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蘇東坡: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蘇東坡: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蘇東坡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大,而其志甚遠也。”

意思是說世人所稱謂的勇者,一定有過人的操守,一個平常人受到侵犯時,拔著劍跳起來,挺身出來打架,這不能算是勇敢。

世間有大勇的人,是遇到突發事件不驚慌,受到無端的侮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因為他的胸懷博大,修養深厚,志向高遠。

蘇東坡所說的“大勇者”,是擺脫了狹隘自我的得道者,代表一種“寵辱不驚,淡定從容”的大境界。

人一旦被自我的牢籠困住,對於別人不同於自己的意見,就容易爭論;被人誤解,就急於表白;要是被人誹謗,受到侮辱,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這是常人的境界。

其實,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積德修福的必要條件。

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古時候,有位全國有名的棋手。

一天,他在院子裡鑽研棋局,有人前來拜訪,並問道:“聽說您是世上最懂圍棋的人,我想來向您請教。”

棋手問:“您想請教什麼問題呢?”

那人說:“您能看出,棋盒裡有幾枚棋子嗎?”

棋手笑了笑,說:“黑子181枚,白子180枚,總共361枚。”

沒想到對方卻反駁道:“不對!只有360枚”,並且拿出手裡藏著的一枚棋子。

棋手的學生認為對方侮辱老師,便和對方爭吵起來,聲音越來越大。

棋手觀察那人一陣後,答道:“確實是我能力不足。”

來人說:“哈哈,我贏了你。”然後心滿意足地走了。

學生不忿道:“這明明是上門找茬,什麼人啊。”

棋手解釋道:“既然你知道他是來無理取鬧的,為什麼還要理呢?如果不讓他滿意,爭個三天三夜他也不會走的,反而浪費了時間。”

人不分高低貴賤,但認知的層次確實存在差別

有的人希望通過交流討論,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有的人是因為看向世界的視角不一樣,對事情的理解產生差異;

有的人則是想一逞口舌之快,聽不進任何話,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

明知道後者難以達成共識,再爭口閒氣,只會被對方拉到同樣的水平,掉入爭辯的陷阱。

這時,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看自己的風景,走自己的路。

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有一次季羨林和臧克家去一個小飯館吃飯,鄰座是一對母子。

看到母親去了洗手間,孩子爬上桌子,想用手抓花生米,但顫顫巍巍腳下一滑,不慎從桌子上滑了下來。

季羨林見狀馬上上去把孩子抱在懷裡安撫,未曾想,孩子哭得愈發傷心了。

這時,孩子的母親從洗手間走出來,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季羨林就是一頓數落:“你一個大人幹嘛欺負小孩?”

臧克家馬上站起來準備辯白,但卻被季羨林攔下了。

看到季羨林默不作聲,孩子的母親氣焰愈發旺盛。

“要是我兒子受傷了,我跟你沒完。”

一邊檢查著孩子的傷情,一邊嚷嚷著。

周圍的人實在是看不下去,開始為季羨林打抱不平。

“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人家這位先生好心去扶了起來,你倒好,還罵別人。”

知道真相後,女人羞紅了臉。

事後,臧克家問季羨林:“你明明被人誤解了,她罵你,你為何不還嘴?”

季羨林卻說:“大家都看著呢,我何必解釋。”

在你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在工作中被誤會的時候,你越解釋,別人越覺得你在推卸責任;

在感情中被誤會的時候,你越解釋,別人越覺得你有所隱瞞;

在生活中被誤會的時候,你越解釋,別人越覺得你沒有底氣。

解釋的力量是蒼白的,沉默是最好的回答。做好你自己,事實和結果比語言更有力度。

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生七不辯

1. 忙不及辯

正事都忙不過來,哪有閒時間去辯白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

2. 微不值辯

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有什麼值得辯的?瑣事讓人分心,徒增煩惱!

3. 辯而無益

辯白有效果嗎?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對方本來就是別有用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還辯個啥勁!

4. 辯而有損

辯白有時候是“越描越黑”。別人誤會,可以善意的解釋一下;別人若是不接受,也就算了,不必斤斤計較——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5. 不辯自消

有人只想過口癮,說完就完了,他自己也不當真。一個巴掌拍不響,覺得無趣自然消停。

6. 不辯有益

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虛名大過了實際的德行,預埋禍端,這時就需要一些“謗毀”來衝去虛名,達到平衡。

7. 與己無關

很多情況下,人們需要找一個人作靶子,以發表自己的聲音。一方拼命抬升某人,另一方也就必定狠命踹踏。

被說的人要是自己捲進去,必成風暴之眼,自找苦吃,其實這些好壞說辭與被說者毫無關係,就讓爭辯雙方鬧去吧。

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