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春節習俗---上海

中國人的春節基本都是閤家團圓及高堂滿座的,不同地方省份都有過春節的習俗。那麼上海過春節的習俗分別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全國各地春節習俗---上海


上海過春節的習俗

上海人過春節詳細簡介

依據上海各鎮志記載,將清末民國初的上海地區以黃浦江和蘇州河為界劃成四個區域,即分為浦東(黃浦江以東)、浦西北(黃浦江以西、蘇州河以北)、浦西南(黃浦江以西、蘇州河以南)和上海老城廂(即以豫園和城隍廟為中心的舊上海縣城)四個區域。由於各區域人文情況的獨特,故而各區域內的過年習俗也有所不同,此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地域靠近江蘇的,習俗和江蘇有點像,地域靠近浙江的,習俗和浙江有點像。

總起來說,上海本地人的“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一直延續到正月二十為止。

臘月廿三,又稱過小年。這天家家開始做糖糕,準備送灶神上天。用現在的話說,臘月廿四,是“灶神”迴天庭彙報工作的日子。灶神上天是要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年中人間的好壞、人之過失,為避免他言之過分,因此“送灶”時,人們用飴糖做的糖元寶等,敬奉灶神。一種講法為讓他吃了粘上牙齒,說話不清,以至可少說、不說人間壞話。另一種講話相當於現在的“糖衣炮彈”,給灶神吃了那麼多甜東西,他總不會好意思說人壞話的,所以要多送一點、送好一點哦。

所以廿三之夜,家家戶戶要開始準備“送灶”的禮品,同時意味著辭舊迎新活動由此拉開序幕。

臘月廿四,“送灶”前,每家把灶神像供奉於客廳(以前叫客堂間),當然更多的是將灶神像貼在廚房灶頭上,供上酒、水果、荸薺、茨菰以及鮮魚肥肉.在上海崇明地區,一般都用“卷銀包”(一種用青菜和茨菰、豆腐等燒熟後作餡,再用百葉包裹而成的食物)、糖元寶、赤豆飯作祭食。“送灶”時,點上香燭,祭供灶君,並備紙錢,扎彩橋,磕頭禮拜,然後鳴放鞭炮,在將灶君像燒化前,家裡的長者對著神像,祈禱著“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

此時此景,便如竹枝詞所寫:“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獻無他物,魚買新鮮肉買肥”。屋內香菸繚繞,各色供品耀眼,讓人感覺到過新年的氣氛一下子來了。

過了廿四夜後,家家戶戶越發忙碌了,裡裡外外大掃除,俗稱撣簷塵,各家忙於洗滌被套帳子,釀些米酒、炒點花生和蠶豆之類東西。在採購些吃的用的物什外,人們還要備些錫箔、紙錢、香燭、元寶、茶食果品之類的東西,作祭品以此敬神。

臘月廿五,據說是諸神下界的日子。迎神敬神可是件嚴肅的事情,因此各家各戶必須裡裡外外撣去浮塵,掃除積垢,清除一年的積灰,清理平時亂堆的雜物等。齷齪盡除,裡裡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完全是一個換年的樣子了,當然諸神看見也會讚許的。

打過了臘月廿五,家家戶戶開始緊張地準備著過年的張羅了。首先是要購買、備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戶還要磨糯米粉和豆沙,為包湯圓、打年糕準備原材。前者是取“團圓圓”之意,後者吃了可“高高興興”、“年年高”。在上海農村地區,老百姓普遍都要做粉蒸糕,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因“糕”和“高”是諧音,人們圖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各鄉鎮的制糕方法各有不同,有以蒸鬆糕為主,有以蒸粘糕為主的,有些地方則主要蒸蒲鞋底糕;但其主料還是本地出產的大米,而窮人家只能用高梁粉、白玉米作為蒸糕的主料。

忙吃的同時,女人們就要準備一家人的新衣、新帽、新鞋。男主人則忙於買春聯、買年畫、買“門神”,以張貼於門上戶首、樓上樓下,至於春聯的內容,無非選一些“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園”等。

反正在除夕前,人們要貼上新春聯,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的牆上,擺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點上香燭,讓後輩祭拜。有些鄉鎮的人們把石灰裝在麻袋裡,往地上打印,企盼來年糧谷滿倉。

