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孩子吃了美林後不到四個小時又燒到40度了,怎麼辦?

醫生,我孩子吃了美林後不到四個小時又燒到40度了,怎麼辦?

氣變冷,門急診發熱的孩子扎堆。

醫生,我孩子吃了美林後不到四個小時又燒到40度了,怎麼辦?


許多家長有“發熱恐懼症”,看到孩子發熱,就如坐針氈。常常有人問我,“孩子吃了美林不到4小時又發熱了,怎麼辦?”


我告訴大家幾點。

1. 記住!發熱不是病
發熱只是一種現象,一種症狀,不是疾病。所以,家長和醫生不要只關注發熱,還是尋找原因。 2. 什麼是急性發熱?
肛溫≥38度,發熱時間≤1周。 3. 發熱的利弊?
發燒的潛在好處包括延緩某些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和繁殖以及在適度升高的溫度下增強的免疫功能。發熱壞處:發熱使人不舒服。人體代謝率增加,耗氧量增加等有關。 4. 為什麼要退熱?
一方面減輕孩子發熱引起的不舒服。下圖0為舒服,10為非常不舒服。幫助醫生、家長判斷。

醫生,我孩子吃了美林後不到四個小時又燒到40度了,怎麼辦?

另一方面,退熱是為了減輕家長對孩子發熱的恐懼情況。因為許多家長怕孩子發熱抽筋、怕孩子發熱燒壞腦子了,考不上清華大學了。


5. 孩子發熱,口服退熱藥和退熱栓,優先選擇哪個?
優先使用口服藥。

6. 小兒發熱什麼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醫生,我孩子吃了美林後不到四個小時又燒到40度了,怎麼辦?


兒童的大多數高熱病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對於持續發燒和不適持續超過兩到三天的兒童,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繼發細菌感染的情況。
急性發熱兒童在下面情況的下需要及時就醫小年齡兒童發熱持續時間長呼吸急促


頻繁嘔吐精神不好排尿異常等 7. 急性發熱時如何尋找病因?
小兒急性發熱,尋找病因、對症治療是關鍵。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如果單純高熱,四肢痠痛,流涕等,需要甲流、乙流檢查;如果是流感,可儘早使用奧司他韋。


下呼吸道感染
如果發熱、咳嗽,病情有加重趨勢,需要需要結合情況,進行呼吸道病原學檢測,包括肺炎支原體、百日咳抗體等。


如果高熱不退、呼吸增快、咳嗽頻繁,呼吸音異常,需要拍胸片瞭解肺部情況。 胃腸道感染如果有發熱、嘔吐或腹瀉,注意腸道病毒檢查,比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檢查。如果大便粘液血絲,需要化驗大便常規加腸道細菌培養。

尿道感染小嬰兒發熱,如果血常規白細胞和超敏C反應蛋白高,需要注意小便化驗,警惕尿道感染。如果小便正常,需要及時抽血培養,警惕敗血症。 化膿性腦膜炎小嬰兒發熱,如果存在下面情況需要當心化膿性腦膜炎1) 血常規白細胞很高或者很低2) 超敏C反應蛋白很高 3) 精神不好,煩躁嗜睡、脖子僵硬都提示嚴重感染,需進行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因為,嬰兒血腦屏障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現化膿性腦膜炎。這樣,有利於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我家小黃當時就腰穿過,該做的檢查,我一個都沒有少,怕漏診誤診。 8. 吃完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不到4小時又發熱,怎麼辦?
不建議與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聯合或交替治療兒童發燒。儘管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組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單獨使用任一種藥物更有效地減少發燒。對兒童不適或聯合或交替使用退熱療法的安全性的影響的信息很少,並且理論上也存在肝臟或腎臟損傷的問題,特別對於體質比較弱的孩子。如果決定使用聯合治療或交替治療,則必須給藥劑量和藥物間隔時間,避免藥物過量。


9. 退熱藥過量出現哪些副作用?
肝功能損害,血清轉氨酶升高胃炎和胃腸道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可能皮膚過敏等


  • 可以使用激素退熱嗎?

百害無一利!


  • 換一種退熱藥怎麼樣?

國內外文獻指出,單用1種退熱藥,與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合用相比,退熱效果差別不大


  • 可以灌腸退熱嗎?

不推薦

  • 可以用退熱貼嗎?

效果不明顯


  • 哪些退熱藥不適合兒童

尼美舒利、安乃近、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西藥,小柴胡等中藥。


11.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如何使用?
年齡≤3個月嬰兒,不建議使用退熱藥,可以物理降溫。≥3個月孩子
,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劑量為每四至六小時口服一次,劑量為10~15mg / kg(最大劑量為1g)(在24小時內不超過5次),每天最大劑量為75 mg /kg,每天最多4克。≥6個月孩子,可以使用布洛芬;每六小時口服1次,每次10 mg / kg(最大劑量600 mg),最大每日劑量為40 mg / kg,最高為2.4 g /天。
12. 如果血象化驗正常,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也吃了,還是發熱怎麼辦?
考驗家長的時候到了,等待再等待。熱度總會慢慢退下去。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國內外指南發現,不是熱度越高,病情越嚴重。許多家長不明白這一點,往往打著愛孩子的名義,要求醫生趕緊退熱,這時孩子最容易被過度治療。


13.孩子高熱不退,要充分補水分
高熱不退時,補充足夠的液體是關鍵。因為高熱時機體新陳代謝增快,容易脫水。可以口服補液鹽,想喝果汁也可以。如果口服困難,可以靜脈輸液,補充葡萄糖、水分和電解質,可以避免脫水。也可以溫水擦浴。
14. 發熱何時需要抗病毒藥物或者抗生素?
發熱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除非是甲流乙流,需要奧司他韋抗病毒,對於其它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例如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藥物包括清熱解毒的中藥注射液。
除非發熱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例如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中耳炎、化膿性腮腺炎、猩紅熱等,這時候需要抗菌素,其它大部分情況下都不需要使用。

參考文獻

1.Fever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uptodate 2019

2.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簡化版)[J].中國循證兒科雜誌,2016,11(2):97-98.


醫客說

感謝兒科醫生的科普,我國目前緊缺兒科醫生,兒童健康安全需關注


【文章來源】兒科黃哥黃醫生 醫療圈那點事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