘟神


2020年的春節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

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猝然打破了我們的生活。

原本熱鬧祥和家家團聚舉杯歡慶的節日歡聚從大年初一開始就被病毒完全打破了。

原定的一切計劃取消,到處人心惶惶,每天捧著手機看著不斷刷新的增長的數字。

從初一開始,除了吃飯幾乎沒有幹什麼有意義的事情。

連親戚朋友家都不敢去,只是在家刷手機。

百家號一直都沒有更新。

昨天有朋友問我,

你好像失蹤了?是被隔離了嗎?

我才幡然醒悟。

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可怕,只是我們太關心了。

關心則亂。

所以靜不下心來做自己平時想做但是沒有時間做的事情。

趁著這個大假,剛好認認真真讀幾本書,畫幾幅畫,寫幾篇文章,也是很好的!

也許這就叫做隨遇而安,順勢而為!

今天初六,距離武漢封城已經七日!

雖然確診人數在增加,但是治癒人數也在增加!

也許再過一週一切就會風平浪靜,春暖花開。

筱青讀詩詞:送瘟神

送瘟神

重溫一下毛澤東的七律《送瘟神》,祈禱新冠這個瘟神早點被送走。

這兩首詩是毛澤東1958年7月1日所作,最早發表於同年10月3日《人民日報》。

題前有一小序曰: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

浮想聯翩,夜不能寐。

微風拂煦,旭日臨窗。

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舊中國血吸蟲病(民間俗稱“大肚子病”)廣泛流行於南方各省。

此病由一種名為血吸蟲的寄生蟲引發,患者瘦弱不堪,腹部嚴重積水,常致殘致死,危害極大。

解放前,它曾造成疫區居民大批死亡。

在疫情流行區,不少病人“肚子像西瓜,脖子像絲瓜,手臂像黃瓜”,勞動力下降或喪失勞動力,導致疫區田園荒廢,顆粒無收。

1955年毛澤東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並語重心長的告誡大家:消滅血吸蟲病是一場惡戰。

同年,黨中央發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從中央到地方成立了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制訂了防治血吸蟲病的方針、政策和措施。

1956年專門成立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

很快,此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餘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通訊,題為“第一面紅旗——記江西餘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經過”。

7月1日,毛澤東從《人民日報》得知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的消息後,欣喜不已,夜不能寐,欣然命筆寫下這兩首詩。

筱青讀詩詞:送瘟神

毛澤東手稿

這兩首詩是聯章體。

第一首詩是寫歷史,描寫解放前舊中國血吸蟲病長期肆虐,廣大農村淒涼蕭條的景象和勞動人民悲慘的處境。

第二首詩是寫現實,描寫新中國勞動人民鬥志昂揚,精神振奮,戰勝瘟神,征服自然,使祖國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先看第一首。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首聯“綠水青山”表明江南山清水秀,“枉自多”指由於暗血吸蟲病危害嚴重,致使人民稀少。

據記載,僅湖北省陽新縣1940年就有8萬多人死於血吸蟲病,毀滅村莊7000多戶。

華佗是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神醫,他發明了麻沸散,在三國時期就提出給曹操做開顱手術。

可是就是像華佗那樣的神醫對血吸蟲也毫無辦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薜荔(bì lì):亦稱木蓮、鬼饅頭。是一種蔓生的、多生長在牆壁上的野生藤本植物。

這裡比喻村莊被薜荔等雜草覆蓋,一片荒蕪敗落的景象。

遺矢:遺屎,指血吸蟲病後期人常腹瀉的症狀。

化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傾之,三遺矢矣。”

“千村”“萬戶”極言受災地域之廣,受災人數之多;舊中國到處是人的地獄,鬼的天堂!

頷聯兩句形象地勾畫出了廣大江南農村遭受血吸蟲病危害的悲慘圖景:

荒草叢生,穢汙遍野,人們死的死,逃的逃,一片蕭條冷落,人們能聽到的似乎只有鬼的哀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頸聯兩句是毛澤東對時間流逝的想象,恢宏而形象地展示了悠悠歲月的流逝。

毛澤東1965年10月25日致周世釗的信中說:

“坐地日行八萬裡,是有數據的。地球直徑約一萬二千五百公里,以圓周率三點一四一六乘之,得約四萬公里,即八萬華里。

這是地球的自轉里程。坐火車、輪船、汽車,要付代價,叫做旅行。

坐地球,不付代價,日行八萬裡,問人這是旅行麼,答曰不是,我一動也沒有動。

真是豈有此理!

