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20年,累計經費30億,獲獎無數,發表論文近2萬篇

累計科研經費30億,獲獎無數,論文1.5萬篇

中國疾控中心的定位是“以科研為依託,以人才為根本,以疾控為中心”,以“一流的疾控依賴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科研推動一流的疾控”為目標,自主創新,提升能力,注重前沿,把握機遇。

自2002 年成立以來,科研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共獲準科研課題近千項,年度獲准課題數從60 餘項增加到156 多項,共獲科研經費28.58 億元。

科研工作為重大傳染病防控、救災防病等一次次重大突發事件和奧運會、世博會等各項重大衛生保障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支撐,保障了人民健康。

十餘年間,中心共獲得各類獎項168 項,其中,國家科技獎 4 項,省部級獎164 項。

共發表論文 14892 篇,其中中文11502 篇,英文文章3390 篇。英文文章發表數量顯著增加,年度發表數量增長25 餘倍。目前,中國疾控中心在國家重點實驗室 1個,國家衛生計生委重點實驗室 3 個,中心重點實驗室 3 個。

5名院士坐鎮國家疾控中心,擔當國家疾控事業


中國疾控中心20年,累計經費30億,獲獎無數,發表論文近2萬篇

中心主任高福,男,生於1961年11月,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非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疾控中心20年,累計經費30億,獲獎無數,發表論文近2萬篇


高福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分子免疫學,主要從事T細胞識別、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播的機制研究等 。


中國疾控中心20年,累計經費30億,獲獎無數,發表論文近2萬篇


中國疾控中心20年,累計經費30億,獲獎無數,發表論文近2萬篇


疾控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事業單位


中國疾控中心20年,累計經費30億,獲獎無數,發表論文近2萬篇

根據《中央編辦關於國家衛生健康委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批覆》(中央編辦復字〔2018〕90號),設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責為:

  (一)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環境與職業健康、營養健康、老齡健康、婦幼健康、放射衛生和學校衛生等工作,為國家制定公共衛生法律法規、政策、規劃、項目等提供技術支撐和諮詢建議。

  (二)組織制定國家公共衛生技術方案和指南,承擔公共衛生相關衛生標準綜合管理工作;承擔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導和愛國衛生運動技術支撐工作;承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技術支撐工作;開展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和健康促進工作。

  (三)開展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及國民健康狀況監測與評價,開展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的調查與危害風險評估;研究制定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和國家免疫規劃並組織實施。 承擔疾控信息系統建設、管理及大數據應用服務技術支持。

  (四)參與國家公共衛生應急準備和應對,組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和衛生處理相關技術規範。指導地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處置和應急能力建設以及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 承擔新涉水產品、新消毒產品的技術評審工作。

  …………….

2020,新冠病毒爆發前後的三批專家組,疾控中心佔兩席


中國疾控中心20年,累計經費30億,獲獎無數,發表論文近2萬篇

武漢出現疫情並上報國家之後,國家衛健委先後派出了三個專家組。第一批專家是十二月三十日到達武漢的,第二批是1月8日前後到達武漢,第三批是1月18日到達武漢,第三批也就是鍾南山和李蘭娟領銜的這一批,官方說法是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公開的包括五位專家。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李蘭娟、袁國勇、曾光。

最後確定的高級別專家組,最終確認了疫情已經發生並且爆發,也就是鍾南山李蘭娟這一組。讓國家正式拉響了疫情警報,全國進入“抗擊疫情”的大會戰,也正式這批專家組審時度勢,臨危受命,敢於直言,讓最高決策層果斷出手,不僅挽救了無數生命,也讓中國控制疫情爭取了寶貴的十天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