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相聲演員于謙?

登西麥瑞


先來段於老師捧一切的視頻,相聲皇后稱呼名不虛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5e7fdd2f9a643a08818c2bfe7a8a9cd\

綱絲頻道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先說于謙老師的相聲舞臺上。于謙老師在相聲舞臺可以說是能歌善舞,前不久表演的《學貓叫》更是讓這位老臘肉風光了一把。于謙老師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捧哏選手,而且還是搖滾協會副主席,經常在臺上給大家唱歌,這也是于謙老師的才藝。在捧哏的位置上,兢兢業業,而且包袱經常能處理的很恰當,捧哏雖然看起來容易,但是說好其實需要紮實的基本功。郭德綱的名氣可能要比于謙老師大很多,郭德綱能成功其實也是對藝術有潔癖,能和于謙老師長期合作這麼多年,我覺得就是對於謙老師在相聲行當最大的肯定。于謙老師雖然說有天下第二的心態,但是並不代表他不思進取,我覺得有兩個原因吧、1是郭德綱實在太優秀,2是相聲只是于謙老師生命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不過我是很喜歡于謙老師演的相聲劇的,有種蔫壞的感覺。

于謙老師自幼便學習相聲,後來也拜了名師石富寬老師。郭德綱能踏入侯門,其實也是多虧了于謙老師的引薦。在於謙老師的自傳《玩兒》中,于謙老師自己寫出了自己前半生的奇聞異事,也讓更多的人有了一個途徑去了解于謙老師。于謙老師從小便很喜歡小動物,養小貓小狗。後來逐漸長大,因為文工團相聲演員一個星期基本上就籤兩次到,所以非常清閒。而於謙老師又非常好玩,經常和附近鄰居的失業青年一起到密雲抓鳥捕魚,其實也不是指著這個掙錢,而是因為于謙老師喜歡和朋友一起出去享受自然,一個是朋友,一個是自然,可以說是于謙老師最重要的兩樣東西。

郭德綱所說的抽菸、喝酒、燙頭是于謙老師的三大愛好,其實說的對,但是也並不是全部,于謙老師的生活其實要比這三樣豐富太多。在天精地華寵物樂園,于謙和朋友一起運營這個小馬廠,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就連給草料卸車都是親力親為。馬廠的設計,也是于謙老師苦思冥想的結果。于謙老師認為和小動物在一起,憑什麼讓小動物逗你開心?所以你得給他付出,其實是公平的交換,我覺得這個思想還是挺有感悟的。于謙老師愛馬,在他今年生日的時候,郭德綱還送了一匹名貴的馬作為禮物。于謙為了自己這個馬廠,和幾個朋友特意去了伊利,精挑細選的種馬運回北京,後來就是接生,可以說是傾注了於老師的骨血。值得一提的是,于謙老師還養了幾條黑背大狗,鴿子,野雞都圍繞在於謙老師左右。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首先表明觀點,我非常喜歡于謙老師,現在都流行這麼叫,姑且叫老師吧,喜歡他的主要原因,還是他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喜歡他灑脫的性格,喜歡他平和的心態。分幾個方面講一講自己的感受吧。

一、喜歡講相聲的于謙

知道于謙老師這個人是因為相聲,在老郭和老於兩個人的相聲中入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於老師1969年1月24日出生,今年正好五十週歲,1982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曾跟隨多位名師學習相聲,1985年在李金斗老師的引薦下拜在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石富寬先生門下,為入室大弟子,石先生深知相聲門內的情況,一開始是拒絕的,後來經不住各種軟磨硬泡,還是收下了于謙,石先生一輩子淡泊名利,甘願做侯耀文先生的綠葉40年,于謙能和老郭長期的合作下去,不能說沒有石先生在各方面影響的原因,看看石先生的三個徒弟就知道了,于謙、候震、孫越,三位全是德雲社的演員。不得不說,德藝雙馨這四個字真的是要一輩一輩傳下去的,相信作為于謙老師大弟子的郭麒麟,必能將傳統傳承下去。2004年開始於謙和老郭正式固定搭檔,開啟了相聲史上嶄新的一幕。老郭常說,德雲社誰走都可以,只要他和于謙在,就能吃飯,這句話充分肯定了於老師在老郭心目中的地位。

二、喜歡拍戲的于謙

由於相聲的不景氣,加上生活的壓力,喜歡玩的于謙老師1995年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大專班畢業,其後奔走於各大劇組,參演一些龍套角色的演出,他出演過的角色《編輯部的故事》中的片警、《海馬歌舞廳》中的顧客、《李衛當官》中的知府、《小龍人》中的唐朝書生、《武則天》裡的路人甲,後來參演的《地下交通站》中的顧客(英達導演的一部抗日情景劇,真的很好看哦)、《戰狼2》中的商人等等很多的角色。他的演技是在線的,個人感覺並不比一些所謂科班出生的演員演技差,甚至比一些人還更好一些,不過因為在相聲裡的名氣太大,看他的戲總有一種出戏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哈哈哈。

