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離開大慶?

圈內外


大慶,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是一個由一百多個湖泊和美麗的草原組成,還有丹頂鶴之鄉的扎龍也是大慶市的一個地區,美麗的石油之城,草原之城,鳥兒之城,是我永遠忘不掉的地方。

1.故鄉

月是故鄉明,花是家鄉美。大慶,是我出生的地方,可以說生在大慶,長在大慶,那是我生長的地方。地印子、薩爾圖、讓胡路是我們一生也不可能忘卻的地方。

2.從小看父輩為祖國獻石油的地方

出生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小時候,知道事情的時候,看到的是繁忙的父母,那個時候,環境、條件非常艱苦,但父輩那種: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一抖的時代,感覺他們的光榮、樂觀的精神。寧可少活二十念,也要拿下大油田,多少人為了大慶油田成為大油田,獻出了青春、熱血乃至生命。

3.上學啟蒙的地方

從小在草原裡瘋玩,也在這裡讀完了小學、中學。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成為年青人,那時候上學不易,連教課書都沒有的年代讀書也是不容易的,感謝老師,發自內心的感謝。

4.離開

1978年,隨著內地油田的開發,父輩接到調令,調到內地油田參加油田會戰,就這樣離開了大慶油田。



歷史的循環


我是一個出生在大慶的80後,父輩們通過努力留在了大慶,而我們這代人想盡辦法離開故鄉!還記得小時候路邊隨處可見的原油,老人們收回來直接可以燒火取暖,但牆也都燻黑了。直到2010年前,外地的親屬來大慶,我依然興致勃勃的開車拉著大家到處遊玩,建議把家安在大慶,沒有霧霾的天空,不錯的綠化,以及較高的經濟收入。這一切在2015年開始不再存在了。空氣質量不好,經濟收入下降,物價飛昇,工資收入下降。上有老下有小,沒有父母幫忙,養孩子真的很費勁。身邊的朋友陸續離開了大慶,這片生我養我的故鄉!2018年是我離開大慶意願最強烈的一年,持續下降的收入,一蹶不振的經濟導致大慶優秀人才的流失,各大意願較為出名的專家主任很多都離開大慶去南方發展,導致大慶醫療水平大幅下降,有稍大點的病都去哈爾濱看。價格高昂的學區房,以及昂貴的補課輔導費用,已經比肩瀋陽!獲得的卻沒有省會城市的學習資源。周邊的商鋪陸續倒閉,畢業大學生不回來發展導致這個城市看不到希望!大慶曾經擁有引以為傲的收入,有著令人羨慕的環境,有著大慶人獨有的驕傲,這一切已經慢慢離我遠去。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大慶人,我希望我們這代人不是想盡辦法離開這裡,而是能看到大慶曾經的榮光!


柴華43799842


我的家鄉是大慶下轄縣城,96年大學畢業。那時候,能進油田是體面的工作。可是,當年,大慶出臺政策,不接受所屬下轄四縣的畢業生。後來,在哈爾濱就業,讀研,來大連工作,創業。後來慢慢明白,一個封閉的體制可能會有發展前途嗎?現在,居然還有很多油田子弟,畢業就回大慶,等待考試機會進油田,一次考不上考兩次,如同高考復讀一般。當地還有這樣的補習班。老一代為了子女進油田,不惜去管理局總部上訪遊行。想想多麼可笑,這種思維狀態的體制內,可能會有變化和發展嗎?資源型城市的繁榮走向衰敗是正常的,沒有資源也就沒有城市了。國外如此,國內如此,大慶也逃脫不了這個命運。思維再跟不上,結局已註定。或早或晚而已。


行深老馬


我畢業後就在大慶一家某銀行上班,一上就是十年。很喜歡大慶這座城市,但隨著經濟的數字化,銀行收入越來越低,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為了讓孩子到經濟發達的城市去成長,一家三口來了浙江。但大慶永遠有我的家,每年都會回去兩趟。今年讓區萬達開業,希望可以盤活讓區!


