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賽季打到這個份兒上,勢頭轉變起來那真是非常的快。僅僅三天的時間雄鹿連輸兩場,在和湖人的比賽前他們還是奪冠大熱門之一,賽後就開始普遍被人看衰,之後不僅敗走菲尼克斯,字母哥的受傷也讓他本來穩如狗的MVP又生懸念;紅隊六連勝期間意氣奮發,瘋狂的試驗看起來成效顯著,一時間其他西部諸強的球迷人人自危,然而緊接著就是一波四連敗,先輸尼克斯再輸黃蜂的操作讓人措手不及,群眾中“交易哈登”的呼聲不絕於耳;反而是之前打防守強隊不讓人放心的湖人,在贏下兩場極具質量的強強對話後,劍指華山之巔的氣勢讓人膽寒。


湖人之前幾個不讓人放心的點,包括陣地戰的攻堅能力,進攻空間不算好,鋒線位置上的防守資源稍顯薄弱,都在這幾場裡,或根本、或短暫的得到了解決。


一、湖人篇


1、陣地戰攻堅


湖人本賽季的進攻效率排在聯盟第3,但大部分時候,只憑簡單的觀感會覺得他們的進攻並沒有那麼出色。這是因為他們進攻效率的提升,主要來自於兩項:一是轉進攻,湖人靠著快攻界總統山級別的詹姆斯坐鎮調度,靠著內線球員裡下快攻能力坐二望一的戴維斯,快攻打的風生水起;再就是陣地戰的二次進攻,現在聯盟裡很罕見的“前場三大”配置讓他們在前場板的爭奪上佔盡了優勢。


那幾種很容易給人形成直觀印象的陣地戰解法,湖人很多時候表現一般。尤其是在面對防守出色的球隊時,在快攻受限的情況下,陣地戰的破冰能力讓人擔憂,

缺少能從外線持球攻擊的點,讓湖人比較依賴詹姆斯和戴維斯的外線手感。


但打雄鹿、快船的這兩場,我們看到了湖人在這方面所做的思考和細節優化,尤其是面對不同的對手,因地制宜、料敵合變的能力還是很強。


打雄鹿的陣地戰,詹姆斯和戴維斯使用了更多的低位背身強攻,打快船的陣地戰,詹姆斯祭出了曾經非常殺人的高位點名戰術。不同策略的使用背後,是滿滿當當的細節。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詹姆斯的低位背身和高位點名


先說這場打快船的策略選擇。快船的鋒線防守能力不用多說,真全部拉開放到低位讓詹姆斯一對一背身強擼喬治或者小卡,不是明智之舉。但快船的防守漏洞其實並不少,路威、哈雷爾大家都懂,即便是莫里斯,能歸到3D球員的行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的3,他的D其實不管單防還是協防都很平平。


在第四節快船想要發力的時候,他們的場上陣容是:小卡+泡椒+莫里斯+路威+哈雷爾,這簡直是天然的點名局啊,即便是卡椒同時在場,也補不過來這麼多的漏洞。


這個球,詹姆斯擋拆換來路威防守,戴維斯站空切位,輕鬆突破到禁區,哈雷爾放掉身後的戴維斯上前堵漏,喬治既要接管戴維斯還要兼顧底角的波普,1防2還是分了心,最終AD接詹姆斯的分球空切得手。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在最後一分多鐘時,裡弗斯短暫的換上過貝弗利取代路威,詹姆斯順理成章的選擇了點名莫里斯。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為了穩妥,湖人給詹姆斯連掛了兩道掩護,確保換到莫里斯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詹姆斯拉開一對一生突,莫里斯的側移速度是很難跟的上的,背景帝還是人到位了但是手不到位的哈雷爾


下個回合,裡弗斯又讓路威替換下了貝弗利,但老詹已經打莫里斯打上癮了,因為快船給莫里斯的對位明顯比給路威給的爽快。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莫里斯盡全力也擋不住詹姆斯的突破,而那邊哈雷爾依舊做不出有效護框


在只剩40秒的時候,這個球打進湖人領先到了11分。

而哈雷爾自己甚至都沒有等到被勒布朗點名的機會,比賽就已經結束了......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但打雄鹿時,勒布朗就不好這麼玩。雄鹿至少有8-9名球員都有平均水準以上的防守能力,點名他們肯定沒有點路威輕鬆,此其一。其二,以詹姆斯的能力在拉開的情況下,肯定大概率還是可以從外線生突進去,但雄鹿在籃下護框的大洛,負責協防的是字母,這就很棘手了。如果你對雄鹿的護框實力還不瞭解,可以看下我上次覆盤湖鹿大戰時的那張表: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雄鹿防守下,對手的籃下命中率會從60.3%降低到50.2%,足足低了10.1個百分點,相當於第二到第五的球隊加起來。限制對手的籃下出手比也是聯盟前三,有質有量。所以論護框,雄鹿的確是自成一檔,而且是再空12345678檔,才輪得別人。