三、喜歡玩的于謙

個人感覺于謙老師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玩上,正是因為他的這一份灑脫,才讓我們更加地喜歡他和羨慕他,一輩子活成於謙老師這樣的狀態也真是值了。老郭多次在相聲裡說於老師家裡有寵物樂園,這個哏是真的,在北京郊區的天精地華寵物樂園養了好多種類的各種動物,從普通的雞鴨鵝狗豬到各種國家保護動物,應有盡有。除此之外,於老師沾玩的東西基本沒有不會的,不管是玩蛐蛐,還是玩鳥,不管是淘葫蘆,還是盤核桃,只要沾玩的東西,什麼都能說上幾句,不得不說,這樣的心態,才是長壽的保證。

四、愛交朋友的于謙

于謙老師特別愛交朋友,從普通老百姓到商界大佬,從相聲界到娛樂圈,哪個層面的人都能和他稱為朋友,甚至被老郭詬病無數次的主流相聲圈子也很少有人說于謙的不是,這就非常難得了,可以從側面看出于謙為人處事的水平。

總的來說,于謙老師不一定能夠成為相聲大師,但是一定是一位能夠載入相聲史冊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對生活的態度,對朋友的付出,對親人的愛護才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小光影音


如何評價于謙呢?


我覺得至少有三點:于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相聲演員,是一位情商高特別有智慧的人,是一位活得真實有趣的人!



一、專業能力

郭德綱在喜劇總動員中評價于謙為“中國相聲界最好的捧哏演員”,我個人表示完全贊同,至少是當今。相聲圈都說“三分逗七分捧”,雖未必到此,但是由此可見捧哏演員絕不是說一句“去你的吧”那麼簡單的事。圈裡也稱之為量活,什麼叫量活?就是好比一把尺子,控制長短和節奏,郭德綱八核大腦本來就反應快,這個尺寸沒有一定功力是很難掌握好這個分寸的。


在我看來,于謙至少有幾點不愧於這個評價:

1,心態好,不搶不丟包袱。

2,氣場好,穩得住郭德綱。

3,反應快,隨便郭德綱怎麼變換,都接得上,臨場發揮金句頻出。

4,表演好,雖說相聲純靠一張嘴,但是一樣得入戲,而且得自然真實,逼近大多數時候于謙和他的家人是段子裡的主角。

作為捧哏演員,于謙絕對是五星級的,相聲行業存在這麼多年,捧哏演員為大家熟知的不多,大多都是逗哏的,而於謙能做有今日之名聲,不也恰好說明了這一點嗎?


二、有智慧、情商高。

這些年德雲社和郭德綱也不是沒經歷過風波,作為郭德綱的搭檔,于謙少不了被波及到。可曾見於謙因此惹上一點點?說話滴水不漏,又不虛情假意,對自己和郭德綱和德雲社的關係擺得正確,看透人情世故,洞悉人性,話該不該自己說,該怎麼說,說到什麼地步,他是理解得爐火純青。

在內,他廣受德雲社弟子們的尊敬,在外,他也人緣極好,交際廣泛啊,圈子眾多,喝酒的,唱歌的,騎馬的,收藏的,遊玩的。


三、有趣的人。

這一點太多人說過,郭德綱的段子裡也沒少說。

愛玩貪玩的人去了,像于謙這麼會玩,能玩到于謙這個境界的人可不多見。他是什麼都玩,都享受在其中。愛喝酒,一天可以趕八個場子;愛唱歌,歌手朋友不少,是北京搖滾協會的副會長;愛收藏,見了個喜歡的鳥籠子沒錢買了都睡不好覺,不一定非要自己得著,只要在自己人手上知道它在哪就好;喜歡養動物,弄了個“天打雷劈寵物樂園”。能玩到這個份上的,怕也就是于謙了。


于謙在臺上儒雅沉穩,自然從容,是相聲行業裡不多見的奇才,在臺下,他可愛、單純、懂生活、愛玩會玩,他活得真實自在,玩得豐富快樂,他是個很有趣的人!


一笑觀影


第一,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于謙對相聲的理解很深刻,這點和郭德綱高度契合。即相聲要立足傳統,同時要與時俱進,這點相聲屆喊了很多年,但是在作品上完全體現不出來,主要表現在傳統元素不足,這樣讓觀眾感受不到這門藝術的魅力。好像相聲僅僅是講笑話,事實上遠非如此。

第二,于謙基本功還是比較深厚的。給郭德綱的傳統節目捧了遍,可見肚子裡沒有東西是不行的。另外于謙說學逗唱也很紮實,比如他表演過快板,還有京劇,西河大鼓等戲曲也是有板有眼。逗一這塊從早期的表演來看,也是不錯的,只是這麼多年一直捧哏,確實不太適合再逗哏了。

第三,于謙比較會做人。身上有一種貴族物質。可能和家境以及教育有關吧。相比之下,郭在處事上就顯得很小家子氣。當然這裡面有人生經歷的因素在裡面。于謙為人謙和,又不失義氣,愛動物,愛音樂,愛潮流,他的心胸和格局要比別人大得多。

