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四口齊抗“疫”四顆“紅心”鑄黨魂

三代四口齊抗“疫”四顆“紅心”鑄黨魂

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記者 李振陽 通訊員 高洋)疫情面前,一聲令下,無數基層黨組織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無數共產黨員奮戰在防控戰場。在信陽市平橋區彭家灣鄉,有這樣一個家庭,一家三代四口人,三名正式黨員、一名預備黨員。他們既是戰友,又是親人,全家上陣奔赴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線,逆向而行、相互支撐、傾心奉獻,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

三代四口齊抗“疫”四顆“紅心”鑄黨魂

奶奶張佔榮:關心關愛老人,築牢安全防線

三代四口齊抗“疫”四顆“紅心”鑄黨魂

張佔榮1991年7月入黨,是彭家灣鄉敬老院院長。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防止疫情傳播擴散,保護敬老院老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她當機立斷,對敬老院實行封閉式管理,加強人員的管控,防止外源性感染。堅持對全院定時消毒,幫老人們開窗通風,一天兩次測量老人們的體溫,密切關注老人們的身體狀況,並做好記錄。為了緩解老人們的恐慌心理,她經常與老人們談心,並以拉家常的方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讓老人們養成戴口罩、不扎堆聚集的好習慣。作為一名老黨員,她做細做實工作上的每一件事,全力保障敬老院的正常運營,築牢老人們的安全防線。

爸爸金紀超:認真細緻宣傳,築牢思想防線

三代四口齊抗“疫”四顆“紅心”鑄黨魂

金紀超,1992年7月入黨,現任該鄉執法大隊副隊長。在疫情防控期間,主動要求參加街道路段卡口值班任務,對來往車輛進行認真排查登記和測量體溫,狠心絕情勸返外地人員及車輛進入彭家灣轄區。作為執法大隊中的一員,他積極排查街道商戶營業情況,發放疫情期間停業通知單,耐心宣講政策。對個別不配合工作的商戶,他總是不厭其煩的做解釋工作,告知疫情的嚴重性,以理服人,使對方心服口服。有的商戶在他的勸說下,也自願加入政策宣講小分隊。作為一名老黨員,面對困難他總是咬緊牙關,面對危險始終衝鋒在前,疫情防控宣傳井然有序,入腦入心,築牢彭灣人民的思想防線。

媽媽許曉莉:堅守南街卡口,築牢陣地防線

三代四口齊抗“疫”四顆“紅心”鑄黨魂

許曉莉,1993年7月入黨,彭家灣鄉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接到抗擊疫情的通知後,她立即投入戰鬥。在負責的村挨家挨戶分發防疫知識宣傳單、給村民的一封信,確保不漏一戶,安穩群眾的情緒。在負責的路段堅持巡邏,勸導群眾減少外出,杜絕扎堆。主動要求參加公路卡點執勤,認真的為出入卡點的群眾測體溫,分發防疫知識手冊,勸返外地返鄉人員。2月4日,市區大量人員想返鄉,入鄉卡點前堵塞車輛30餘輛,她與同事沿路逐車逐人耐心解釋,避免了衝突、安穩了民眾情緒,同時牢牢守住了准入規章,不符合入鄉條件的人員全部勸返。作為一名老黨員,無論在脫貧攻堅戰場還是疫情防控一線,她都堅守崗位,築牢陣地防線。

孫子金鑫:精準核查信息,築牢數據防線

三代四口齊抗“疫”四顆“紅心”鑄黨魂

金鑫,2019年12月成為一名預備黨員,現任該鄉團委副書記、黨政辦工作人員。接到抗擊疫情的通知後,他收拾好行囊,告別妻子和年幼的女兒,逆行踏向疫情防控一線的征程。疫情防控,數據信息是關鍵。作為疫情防控指揮部中的一員,他任勞任怨,勇挑重擔。每天排查外地返回彭家灣居民並進行臺賬登記,電話跟蹤返回人員詳細信息。無休止的核對、填表、上報。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後必須付出巨大的經歷和時間,忍受枯燥數字的折磨,確保統計結果報送準確無誤。作為一名數據“操盤手”,累了、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鐵漢柔情,連續一個多月未回家,只能利用吃飯的空閒時間和妻子女兒視頻。在視頻裡,看著女兒的一舉一動,他滿眼的都是寵溺,漸漸地眼角開始朦朧。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他牢記初心使命,主動靠前,擔當作為,準確無誤核查數據,築牢返鄉人員數據防線。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在這場戰役中,他們只是無數家庭的一個縮影。在危機關頭挺身而出,堅守崗位,在疫情防控一線衝鋒,無怨無悔。是他們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是他們在守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他們在樹立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