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前天,養魚老道無意在魚店裡一群普通的地圖魚中,發現了幾條疑似野圖的身影,於是乎在家裡魚缸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我就冒冒然的把它們給整了回來。

相信對於這個舉動,很多魚友都會表示理解的,這個東西只要是看到好魚了,哪有不下手的道理?

尤其是家裡的魚缸還在那裡空著,並且自己還有一點想要撿漏的心理,關鍵是便宜啊,這個時候已經完全不顧及自己魚缸的水質將會如何,水溫又如何了。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結果就是自從這四位二大爺入缸之後,我的魚缸水質就再也沒有好過,一直是有點白濁,並且到今天早上就越來越嚴重了。

之前的魚缸已經運行了一個月嗎,水質達到了空氣魚缸的狀態

關於之前這個魚缸的水質如何,相信很多魚友都看到了,因為之前這個魚缸飼養的是雙劍孔雀魚,飼養密度很低,並且困水、養水過程也很長,所以說雖然中途魚兒患過水黴病,但水質依然是一清見底的。

換句話說,就是那時候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或者說有益菌的數量和整個魚缸裡所有魚兒排放的有機物,它們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的平衡,在這個時期,只要是魚兒的排便量不增,魚缸裡的有機物不多,各種有益菌的數量也都會趨於一個長期的穩定。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那麼假設,在這個時候,我們再往魚缸裡去添加什麼硝化細菌,結伴上就是一種多餘的操作,為什麼會如此說?從地圖魚入缸之後,我們就看出來問題了。

那麼,這些地圖魚入缸之後,為什麼會出現水質渾濁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為什麼地圖魚入缸之後,水質立刻渾濁?

第一點:快速升溫所致

很多魚友可能會忽略掉這一點,實質上魚缸溫度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溫度越低,各種菌類越不活躍,一旦快速升高,異養菌兩天之內就會瘋狂爆發。

因為之前我沒有做任何的準備,地圖魚入缸的溫度是23度,為了防止它們感冒,在六、七個小時的時間內,我就把魚缸的水溫從20度迅速升到了30度,所有的異養菌立刻大幅度活躍,而硝化細菌的繁殖速度太慢,就跟不上趟了,魚缸的水質就開始白濁,大家可別忘了,這不是在開缸之初,之前魚缸裡是有魚的,也有各種菌類活躍。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第二點:地圖魚之前就有打鬥傷

地圖魚的打鬥傷也是魚缸裡的有機物和雜物的主要來源,這些地圖魚本身在原來的魚缸裡都是傷痕累累,因為狀態很好,所以它們到了魚缸以後,竟然是自來熟,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就開始投入了戰鬥,這可把我給害慘了,再說了撈取它們的過程中,也會造成它們的

粘膜脫落,因此打鬥起來更加傷痕累累。

直到今天為止,這些地圖魚的傷口才有所恢復,至少體表不再去粘連氣泡了,看起來也有所癒合,這些中大型觀賞魚入缸,必須要有這麼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的長短,完全取決於我們購買時它們的體質如何?

體質較好的,在三天之內所有舊傷口和體表粘液完全可以自行恢復,即使還在打鬥,至少不會有被撈取時的體表磨損,也沒有入缸的心裡壓抑,所以就不太會汙染水質了,但是剛入缸的前三天,魚缸的水質就會很難調理了。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在這個時候如果觀賞魚出現了趴缸、側躺等過於嚴重的現象,水質上再略微不配合,它們就會矇眼,如果時間再長點,即使是地圖魚也會爛鰓或者水黴

第三點:為什麼我只是稍微試探性的餵了點魚食,它們就大幅度排便?

這是我飼養所有觀賞魚慣用的手法,就是在觀賞魚入缸第二天,如果是狀態相當不錯的話,我會試探性的餵食一次,一般的就是估計每條魚三、五個顆粒飼料即可,主要是為了看看它們的反應和排便到底如何?

事實上,這個投餵行為對於觀賞魚和水質根本無礙,是非常有利於我們很好地觀察的。

但是問題就出在,我想給各位魚友們看看它們的入缸狀態到底如何?於是乎我就錄了一個小視頻,結果視頻總是不盡人意,反反覆覆錄了三次,實際上大家所看到的那個視頻,已經是這些地圖魚連續第三次進食了,哈哈。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當年的那個小品,吃麵,不知道各位還有沒有印象?這些地圖魚成了試鏡的演員了。

因此到了今天早上,這個魚缸水質還有辦法看嗎?總而言之是魚缸底部一堆糞便,水質中總有云霧在飄蕩。

這個事情足以說明,硝化細菌的數量絕對是根據魚缸裡的有機物多少而定的

本來我和某些專家的理論觀點還有點接近,總是認為魚缸裡添加的硝化細菌數量和生化濾材的數量,一定是越多越好,否則魚缸的水質一定就不會很好,或者說永遠達不到最好,現在看起來事實並非如此。

通過我家中的任何其他魚缸的水質,我們都能夠輕易地看出問題。

為什麼其他魚缸裡只有三、五十個陶瓷環、一兩層白棉,水質穩定運行一個月,依然可以有效地保持?而且,我也敢斷定,只要是每個月換水一兩次,水位低了適當加點水、洗洗棉,那些魚缸的水質我都可以在很長時間的範圍內,長久有效地保持。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就是因為這個最終的結果,完全取決於一個魚缸的菌群數量和魚群數量、以及投餵量和換水量,它們之間的有效平衡

在這個大平衡下,牽扯到了很多我們未知的因素,我們的肉眼目前所能看到的,無外乎魚缸裡的那幾條魚,底部殘留的糞便、濾棉上殘留的糞便、以及多少棉、多少陶瓷環、投餵多少魚飼料而已,剩下來的很多潛在工作,都是魚缸裡的各種細菌來完成的。

誰也不敢保證,它們的數量到底是多好,還是少好,我們只要看到水質清澈、魚兒狀態良好,那麼一切都是好而已。

因此,這件事情給我的啟發就是,我們確實是把硝化細菌的理論誇得太大了,或許能夠把硝化細菌誇大的這些所謂的專家,他們都是飼養中、大型觀賞魚的?

通過地圖魚入缸的事例足以說明,魚缸裡硝化細菌並不是越多越好

事實上未必,為什麼說未必,那是因為我今天不但又往這個魚缸里加魚了,而且魚缸的水質也在慢慢的改善,估計到明後天,這個魚缸的水質還會往好的方向前進一大步,但是我根本沒有添加硝化細菌,也沒有換水,也沒有添加淨水劑,那麼我是如何去做的呢?且聽下文分解。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