198437137210


從記事時就在大慶,05年大學畢業後沒能進專業對口的單位,在外漂著,天天做夢都想能回大慶工作,特別的特別的特別的不願意離開,想家人想家鄉天天想的直哭。可惜就是回不去(大兜底我沒報名,覺得要是去兜底了大學就白唸了)。漂了一段時間後在一省會城市找到一份還算體面編制內的工作,知道再也回不去了,但依然對大慶魂索夢牽。後來買房了,結婚了,依然天天想家鄉,明知道不可能回去了也想。大概有十年吧心裡天天想的都是大慶,就最近三四年好點。雖然早就在外安家工作,結婚生子,但從2000上大學開始,直到現在,每年我仍然在大慶呆三個月左右(長輩親戚都在大慶),十八年從沒例外過。最後總結一句,真的不是我想離開,是回來不了,大慶的經濟體制過於單一,不對口的話很難找到穩定工作,雖然沒能留在大慶,但我心裡永遠熱愛我的家鄉——大慶。


你在說謊6


你為什麼離開大慶?

大慶作為黑龍江重要的石油資源城市,因曾經生產石油,所以大慶石油、石化兩大企業及市政財政收入相對很高,整個城市居民收入很高。但是,近幾年,石油開採量嚴重下降,導致企業、事業工作人員收入遠不如以前。由於外地招聘人才的待遇優厚於大慶,逐漸開始人才外流。我同事是大慶某中學的校長,前兩年應聘到海南三亞某中學當校長,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外流現象。大慶市也提出了向商業城轉型的規劃。但是,大慶本地沒有農業,工業也不發達,所以,離開大慶也是某人人的必然選擇。


知名英語書刊作者


你為什麼離開大慶?就好比在問你為什麼離開家鄉?

因為我不甘心!

其實說到這個覺得還是有很多的感悟,小編本身老家也是東北的,在吉林延邊,自從大學走出家門到現在,從大學在長春,工作到大連,又到東北,為了更好地發展離開東北去往杭州,每一次的選擇希望,也是一種放棄現有的安逸。


其實東北的很多人都是穿關東過來的,就好比我的祖籍也是在山東的,那為什麼跋山涉水來到了東北呢?為了生存,為了發展,當時的東北經濟是新中國的60%以上,而反觀現金東北大量的人口外流又是為了什麼呢?為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也為了相對更公平的機會環境。

在沒有離開東三省之前,覺得這樣就挺好的,有一些關係,朋友,掙點工資,但當我有一天沒辦法只能走出去的時候,我發現我錯了,外面的世界太大了,我深深的覺得我是一隻井底之蛙,機會太多了。也真正能夠發現自己才華,展現出來。

沒辦法,有多少在東北混的啥也不是的,來到南方之後卻混的風生水起?但也有多少每天在苦苦掙扎的老鄉為了下一代更好的機會在堅持。

家鄉永遠是美好的會議,但是有時候也要順勢而為,有多少人只能在茫茫人海中大浪淘沙,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掌握命運呢?沒辦法,只能跟隨趨勢,希望能夠趕上一個“風口”有所突破。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沒有牽掛的時候,多走走,多經歷,開闊眼界比什麼都重要,大家都還年輕,因為不想就這麼過一輩子,我不甘心,謝謝!


小明同學大白話


收藏這個問題已經很久了,想說的話也很多很多,但真正面對這個題目的時候,竟然無比的詞窮。我思念在大慶四中硯池度過的每一個黃昏,我思念新瑪特一樓永遠排隊的章魚小丸子,我思念香港街每晚的燈火通明,我思念薩爾圖公交總站塗著厚厚芝麻醬的張記肉夾饃,我思念在乙烯體育館每一次籃球場上的大汗淋漓,我思念選擇留在大慶繼續生活的親朋好友們。去年,爸媽賣了大慶的房子,去了南方養老,我再也沒有回去的理由了。

忘不掉的是家鄉,回不去的也是家鄉。

讓我離開大慶的不是地域的偏遠和冬天的寒冷,而是落後的思想和固化的思維。92年我出生在龍鳳區的一個雙職工家庭,父母都是中石化的員工。童年,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大慶度過,除了偶爾過馬觀花式的旅遊,從來也沒有機會真正出去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直到大學我才有機會離開這座生活了18年的城市。大慶的家長都有一個希望就是等孩子畢業以後能回大慶上班,做一個本本分分的國企員工,所以大慶的理科生報考最多的就是化工,石油和機械自動化類的專業,我也被家長報考了一個化工類的專業,而在上大學前我對化工一無所知更別談興趣了,畢業後我的同學們有很多回到了大慶繼續父一輩的工作,每天倒班流蕩在工廠的各個角落,但也有很多同學真的走出去了,而這部分同學一般都在南方或者例如北京,天津這類較為發達的城市上學,還有一部分家裡條件優越的真正的走了出去。本科這四年讓我的思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認識了全國各地的朋友,在這期間去了國內很多城市,加上網絡媒體和網絡社交的平臺的建立,極大程度的開闊了我的眼界和思維,我也在畢業的時候毅然決然的和父母攤牌說不想回家發展,而每次總廠和石油有招聘工人的信息,我母親總是在第一時間發送給我,然後說我給你找人,你回來吧。我知道父母想讓我陪在他們身邊,但是我真的不想一輩子呆在那個環境,我聽話了這麼多年,真的想為自己活一次,我知道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有能力不再回去,這也是本科期間一直激勵我努力學習的一句話。