以上三點也是我個人對於謙的評價,相信也是他成功的原因吧。


做學問我們是認真的


聽郭德綱和于謙合作的相聲多了,對那些段子熟悉之後,我不僅常琢磨郭德綱是怎麼逗的,還特別注意聽於謙是怎麼捧的。

且不論“三分逗七分捧”的說法是不是言過其實,那是不是更多是對捧哏演員的一種鼓勵,但聽於謙恰到好處的捧哏的確是一種享受,聽的過程中讓人不得不感嘆,逗哏有好有壞,捧哏也是有好和不好之分的。

郭德綱的逗哏功底比較深厚,而且表演比較灑脫,很多時候會有現掛的臺詞,這要求給他捧哏的演員也必須具備過硬的功夫,除了輕鬆自然之外還要反應機敏,一旦接不住郭德綱的話,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氣氛就遭到破壞,包袱兒也就沒法響了。

之所以能做到與郭德綱珠聯璧合,這與于謙學習相聲多年經驗豐富有關,也與他比較豐富的從藝經歷有很大關係。于謙不僅說過多年相聲,與郭德綱合作之前還經常在一些電視節目擔任編導、嘉賓,多年在文藝圈摸爬滾打,造就了他世事洞明的本事,這對於提升他的捧哏功力也有不少好處。

而且於謙的度把握得特別好,該老老實實捧的時候能做到滴水不漏,該“反戈一擊”的時候也能及時出招,把郭德綱給“難住”,不搶戲,不漏戲,知進退,有分寸。

如果說聽他們兩人的表演狀態多年已經習以為常,那翻回頭聽聽當年郭德綱與張文順合作的段子,就能明白捧逗二人合作的另一種狀態。同樣是郭德綱,當時他沒辦法像和于謙合作時一樣揮灑自如。

可以說郭德綱是相聲奇才,但如果沒有2000年之後與于謙相得益彰的合作,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當然,合作雙方是在互相成全,于謙也是很大的受益者。

不管對逗哏還是捧哏來說,找到好搭檔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真希望能如郭德綱所說,兩人能夠一直合作下去,直到花白鬍子還能登臺為大家表演。那將是多麼令人感慨的一幕啊。


鄭捕頭


說于謙的時候,我建議從兩個方面,一個是他的藝術才能,他的老師也就是石富寬先生,是侯耀文先生的搭檔,而石富寬先生則是高士快板高鳳山的高徒。

從傳承而言,于謙可以說是根紅苗正的相聲傳人。

而且於謙本人的這個捧哏功底也是非常深厚,別管你說的多不好,他都能給你找到一個點,然後放大並且成功抖出包袱。

毫不誇張的說,于謙應該可以說當今相聲界捧哏第1人。

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呢,于謙又是一個比較豁達而且謙虛的人,他與世無爭卻又時刻存在。

相信德雲社,如果沒有于謙德雲社的影響力和郭德綱個人的影響力都會下降很多,而於謙離開了德雲社和郭德綱,也未必能過得比現在好。

所以說不管是德雲社在風起雲湧時,還是在落魄時,于謙始終在這裡,他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藝述會


德藝雙馨!這個詞是最合適的,也就是無論從說相聲的技藝上來說,還是從個人的生活方式,品德上來說都是一流的。

相聲講究三分逗七分捧,老郭的相聲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愛聽,跟于謙老師的捧哏技藝是分不開的,郭德綱在相聲中經常表現的是赤裸裸的“壞”,而於謙老師總能在某個特定的的時機小小的“壞”一下,就這一小下,就能get到人們的笑點,把包袱抖響,讓人爆笑一番。所以於老師的形象是表面老實本分,實則內心也有壞的一面,但卻壞得可愛,讓人喜歡。而且隨著時間的拉長,于謙老師和老郭的配合更加爐火純青,相信未來還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爆笑的相聲段子。

至於說德行,我覺得更喜歡于謙老師的人生態度和為人處事的方式,抽菸喝酒燙頭是于謙老師的特點,這背後隱藏的是於老師好交朋友,為人隨和,所以于謙老師在圈內有很多好友,說相聲之餘和好友對酌幾杯,聊聊見聞,也是一樁美事。還有就是于謙老師對小動物的熱愛,有一個六十畝地的馬場,喜歡養各種寵物,可見於謙老師天性愛玩,一個愛玩的藝術家,心性一定是善良厚道的。因為與世無爭,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最後就是于謙老師無論臺前幕後都甘作老郭的綠葉,從不搶主角,這點不易,多少演繹搭檔成名後鬧矛盾而分道揚鑣,能和老郭合作這麼多年可見於老師的性格,樂天知命,與世無爭,低調謙和,與人為善。我想這才是於老師能夠一直過著快樂舒心的日子最大的原因。有時候不爭之人比能爭會爭的人有福多了。

最後祝願郭德綱和于謙兩位老師能白頭到老,永遠說相聲。


心立方



鐵口老叟


說相聲一般,為人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