經過一番忙碌後,天天盼望的除夕終於來到眼前,新年的慶祝也就進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之際。此時,各家各戶長幼相聚父母家裡,在燈火下團坐一起,同吃“年夜飯”,邊吃邊喝,說說笑笑,這頓飯時間延續較長。這是一年辛苦到頭的盡享天倫之樂,故名曰“閤家歡”。當然年夜飯是不能吃完的,要剩一點。要講吃好不可講吃完;剩飯用紅紙封好稱“隔年飯”。

吃過年夜飯後,全不如我們現在,要麼守著電視看“春晚”、要麼圍著牌桌戰尤酣、或者是其他種種,那時的人們是不會輕易去睡覺地,也不會離開家人去幹點其他啥的,全樂意圍爐守歲。縱然是說說笑笑,吃吃雜食而已。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

守歲至正月初一的雞初鳴、天微明。

初一,開始過年了。一大早,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稱“開門炮”,其原意是驅邪,後來就含有開門大吉、高升發財的意思。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後少兒稚童齊向家長拜年,家長向小孩發年前已準備好的壓歲錢,這是小孩們唸叨已久的盼望,至此總算歡天喜地地到手入袋。發完壓歲錢,全家圍桌而坐,共進豐盛的早餐,以素食為主,再加上湯圓、糖年糕、以示全家團圓,年年高,並將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飯拌入早飯內,俗稱“陳年飯”,意為隔年有餘的好口採。

正月初一這一天忌諱頗多,不能動刀具、不能潑水、不能去水橋淘米、不能掃地、不能開後門、不能搬動柴禾、不能出口汙言、不能動手打人、初一不到別人家裡拜年等等。連煮飯燒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桿,黃豆杆等放在爐堂裡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火越旺,越吉利,預告今年萬事興旺,節節高。

初二,在上海浦西南地區,則是街坊鄰居互相拜年的日子,但是拜年的人,往往不進人家門內的,僅投一名刺(即現在的名片),權作已來賀年,這樣便可省卻應酬和開銷:“換得桃符樣色新,衣袍短套到門前。何人最怕腰頻折,投刺匆忙當賀年”。

而在上海浦西北地區則是望門作楫,互相恭喜一聲,算是賀年了。但假如是很親密的朋友鄰里的上門拜年,則客人必定攜禮品進們,主人待客必請喝“元寶茶”,即在茶內或茶蓋頂上放置青橄欖一枚。還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口中則說“恭喜多如意”。這時長輩凡見幼輩皆要送壓歲錢。對待年中上門拜年的客人,是必須以酒宴款待的。

初三,在上海浦東地區,是新婚夫妻回女方孃家拜年的日子,但是這天新婚夫妻是不能宿在孃家的,俗稱正月新婦不空房。

新年中除相互走動賀年外,其餘時間就是以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來“歡度”了。在上海老城廂地區,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城隍廟以及相連的西園(即豫園):“新年無事快逍遙,行過園中九曲橋。忽聽兒童齊拍手,誰家鷂子半天搖”。不過自近代租界闢設後,租界裡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場魅力無限,也成了新年的一個遊樂好去處。“白相大世界”是對住在洋場外面的人來說,蠻有誘惑的。更多的人還是逗留家中,或呼親招友大築“方城”,或擊鼓彈琴、自拉自唱一段竹枝調等。

初五,為財神誕辰日,各地都有“接財神”、接“五路財神(取東西南北中五路之意)”之舉。財神統“財”,人人有關,當然商家開業為財,故他們的慶祝最為起勁。上海早就是東南繁華的大商邑,商肆隨處可見,初五慶祝之特別鬧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財神多供三牲:生豬頭、鯉魚、雄雞。鯉魚者,諧音“利餘”,特別受到歡迎。早在日前,街巷中來自農村的鄉人,向各家兜賣新鮮鯉魚,鯉魚又被稱為“元寶魚”,故被稱為“送元寶。”

初五子時,商家堂上正中掛起趙公元帥的新像,燃起香燭,供奉三牲,其餘供品極為豐盛。求財心切的人們在屋外大放炮仗,此起彼伏,闔城轟響,聲震百里。且連續不斷,其聲勢之烈,竟大大超過於初一正日的天明之時,全然一番“爆竹相連不住聲,財神忙煞共爭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之景之情。

另外,年初三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燒早飯,飯前要點燃香燭,企求全家興旺平安.

