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 從“葛洲壩”到“交臂”

吳冠中 從“葛洲壩”到“交臂”

吳冠中 (1919-2010)

交臂(1996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124 x 247 cm. 48 3/4 x 97 1/4 in. 約27.6平尺

1996年作

鈐印:吳冠中印、九十年代

題識:吳冠中。1996。

展覽:“1999吳冠中藝術展”,中國美術館,1999年11月。

著錄:1.《1999吳冠中藝術展作品集》68-69頁,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2.《吳冠中全集7》第314-315頁,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

從“葛洲壩”到“交臂”

縱橫交錯,千仞鐵臂橫墨數尺。塊面的拼貼,色點的連散,洋洋灑灑,落於紙端。橫線的穿插,斜線的排列,看似紛紛亂亂,實則井然有序。直的,絕岸頹峰之勢;橫的,臨危據槁之形。“銜遠山,吞長江”鱗次櫛比,陣容威威。這裡不見江南故鄉流觴曲水的幽情,亦沒有楊柳岸邊石壁掛藤之篆意。這裡是呼號、吶喊,是熱火朝天,是豪情萬丈。這便是吳冠中的《交臂》。

吳冠中畫過很多大尺幅的畫作,但像《交臂》般幾近三十尺的鉅作還是非常少見的。《交臂》作於1996年,這件構圖複雜又帶有明顯抽象意味的作品,來源於畫家一次寫生紀遊的經歷。吳冠中一生都將“素描寫生”作為其藝術創造、藝術生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很多素描作品都具備完整作品的價值,或是獨立作品的胚胎。《交臂》的胚胎便是畫家於1984年創作的素描作品《葛洲壩》。1984年4月吳冠中到著名的“長江畫家”馮中衡家中作客,後在馮的陪同下赴長江三峽、葛洲壩等地寫生。寫生途中留下了數量眾多的寫生畫稿,《葛洲壩》便是其一。這是一幅用鋼筆、碳素墨水畫成的素描寫生,在尺幅不大的畫紙上,畫家用簡括的筆觸勾寫出緊張施工中的葛洲壩。與其早期純粹的西方造型式的素描不同,《葛洲壩》在明暗和體面的處理中儘量減少了寫實的成分,體塊的形式因素也逐漸隱退。作品非常注意點、線等形式要素的運用,幷以之作為畫面主要的造型元素,畫面的構成法則和形式張力,則是畫家的關注點所在。

關於《葛洲壩》,吳冠中自己曾說:“依據此稿作大幅墨彩,破我舊格局”。吳氏言中的“大幅墨彩”,即是畫成於1996年的《交臂》。該作曾參加1999年於中國美術館舉辦的“1999吳冠中藝術展”,幷著錄於同名大型畫集《1999吳冠中藝術展作品集》。此外,《吳冠中全集·卷七》中亦著錄了本作,來源確鑿無疑,是絕難一見的吳氏大尺幅佳作。九十年代是中國城市建設迅猛發展的時期,形形色色林立於城市中的吊車則是這個時期最佳的時代剪影。吳冠中將之搬上畫紙,以千百樣的形式構鑄它們,幷誇張的使之“交臂”、充盈於畫面,從而最大限度的向觀者展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歷史風格。

《交臂》是一副略微有異於吳冠中其他作品,卻又有著“吳氏山水”深刻烙印的畫作。吳冠中在本幅中完全沒有運用“吳氏山水”招牌式的繁密曲線,取而代之的則是佈滿全紙的直線、斜線、平行線。簡練而粗重、頗具爆發力的黑色線條是鱗次櫛比的高聳吊臂的最佳載體,在表現支架牽引的較細線條的襯托下更顯露出一種渾厚肅穆、剛勁有力的美感。畫面主要景物之後的空白處,較淡水墨畫出的橫線,組成了大片的江水。它們使畫面疏密有致,加強了作品的層次、厚度和空間感。除此之外,紙張上出現的便是明快跳動的色點和吳氏標誌性的以排筆刷出的塊面。它們一起構築成的《交臂》,在森嚴中蘊含著激情,在恣肆中潛藏著秩序,看似混亂的圖像背後是冷靜嚴謹的形式邏輯。

《交臂》完成於吳冠中藝術的“黑色時期”,這一時期吳氏的作品在形式上走向抽象,精神上走向崇高。而在進行抽象探索的同時,吳冠中幷未完全放棄舊的面貌,所謂“風箏不斷線”即是如此。從《交臂》中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依然保留著與具象世界的聯繫——亦即觀者從畫面回饋的視覺資訊中或多或少的能夠進行場景還原,但另一方面更加註重抽象語言的表現性和張力,在此前“銀色時期”的基礎上大大拓展了形式語言的領域。而精神層面上,則逐漸脫離恬淡清新和過分強調唯美的傾向,沉鬱、雄渾、激情、肅穆、崇高的悲劇性美感成為作品的主流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