所以等詹姆斯從弧頂衝到籃下時,籃下怕早已有人等著了。


其三,雄鹿鋒線的一對一防守能力卻要遜色於泡椒和小卡這個級別,他們除了字母外,再往下就是米德爾頓、馬修斯、馬文威廉姆斯這個防守層級。所以,相比於打快船的外線點名,對雄鹿使用背打是更好的解決方案,詹姆斯要位更深,命中率更加穩定,也方便他根據雄鹿的防守策略選擇下一步的行動: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不協防直接自己打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上協防的話,詹姆斯直接背傳切入的麥基


濃眉打雄鹿這場也有很多背打的回合,他和詹姆斯的表現是湖人陣地戰維持效率的關鍵。所以我才說湖人這兩場準備很充分,方案的選擇因地制宜。


除了高位點名和低位背身,湖人還給出了其他陣地戰的花式解法,上一篇提到過,比如戴維斯的反向擋拆;比如湖人殺人最多的武器之一,詹眉擋拆;比如霍華德和麥基剛剛偷師成功的背掩護: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背掩護這項技術對湖人這樣陣容高大、空間一般、籃下卡位能力強的球隊意義非凡。看霍華德和麥基的熟練度而言,應該練了有一段時間了,直到打雄鹿時突然頻繁的祭出,確實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對於同樣有大中鋒的球隊是一個好的啟迪。


而詹眉擋拆、戴維斯反向擋拆、麥基和霍華德剛剛偷師成功的背掩護這些技能,不管打什麼對手都能用得上。


2、空間一般的問題


其實,解決空間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出色的防守把你的空間拉到和我一樣低(甚至更低)的水平,然後再靠著詹眉二人的陣地戰解法維持進攻......


本該空間還不錯的雄鹿和快船,打湖人時外線命中率都有點不堪入目,快船這場三分31投7中,23%的命中率;雄鹿43中12,28%的命中率,均遠低於賽季均值。


再加上,因為這幾個因素,湖人的空間問題得到了緩解:


——拖空間的內線去參與背掩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堵塞空間帶來的進攻負面影響;


——湖人收官階段留在場上的是五小陣容:戴維斯、詹姆斯、波普、格林和神勇的布拉德利。當波普能把握住被放空後的有效攻框、布拉德利命中了那些空位的三分和手遞手的中距離時,湖人的空間好像也沒那麼差了。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倫納德被牽制在了弧頂,喬治面對詹姆斯拉開架勢的突破也只能做到如此程度的干擾,最後還是隻能犯規。快船剩下的莫里斯是有心無力,最便於協防的哈雷爾和路威是無心也無力


3、鋒線位置上的防守資源稍顯薄弱


湖人的內線和後場防守資源很充足,但鋒線上之前稍顯薄弱,詹姆斯和戴維斯的防守自然很強,但眾所周知他們在進攻端的壓力有多大,尤其是詹姆斯,尤其是他已經35歲的情況下。


但庫茲馬防守端的顯著進步在這種級別的比賽裡清晰地展現了出來,極具說服力,大莫的加入讓湖人在輪換階段沒有以前那麼狼狽,他防速度型鋒線吃虧,但對抗還可以。


而為了達到最好的防守效果,詹姆斯這兩場真的很拼。打雄鹿,以湖人的配置,防字母最好的方案當然是詹姆斯在前邊頂,戴維斯在後邊堵,這是最理想的。戴維斯負責外線領防當然也可以,但這樣一來就發揮不出他變態的協防能力。


只是詹姆斯如果全場領防字母,對體力的消耗顯而易見,但在濃眉陷入犯規麻煩後,他還是選擇了這麼做。


打快船,湖人的防守強度整場都很有延續性,詹姆斯和安東尼戴維斯在防守端都拿出了極為恐怖的表現,戴維斯誇張的防守覆蓋面積讓人印象深刻,詹姆斯開場就選擇親自對位倫納德,整場全力施為、前堵後蓋的身姿讓人過目不忘,還有布拉德利的強硬、卡魯索的能量、庫茲馬的態度和進步在這場比賽裡都能一覽無餘,眾人合力一起把隆多防守端的負面降到了最低。


這些都讓湖人的鋒線防守資源得到了補充,唯一要打個問號的就是,在一輪刺刀見紅的系列賽裡,詹姆斯現在的體力能撐幾場?如果這樣的系列賽還不止一輪呢?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二、快船篇


快船最大的,其他球隊無可比擬的優勢是什麼?那就是倫納德陣地戰無視環境、穩定性極高的中距離解法啊,不管是面框的中距離,還是背身後的中距離,乃至繞掩護後切出的中距離,都可以殺人如麻。


上賽季季後賽,有很多比賽猛龍的其他球員都只能打出慘不忍睹的進攻效率,但好在他們有一群最佳防陣級別的球員,一樣把對方的進攻也拆解的七零八落,大家一起去陣地戰一個球一個球的磨,猛龍靠著倫納德的中距離解法可以一路續命,但76人和雄鹿可沒有這樣陣地戰解法穩定高產的球員,巴特勒和米德爾頓還沒到這個級別。