初七,是人日,如果這天是好天氣,那麼老老少少都很開心,因為大家一年裡身體會很健康的。假如是上午好,那就意味這一年中少兒全無夭折跡象;假如是中午好,那麼對中年人有益,而下午的天氣好壞,則是老人們最關心的。

初八,人們則關注這夜的星星。打這天的黃昏後,人們就引長脖子,仰望著天空望天看星,如果這天看不見星星,那麼正月十五的天氣就不會好,元宵看燈就會泡湯。

初九,為玉皇的誕辰,善男信女必須要到廟內燒香。

初十,為米的生日。這天天氣晴好,那麼一年裡稻熟米香穀倉滿。沒有人不祈求這天是陽光普照的。

正月十三,在浦西南地區,是人們卜流花的日子。大家喜歡圍坐在火塘或火爐邊上,將玉米粒投到火中爆烤,假如玉米粒爆開而且樣子好看的,則新年大吉。

正月十四,每家各戶便開始掛起了燈籠,這燈籠要在十四、十五、十六及二十日四天裡過,稱為照田燈,又叫田財燈,同時要將捧香插在門檻、門前及田角邊上,預示香旺旺一年。

正月十五,正好月滿,正好合團團圓圓之意,是為大吉大利。此日,家家晚飯的主食是以各種食物混合在一起燒成的厚粥,俗稱和膩羹,又稱賀年羹。

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是日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廟宇前面則要樹燈塔,燈塔要按七、九、十一等奇數層搭建,每層要掛六個紅燈,大概取六六大順之意。。

日落後萬燈齊放,連片連城,紅光耀天。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上海地區最常見的有兔子燈、元寶燈、走馬燈。

在上海老城廂地區,城隍廟及豫園是觀燈活動的中心點(這習俗在1976年恢復後至今,倒是經久不衰)。在這裡、湖心庭、九曲橋等處亭臺樓閣遍飾燈綵,內外通明。豫園中大假山高巖處,還燃放花筒煙火,極具人氣。來此的觀眾摩肩接踵,個個笑逐顏開。燈節除看燈外,領略的還是一種特別的“人氣”,所謂“十里珠簾都不卷,看燈人看看燈人”,便是那種獨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鬧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燈闌興盡,眾人始慢慢步回家。據說,這天正好還是灶神歸來之日,那麼回家正好將這位灶老爺接住。此時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

而在上海嘉定等依靠農作物生存的地區,人們很注重這天的月亮,如果可以看見月亮的,那麼預示這年為豐年,否則年勢欠佳。人們會將鐵鏽包著稻草把進行燃燒,然後舉著燃燒的稻草把,到田裡掄圓揮,稱之為揮田財,期求著一年的風調雨順。

正月二十,為棉花生日,人們尤其是棉農,希望這天為晴天,因為諺雲:“雨打正月廿,棉花弗上擔”、“正月廿太陽現一現,棉花捉一擔”。各官署自臘月二十日開始封印,到這天開印。所掛的紅燈籠也於這天以後終止懸掛。這一年的春節之慶到此也落下了帷幕。

上海崇明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重大節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個節日,故特別被人們看重。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本縣的獨特地域,因此各地的春節習俗略有不同。現採集一些過去歲月春節前後的場景、鏡頭與讀者諸君一起融身於濃濃的鄉情中同醉。

廿四夜

從農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為過好春節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農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統稱為"廿四夜"。相傳這一天為灶君上天之日,民間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習俗。百姓在這一夜用"卷銀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燒熟後作餡,再用百葉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飯作祭食,點上香燭,祭供灶君,並備紙錢,扎彩橋,磕頭禮拜,然後鳴放鞭炮,在將灶君像與前簾(俗稱"喜串")燒化前,戶主對著君像自言自語地說些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話祈禱。此俗現已除,但吃赤豆飯、卷銀包的古風猶存。過了廿四夜後,家家戶戶越發忙碌了,裡裡外外大掃除,俗稱撣簷塵,各家忙於洗滌被褥帳子,釀酒、炒花生和蠶豆,並採購吃的用的東西。海島城鄉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因"糕"和"高"是諧音,人們圖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縣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鬆糕為主,中部地區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窮苦人家則用高梁粉、白玉米作為蒸糕的主要原料。此外人們還要備些錫箔、紙錢、香燭、元寶、茶食果品之類的東西作祭品以此敬神。除夕前幾天,人們還要貼上新春聯,掛尊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的牆上,擺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點上香燭,讓後輩瞻仰。除夕前人們還進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裝在麻袋裡,往地上打印,企盼來年糧谷滿倉。這些活動現已不見。有的農戶還將市內的垃圾及無用的雜務和雜草堆放到外場,點火焚燒,以求來年吉祥,平安無事。

