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從目前推斷來看,飛沫傳播應該是其主要途徑


飛沫傳播:

飛沫:一般認為直徑>5um的含水顆粒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呼吸飛沫的產生原因主要有: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實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支氣管鏡檢查,氣管插管或是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過程中和心肺復甦等 ;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為1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於飛沫顆粒較大,不會長期懸浮在空氣中。通過飛沫傳播的病原體:流感病毒、SARS冠狀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支原體、A組鏈球菌和腦膜炎雙球菌(奈瑟菌)等。

所以提醒大家,打噴嚏時一定要用紙巾或手帕遮擋口鼻。為了自己,也保護他人。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播。

•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主要見於病毒的傳播)

•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如疥瘡

間接接觸:傳染性病原體通過汙染的物體或人的傳播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多通過間接接觸傳播MRSA(耐苯唑/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VRE(耐萬古黴素的腸球菌)、C.difficile(艱難梭菌)。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空氣傳播

氣溶膠傳播。可通過空氣傳播的顆粒:一般認為直徑<5um,能在長時間遠距離散播後仍有傳染性的顆粒。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也可以經接觸傳播。經空氣傳播的病原體有:結核桿菌、麴菌等。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在特殊情況下(如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氣管插管/切開、開放性氣道吸引)天花病毒、SARS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和諾如病毒等也會通過空氣傳播。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


瞭解傳播途徑,更好的防止疫情。從我做起,我們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