說白了,有小卡的球隊,如果能成功的把對方拖入到只能靠中距離維持輸出的地步,那有機器人的一方顯然勝算更大。


可惜的是,今天的快船顯然沒做到這點。


快船今天的防守虎頭蛇尾,下半場尤其是第三節末段和第四節整節,在裡弗斯秀到人頭皮發麻的瘋狂陣容調試中(嘗試了大概十幾套不同的陣容),防守強度也是斷斷續續。反正比賽最後幾分鐘,快船用來決勝的那個陣容:倫納德+喬治+莫里斯+路威+哈雷爾,攻防兩端都非常失敗。


這也是快船本賽季的真實寫照——人員輪換不夠精細、進攻套路缺少章法。尤其是他們面對沃克爾、史蒂文斯這種執教嚴謹,喜歡摳細節的教練帶領的湖人、綠軍時,會顯得尤其明顯。


除了裡弗斯的原因,也和快船球員本身的特點有關。快船除了小卡泡椒外,其他幾個主要的輪換都是在攻防某一端存在亮點,但在另一端的表現又不夠穩定或者壓根就是差到極點,最典型的就是攻強守極弱的路威,守強攻極弱的貝弗利,3很突出D一般的莫里斯(這場3分也完全沒有了)。這就和你在玩拼圖一樣,要根據球員的特點、他們今天場上的狀態以及對手的情況來排列組合,拼出你想要的圖案(效果)。


顯然老李今天玩拼圖時或者時腦子發熱,或者是想借難得的機會試驗陣容成色。畢竟快船本賽季恰恰因為主力的傷病、倫納德的負荷管理以及中期的幾個重要交易引援,陣容比較動盪,在陣容搭配、調試方面時間很有限。


今天的比賽證明了,在這個級別的比賽裡,在比賽的重要階段,快船是不能同時把路威+哈雷爾+莫里斯+喬治+小卡的陣容放在場上的。路威人見人揍,莫里斯只能自保,再加個哈雷爾,那兩位真補不過來。


這個球,詹姆斯和波普耐心的在弧頂玩點名,路威和倫納德連續兩次祭出了大延誤,但路威這兩次的回防時機明顯都偏慢: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第二次延誤路威還沒完全回位,波普接分球果斷突破,哈雷爾完全放空防守人戴維斯的情況下,也無法做出有效協防: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哈雷爾放空戴維斯,依然目送波普完成攻框,這個球打完喬治有點急了


當波普、布拉德利拿出這種水平的攻框或者手遞手中距離時,那路威基本就上不了場了,起碼中鋒不能是哈雷爾。


你在最後要命的時刻,還讓波普在陣地戰玩出這種操作,那小卡這個中距離解法存在的意義就小了很多。


你再看湖人當時的五小濃眉+詹姆斯+布拉德利+波普+鐵林,五個人防守都在線,進攻端的縱深和機動性這場也體現出來了。這五個人裡戴維斯的存在,是最讓快船五小頭疼的一個,攻防兩端都是錯位,進攻端他的無球空切以快船的前場身高必須做到貼身防和卡位才有可能化解,哈雷爾如果防他吃力不說,後場籃板保護也就無法兼顧了,防守端AD的覆蓋面積和機動性有目共睹,湖人的五小因為戴維斯的存在一點都不小,詹姆斯是五小的指揮官,AD是五小的“陣眼”。


>>>>快船的終極陣容是


低位背身馴鹿,高位“點名”沉船,35歲的詹姆斯依舊侵略性十足


現在的快船顯然不具備上賽季猛龍那樣強悍的防守實力。猛龍是一支範弗利特和洛瑞這樣的小後衛都可以在外線領防字母,一路跟他纏鬥到籃下依然不被懟開的球隊。快船的高上限更多的體現在進攻端能打的牌多。


今天最後階段,裡弗斯也沒有把最近手感更好、回應能力更穩定的雷吉放在場上,在路哈擋拆減少頻率的情況下,雷吉可以嘗試替下路威。


祖巴茨的護框能力這個賽季得到了證明,這場打完也證明了他對快船的重要性。他在進攻端可以學習泰斯、麥基和霍華德的背掩護,為快船的攻框創造機會。我很期待下一次同城德比最後時刻他能得到上場機會,裡弗斯何不給個機會試驗一下呢?


傑邁克爾格林偶爾也能打幾場好球,但攻防兩端的能力還是無法勝任最後的收尾工作。


所以,快船最後時刻的陣容還是會優先從這幾個人中選出,他們是喬治、倫納德、莫里斯、哈雷爾、路威、祖巴茨、貝弗利和雷吉,再往後排才是沙梅特、傑邁克格林。


怎麼根據對手和球員的狀態進行搭配,就是裡弗斯的事情了。


作為目前奪冠呼聲最高的兩支球隊,湖人和快船這場都有一些相似的想法——既想盡量準確的丈量對方的實力,找一下彼此對位上的優劣勢點,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能發現漏洞的前提下還能贏下比賽,從而佔據交手上的心理優勢,但與此同時,兩隊又不想把己方所有的底牌一下全亮出來。

嗯,這是老李最後一節多那通瘋狂的陣容試驗最合理的解釋了。


歡迎持續關注:步虛詞終,一個有趣的高質量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