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稱大年夜。在這一天,把過年的一切陳設都佈置定當,如寫春聯、貼門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圍在一起吃年夜飯,菜餚遠比平時豐盛,主要的一道菜用菜心、豆腐等燒成後用百葉捲裹,被稱之為卷錢捆,以示來年財源滾滾而來。這一夜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日子,因為父母、長輩送上壓歲錢。在舊社會,沒錢的人在這一天是難熬的,按舊規,當年債務要當年清,年底討不到債,到年初一就不能強討了,直到二月初落燈後才能討債,所以債主在大年夜差人四處討債,還不起債的人只好四處躲避,有家不能歸,到年初一才能回家。所以往日有"年關糧戶好過,沒錢難過"的俗語。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年處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稱"開門炮",其原意是驅邪,後來就含有開門大吉、高升發財的意思。過年了,大人小孩換上新衣帽,穿戴整潔,全家圍桌而坐,共進豐盛的早餐,以素食為主,再加上湯圓(圓子)、糖年糕、以示全家團圓,年年高,並將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飯拌入早飯內,俗稱"陳年飯",意為隔年有餘的好口採。早飯後,孩子們向鄰居、親友長輩們一一尊稱問好。正月初一這一天忌諱頗多,不能動刀具,不能潑水,不能去水橋淘米,不能掃地,不能開後門,不能搬動柴禾,不能出口汙言,不能動手打人,不能睡得太晚等等。連煮飯燒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桿,黃豆杆等放在爐堂裡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火越旺,越吉利,預告今年萬事興旺,節節高。另外,年初三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燒早飯,飯前要點燃香燭,企求全家興旺平安。

舊時,一到春節乞丐就多起來了。有一種乞丐,他們不是因為家中貧困而去行乞,而是為行孝道。據傳,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歲有一道鬼門關,只有吃了"百家飯"才可安然無恙度過這一關。於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們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門去討飯給自己的父母吃。還有一種乞丐俗稱"叫化子",他們乞討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紅紙裹著菜頭掛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門前就說菜頭到,生意好,懇求施捨,這叫"送菜頭"。有的用紙和竹絲做成牛狀,到家家門前說盡好話,吉利話,以求施捨,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樹的樹枝,在樹枝上掛些小鈴後古錢,表示在新的一年裡家人會象搖錢樹一樣,財源滾滾而來,這叫"搖錢樹";有的企丐身穿佛衫,頭戴神像面具,化裝成財神菩薩的模樣到各家的宅院內狂奔亂跳,以示財神菩薩來了,這叫"跳財神"。崇明人在舊社會里雖生活貧困,但遇到這些企丐還是樂善施好,給一些乾糧和其他食品。解放後這些行企方式早已絕跡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藝人都焚香敬神,稱"燒利節",中午十分,店主還設酒款待店員,一起祈求新年生意興隆。年初五,相傳為財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開門營業,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以示兜財。此外在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今稱木偶戲)。初一至初五期間各家走親訪友,互祝新春快樂,並互贈禮品。期間,各寺廟香火遠比平時旺盛,特別年初一早晨,上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而且特別早,要趕燒頭香,城外的壽安寺和中興鎮的廣福寺是最熱鬧的地方。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稱上元節,俗稱正月半,人們以正月事五至二十為元宵燈期。舊時,在元宵節前,家家戶戶用糯米粉做成各種形狀的糕糰,有的形似古代絹團,銀子,還有的形似小雞,小鴨,鯉魚,棉鈴,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下午人們還將這些食品作為祭品,去墳上拜祖宗,祭田頭,晚上,人們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狀各異的燈籠,後甩火球,後過三橋,盡心遊玩。在正月半點燈籠的習慣十分盛行。燈籠的形狀有兔子燈,鯉魚燈,五角大樓型燈等,燈掛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風味,如把眾多紅燈排成字形或者各種圖形,燈內點上蠟燭,用竹杆高高掛起,這叫"拔紅燈",在鄉間沒條泯溝東西之間插一根竹杆,然後掛上紅燈籠,一到晚間,點上蠟燭,頓時似同白晝,登高望去,熬是好看,這叫掛銚燈,在橋口紮成綵樓,上面掛滿各式奇異的燈籠,晚間這裡又有一番風情。此外在元宵之夜還有跑馬燈,調獅子,甩田財,請坑三娘娘,元節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動。

