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要分清楚,養生更有效

我們昨天跟大家聊了一下在“排毒”這個課程中遇到的一些誤區,踩過的一些坑。今天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看,“排毒”究竟排的是什麼?單純是宿便嗎?還是身體裡的毒素垃圾?並不僅僅是這些容易排出來的東西。


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要分清楚,養生更有效

中文裡的“毒”,指的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中醫裡常常叫做毒邪。外在環境的風寒暑溼和導致人體生病的東西,身體內部環境的淤積擁堵和慢性疾病。我們根據源頭和環境的不同可以大概將其分類,在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分清楚對症下藥,養生才能更有效。

1、血內毒素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痧”,排這種血管內的毒素,用刮痧的方式是最直接的。因為刮痧是在皮膚表面治療,通過刺激運用人體的經絡來排毒。只要有基礎中醫知識的人都能進行自我調理,所以安全易操作。那什麼是“痧”?指的是從微循環當中分離出來的代謝產物和淤血,是含有體內毒素的離經之血。


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要分清楚,養生更有效

2、溼氣

這是幾乎每個人都存在的一種毒——溼氣,祛除溼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艾灸,一般會建議在刮痧疏通過後再進行艾灸排溼補陽。現代人脾胃都不太好,運化水溼的工作就需要藉助一些外力幫忙,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不僅補陽祛溼、溫經散寒,還能行氣通經絡,有著很多的好處。


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要分清楚,養生更有效

3、寒氣

寒氣這種“毒”除了用艾灸日常調養,還可以通過拔罐來治療身體較深處的寒毒。通過負壓、吸力將身體特定穴位深層的寒氣排出,去淤驅寒祛溼的效果非常好。如果拔罐是以走罐的方式來治療,那效果其實等同於刮痧,作用於表面。


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要分清楚,養生更有效

4、飲食

這裡指的是當你吃錯東西或是吃了一些脾胃無法吸收運化的生冷食物,造成的腸胃不舒服甚至拉肚子或是便秘的情況,儲存在身體裡也是一種有害的“毒”。在西醫裡也是腸胃功能紊亂,建議大家不要採取極端的方法,喝什麼排便茶、排毒茶什麼的來強制“排毒”,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大,還是看看中醫吧!


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要分清楚,養生更有效

5、情緒

情志一直都是中醫裡強調的部分,情緒影響臟腑功能,如果長期心情不好或是壓力過大,會有很多“氣”淤積在體內。比如:肝氣鬱結,那我們建議找特定的一個穴位來進行排毒,就是雙腳上的太沖穴。特別是現在春天肝氣生髮的時候,容易發火、目赤腫痛,每天用手按一按太沖穴或是艾灸一下,如果是用推按的方法,要用大拇指從腳背往腳趾的方向推按,遵循一個方向不可反反覆覆,就能疏肝理氣排出毒素啦!


排毒的時候,5種情況要分清楚,養生更有效


其實由於現代生活環境和習慣的變化,大多數人體內都存在著不止一種毒,排毒的方法要按個人體質和身體情況來辯證調理,不可過量不可追求過度,以身體舒適為準。“五毒”正常疏洩,不堵塞在身體裡,身體自然就健健康康人也開心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