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關於新魚友們貪圖觀賞魚個大的問題,養魚老道也是強調了很多遍,但是仍然會有很多魚友就是感覺自己欣賞個體小的觀賞魚不過癮,要買就買大的。

如果看過養魚老道視頻和文章的魚友就會發現,養魚老道很少會去購買成年魚,除非是一些特別小型的觀賞魚,而在金魚、錦鯉甚至於很多的中大型觀賞魚的購買中,我是最喜歡把它們從小養起的

這個並不是說很多魚友花同樣的錢就要挑大的,我們就是貪便宜,而是因為大家對於觀賞魚的習性和飼養密度根本就不懂,很多新魚友總是在抱怨自己的魚缸裡很空,閒置的空間很大,其實這個問題永遠不會在老魚友身上出現。

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本來就欠缺觀賞魚飼養知識,只有從小魚養起才能夠幫助我們積累經驗

正如我今天到魚店裡去看的結果一樣,很多剛開始飼養金魚、錦鯉的新魚友們,都在不斷地盯著魚店裡觀賞魚個體最大的那一缸,從來不會去根據自己魚缸的水體和過濾大小去選擇相應的觀賞魚,這一點是除了觀賞魚有病、交叉感染之外,新魚友們死魚的最大原因

很多的新魚友一直在反應,剛開始飼養觀賞魚,對於觀賞魚的知識一竅不通,好像養魚老道的文章中有些專業術語並不能看懂,這個問題我以後會通過一定的視頻來予以解答,但是,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也沒有必要對那些專業術語過於追求,有些詞義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們只要記住一條最為主要的就行,那就是一定注意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就可以了,雖然說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一公斤水飼養一公分魚的公式,還是適合於大部分的小型觀賞魚的,比如說以養魚老道目前的各個魚缸為例,我們就可以大致的踹量出很多小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

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魚缸水體128升,飼養下列觀賞魚的大致密度

一、成年的孔雀魚,也會有大尾巴、大個體和小個體之分

尾巴較大的、個體較大的孔雀魚成魚,比如說養魚老道目前飼養的藍色妖姬,以及全紅孔雀魚,它們的身形就很大,在這個128升水的魚缸裡20條種魚的密度就是絕對的合適,即使一個月不換水只去加水也不會有大問題,當然這其中還會有一個飼養水溫的問題,目前是18度上下。

而身形較小的雙劍孔雀魚,我們的飼養密度就可以加大,飼養三、四十條也不會有大問題,這個一定要根據觀賞魚的個體大小逐一對待。

二、燈科魚、斑馬魚之類的極小型觀賞魚,可以飼養80條左右

如果是我們飼養有紅綠燈、寶蓮燈、紅鼻剪刀、斑馬魚等的成年魚類,最多在80釐米長,水體100升左右的魚缸裡,飼養

80條我們就會管理起來很省事,一個簡單的過濾,水質就可以完好的保持。

如果是飼養100條,看似只是多了20條,但是如果過濾不強大,這個水質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或者說不能夠比較持久的維持,一旦到達了臨界點,一夜之間水質就會完蛋。

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三、感覺小雜鯛、虎皮魚不大,那是小時候,長大了也並不算小

很多魚友一直在反應我的飼養密度低,實質上我們是要根據水體、水溫、魚缸內的造景、砂石所佔水體,以及過濾系統就綜合分析的,對於小雜鯛和虎皮魚這些比較貪吃和喜好打鬥的小型觀賞魚來說,我們的飼養密度更不能過大。

如果是小魚苗,可以參考小型的孔雀魚成魚密度,如果是成年的這類觀賞魚,在我這個魚缸裡,最多飼養20條。

四、為什麼金魚只購買八條,地圖魚只購買四條?個體相差一倍

那麼,有些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我們是可以去以此類推的,比如說80釐米的魚缸,8釐米上下的小金魚,我們是可以飼養8到10條的,同時我們當然還要去兼顧水體,不能說80釐米長、20釐米高的魚缸,也去飼養這麼多。

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再者就是在同樣的水體下,體長在15釐米上下的地圖魚,我們就可以飼養4條了,對於這些觀賞魚來說,這個密度已經是我們飼養它們最大的密度量了,因為它們的攝食量和排洩量都很大,而且有些中大型觀賞魚的魚苗或者亞成魚生長會很快,我們不得不考慮到它們的生長速度。

有些魚友還問到,不是說魚缸小,觀賞魚長到一定程度就不長了嗎,那也得看觀賞魚成年的個體是多大啊,在80釐米的魚缸裡,地圖魚是完全可以長到30釐米的,那麼這個魚缸里根本就不可能飼養四條了,那會打的天翻地覆,水質很難處理。

最難以選擇的反而是錦鯉,很多魚友總喜歡去飼養大個的,往往得不償失

為什麼每天總會有很多的魚友問到了錦鯉出現各種問題的原因?

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不是患病了、潰爛了、起痘了,就是跳缸了、死亡了、無法處理了,可以這麼說吧,這些現象幾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原因,都是出在了飼養密度上,對於飼養密度過大而發生的錦鯉患病、死亡等現象,對不起,我根本無法答覆,因為根本就是無藥可醫。

大換水我們手中沒有困水或者根本不想去困水,下藥,就那個水質,下藥和不下藥沒有任何的區別,調理水質,我們的過濾又加不上,所以最後只能得到兩個字的結論,那就是等死

所以養魚老道在此,再次的奉勸所有的新魚友,不管我們的魚缸到底有多大,只要我們是新手,不防從小一點的觀賞魚養起,特別是錦鯉,既然我們沒有那個水平也調理不好那個水質,為什麼不安安心心的從小錦鯉養起呢?

看著自己的魚缸裡水清魚亮,看著自己的魚兒一天天長大,這本身也是一種樂趣,一米左右的標準魚缸,長度在15釐米左右的錦鯉,

飼養6條已經是天量了,最好就是飼養4條魚,其實一米二以下的魚缸並不適合飼養錦鯉的。

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一米五的標準魚缸,我們就飼養20釐米左右的錦鯉,最多也是6條,大致上我們根據不同的魚缸水體逐漸增加即可,實質上即使是這個密度,有可能它們長大了還要分缸,我們可以看看我們自己的飼養密度到底是大了多少?

小魚苗食慾旺、體質強、適應環境能力強,比起大魚要省心的多,我們不要動不動再去飼養三、四十釐米的錦鯉魚了,老手當然是可以隨意。

我們不要再去攀比魚店裡的飼養密度了,那個養魚方法我們永遠學不來的。飼養觀賞魚,密度問題幾乎可以大於一切,盲目的飼養個體較大的觀賞魚,只是一時過過眼癮罷了,我們又能飼養幾天呢?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