俗話說:"吃了兩頭大,各人尋頭路"。正月十六後,歡慶的人們各自重歸各行業。至此,春節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解放後,鬧元宵,趨於簡化,但吃餛飩,做絹團,圓子和小孩玩燈的習俗尚存,並賦予新的含義,特別在縣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掛彩燈,放煙火更是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有的傾家而出,上街觀燈。奇特的煙火,絢麗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徵著祖國日益繁榮昌盛。

一千多年來,我們的先輩已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們長期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各種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凝聚了先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放映了他們的樸實、勤儉的優良品質。當然在傳統習俗中的另一面也夾雜著一些落後、愚昧的內容。人們的傳統習俗隨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也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愚昧走向科學。本文所載的一些舊時習俗隨著文明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有的已被摒棄,有些習俗被注入新的內容,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在世紀之交的今天,我們要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新風俗,加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力度,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在歡度傳統佳節時,不能忘記樹新風、破陋俗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老上海過年習俗

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孫中山下令全國改行陽曆,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曆元旦了。然而農曆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曆新年之慶,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強勁。由於新出現了一個陽曆元旦,為示區別,自民國以後,農曆新年就移用了節氣中的“春節”之稱。

舊時從農曆12月23日起就進入“過年”了,一直要延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始告終,還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下面讓我們來看上海城舊時是如何“過年”的。

農曆臘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是夜每戶或祀灶神於堂,更多的是在貼著灶神像的廚房灶頭上,供酒、果,還必供荸薺、茨菰以及好魚、好肉,有竹枝詞這麼說:“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獻無他物,魚買新鮮肉買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彙報一年中人間的好壞、人之過失,為避免他言之過分,故“送灶”時人們還供上用飴糖所做的糖元寶等,據說為讓他吃了粘上牙齒,說話不清,以至可少說、不說人間壞話。“送灶”時各家要點上香燭,是夜,屋內香菸繚繞,各色供品耀眼,過新年的氣氛一下子到來了。

臘月廿五,是諸神下界之日。按傳統,各家各戶裡裡外外撣塵掃除,清除一年的積灰,清理平時亂堆的雜物等。此舉頗為認真,用現在的話來說,稱得上是一次積極的、有規有模的群眾性衛生運動了。經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戶齷齪大去,用品比前井然,裡裡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個換年的樣子了。

也就從此日起,家家戶戶開始忙著過年的各方面的緊張張羅。首先是要購買、備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戶還必磨粉,為包湯圓,有些家庭又摶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團團圓圓”之意,後者吃了可“高高興興”、“年年高”。其次是準備新衣、新帽、新鞋。人們一般也許一年中都穿舊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頭”的;再次是開始買春聯、買年畫、買“門神”,以張貼於門上戶首、樓上樓下。這一時期,為供應大眾所需,市上售賣這些東西的品種很為豐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買春聯,店家多選“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一般住家則多選“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園”等。

這一時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一方面逢生意紅火、銷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來往帳目,向欠戶索取積欠之期。於是各家派出專人辦理此事,城中便出現了一支頗有規模的“討帳”隊伍:“帳條布袋手中攜,行過街東到巷西。踏進重門忙叫應,先生該欠要歸齊。”還帳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許多出於各種原因而不能按期還帳者。討帳者身負重任,窮追不捨,往往是日夜行動,夜間不顧五更之寒。

在不能按期還帳者中,實際有不少屬完全無力還帳者。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帳外,很可能還欠著私人之債。年底也是大多數欠債償還之時,這樣,這些人就面對著兩個方面的討錢重壓。不過按慣例,討帳、討債只討到除夕為止,新年裡是不能討的,否責自討“晦氣”,於已不吉利。因此對躲帳、躲債者來說,除夕是最後一關,如逃過此關,明年又當別論。於是他們一直與討帳、討債者周旋,千方百計度過這除夕之關:“百孔千瘡債主來,毫無打算又難回。我今只好登臺避,躲過今曉就甩開。”