在大慶,很多事情不是說你有能力,你有成績就能做到了,你還需要有人和錢。即使你滿足招聘的所有要求了,進了單位想進一個好的崗位,你有錢也不行,你還得有認識人,而在很多大慶人眼中什麼叫做好的崗位那?就是閒還能掙錢,地方還不能偏。現在我有很多同學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上班,每天上班除了打撲克,下班打麻將和喝酒以外沒有其他的生活,這種生活讓我慶幸堅持了自己的選擇,慶幸我沒有自我消耗,自我貶值。我有個在北京985讀書的同學,畢業後在北京某私企找到了工作,他的父母為了強迫他回大慶工作,以死相逼,那個同學的生活可想而知,雖然現在也已結婚生子,但他為了父母的想法做出妥協的需要多大痛苦我不得而知。14年本科畢業,我被學校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雖然父母還是想讓我回家,但是我很感謝他們沒有強迫我回去繼續走他們的路,他們也漸漸的理解了我。

大慶國企的效益不好,導致大慶的薪資水平不高,而且漲幅也很小,畢業的大學生如果不加班,不倒夜班的話,到手的工資也只有4000元。我母親說從她從10年開始到現在工資一分沒漲過,而7年時間通貨膨脹導致已經讓人民幣貶值了近一倍,母親從82年工作,直到退休月工資加獎金還不到3000元。雖然房價不高,生活壓力不大,但是薪資和未來發展卻一眼看到了頭,這讓人喪失了拼搏的希望。

大慶這座城市並不開放且思維守舊,由於油田產量下降,大慶整體的經濟前景並不樂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慶幾屆領導班子精心策劃的引入大型製造企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卻在一些連環境汙染和鋁業製造一點都不瞭解的民眾口中變為了禍國殃民的汙染企業,最後這個460億的世界級項目在民眾的遊行和慶祝中被擱置了。恰恰每年因為孩子沒有工作,去市政府鬧事的也是這群人。 忠旺能夠促進就業,能夠提高GDP,能夠讓大慶可持續發展,這點毋庸置疑。因為存在汙染可能性就有那麼多無知群眾被煽動遊行導致項目擱置讓我覺得惋惜,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汙染不是更嚴重嗎?為什麼大家不去抵制他們那?原因很簡單,他們都是國企員工,不想失去工作,所以他們選擇忍受,但是不允許私有企業對他們造成一點點的威脅,哪怕是以犧牲城市未來發展為代價。

我選擇離開,不是因為我不愛這座城市,不想念我的親朋好友。我只是想活成自己的樣子,不敢說一生有所成就,但求不會成為那個讓自己討厭的人。望自己豐滿羽翼,有機會到更好的地方遇見更好的人。也祝福我的家鄉,大慶,未來可以再創輝煌!


磁性兔子


我還沒離開大慶,因為長輩從小就說我各種方面能力差,在外面混不開,所以我也不敢出去試試。上班領導一直在說我啥也不是,讓我更不敢出去試試。有人有人說出去天高憑魚躍,海闊任鳥……好像寫反了,但我怕跳出去直接自由落體


ChamberSui


我是58年由西地調來松遼搞勘探的,在那艱苦的環境裡。為早油,由吉林到黑龍江徑過近兩年的勘探終於在松三井,打出保貴的石油。在松遼局黨委主持下,還召開慶功今,場面非常壯觀,松遼出油了,做為石油人,真是太高興了。60年元旦,我們都未休息全體出動到火車站搬運會戰物資,大家幹得滿頭大汗,可心裡高興,為了迎椄會戰,我們盡了一點力。我是70年,參加五七油田會戰,集體調出大慶油,人走了,心還想著,曾經戰鬥12年的大慶油田,我已是80歲的人了,還不時掛念曾經戰鬥老油田,祝大慶油田更加狀大,為祖國生產更多石油,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多出油,出好油,這是我一亇老大慶人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