囿於習俗,迷信未除。完全的日常生活,許多人卻以為怪。

巡天,即謂我們這個太陽系每日每時都在銀河系裡穿來穿去。

銀河一河也,河則無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們人類只是‘巡’在一條河中,看則可以無數。”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尾聯這兩句是緊承頸聯因“巡天遙看一千河”而生髮出來的,由天河想到了河邊的牛郎,想象奇特。

牛郎是天上諸神中出身於勞動人民的代表,自然對民間的疾苦尤為關心。

所以牛郎會問起人間瘟神肆虐之事。

毛澤東的回答是,昔日血吸蟲給人民帶來的悲哀痛苦,在今天已如東去的流水隨波而逝了。

人間天上渾然一體,極大地開拓了詩詞包容的時空領域和思想蘊含,寫出了舊中國帶給人民的災禍,那是天怒人怨,世所難容,不僅有力地結束了這一首小詩,而且巧妙地過渡到了第二首。

筱青讀詩詞:送瘟神

送瘟神

再看第二首。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首聯即以明快的語言勾畫出春光明媚的新景象。

在經歷了冰封雪裹的嚴冬之後,新春大地萬物復甦,一片欣欣向榮。

千萬條楊柳隨風飄拂,景象格外優美。

六億神州,人民當家作主,人人都是是真正的神、真正的舜堯。

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但在封建社會,這對於地位極其低下的民眾來說,只不過是一種幻想。

這句詩,表達了毛澤東對人民群眾的期待與歌頌。

解放了的人民,讓高山低頭,令河水讓路,將扼住人們命運的瘟神徹底消滅。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頷聯緊承首聯“春風”句的境界,進一步開拓新中國欣欣向榮的爛漫風光。

“紅雨”“青山”突出了美麗明豔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暮春的落花飄入水中,隨人的心意翻著錦浪,一座座青山相互連同,就象專為人們搭起的凌波之橋,整個中國呈現出一派興盛的氣象。

此時的水和山,仍然是從前的“綠水青山”,可在舊時代,山河被瘟神糟蹋,雖多亦枉然。

到了新時代,人人成為舜堯,山水也煥發青春,大地在日新月異地改變著面貌。

其中,“紅雨”句化用唐代詩人李賀《將進酒》中的“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但與李賀詩句的情調不同。

在李賀詩中,“紅雨”(即春天的落花),觸發了詩人的暮春傷感;而在毛澤東筆下,“紅雨”卻成為明麗的景象:花雨隨心酒落,翻作紅色的波浪。

“青山”也不再是“綠水青山枉自多”了,而是比舊時更明媚、更新豔、更富有生機,成為溝通天塹的橋樑。

筱青讀詩詞:送瘟神

春天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頸聯緊承“六億”句,進步開拓詩境,描繪了人民群眾劈山治水、改造河山的雄偉壯闊的勞動場面,從而體現了“六億神州盡舜堯”的具體內涵。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尾聯是對兩首詩的總括,點明送瘟神的主題。

送瘟神,原本是民間祛災病、禳不祥、驅瘟神、除惡鬼的習俗,毛澤東用這兩句詩表明中國人民消滅血吸蟲、送走瘟神的決心。

“紙船明燭”一經燒起,瘟神無處可藏。

稱瘟神為君,用尊稱,極富調侃,包含著對瘟神的嘲笑意味,給人一種戰勝瘟神的幽默感,表現了毛澤東積極豪邁的樂觀之情。

俗話說“人定勝天”,五十年代條件那麼艱苦,我們都能戰勝血吸蟲,如今科技如此發達,一個小小的新冠又能猖狂幾天呢?

安安心心地休好你的春節假期,一覺醒來,春暖花開!

筱青讀詩詞:送瘟神

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