不過除了上述那樣的貧困者之外,從總體來說,新年來臨,大家不免都異常的喜氣洋洋、興高采烈。在經過前述的種種準備以後,天天盼望的除夕終於來到眼前,新年的慶祝也就進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長幼齊集戶內,即使是遠出在外者,也要儘量在此前歸家與家人一起過年。大家在燈火下團坐一起,同吃“年夜飯”,邊吃邊喝,說說笑笑,這頓飯時間延續較長。這是一年辛苦到頭的盡享天倫之樂,故名曰“閤家歡”。

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也是邊說邊笑,邊吃雜食。大家不會覺此夜夜深更長。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後少幼齊向家長拜年,家長向小孩散給年前已準備好的壓歲錢,這是小孩們唸叨已久的盼望,至此總算歡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著開門放爆炸迎新,鄰里相見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後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還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口中則說“恭喜多如意”。又必請吃酒飯。其時長輩凡見幼輩皆要送壓歲錢,這對經濟拮据者來說,不免是不小的負擔。不過此類拜年之風,至清末上海已見簡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進門內,僅投一名刺,權作已來賀年,這樣便可省卻應酬和開銷:“換得桃符樣色新,衣袍短套到門前。何人最怕腰頻折,投刺匆忙當賀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動各表賀年外,其餘時間就是以各種各樣的行遊、娛樂活動來“歡度”了。有外出遊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廟以及相連的西園(即豫園):“新年無事快逍遙,行過園中九曲橋。忽聽兒童齊拍手,誰家鷂子半天搖。”不過自近代租界闢設後,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場魅力無限,也成了新年的一個遊樂好去處,特別是對住在洋場外面的人:“城中人愛洋場去,城外人爭入廟園。同時一般看樂意,大家相喻在無言”;又有出外看戲、聽書、喝茶的。開埠後上海洋場內外淫風很盛,還有一些人便藉此期作豔遊,於是忙壞了各處的煙花場:“新年氣象鏡新磨,擲得金錢疾似梭。楚館秦樓千百所,果盤開處笑聲多”;當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內之樂自可尋得,如邀親招友大築“方城”,擊鼓彈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鮮衣樂歲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閉戶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聲即鼓聲。”

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接“五路財神(取東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頭神”之舉。財神統“財”,人人有關,尤商家開業為財,故他們的慶祝最為起勁。上海早就是東南繁華的大商邑,商肆隨處可見,初五慶祝之特別鬧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財神多供三牲:生豬頭、鯉魚、雄雞。鯉魚者,諧音“利餘”,特別受到歡迎。早在日前,街巷中來自農村的鄉人,向各家兜賣新鮮鯉魚,鯉魚又被稱為“元寶魚”,故被稱為“送元寶。”

初五子時,商家堂上正中掛起趙公元帥的新像,除三牲外,其餘供品極為豐盛。香燭燃起,光耀滿堂。接著在戶內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闔城轟響,聲震百里。且連續不斷,其聲、勢之烈竟過於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連不住聲,財神忙煞共爭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終於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滿,正好合團團圓圓之意,是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是日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綵。日落後萬燈齊放,連片連城,紅光耀天。燈綵造型五花八門,有各色花燈,各種植物燈、動物燈、人物燈、故事燈等,滬地最常見的有兔子燈、元寶燈、走馬燈,最大、最精彩者為“龍燈”:龍身有首有尾,鱗片閃爍,共長9節,下承以長柄,由舞龍者操持。又由專人持大珠般的“滾燈”,與龍身周旋、追逐,甚至打鬥,它們共舞行於滬城的大街小巷中。

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城隍廟及西園又是一個活動的中心點。是處亭臺樓閣遍飾燈綵,內外通明。園中大假山高巖處,還燃放花筒煙火,最為吸引人。來此的觀眾摩肩接踵,個個笑逐顏開。這燈節除看燈外,領略的還是一種特別的“人氣”:所謂“十里珠簾都不卷,看燈人看看燈人”,便是那種獨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鬧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燈闌興盡,眾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種說法,這天正好還是灶神歸來之日,那麼回家正好將這位灶老爺接住。

在即將到來的黎明晨曦中,這一年的春節之慶到此落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