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醫術

有個姓張的,是沂水的貧民。有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很會看相的道士,相了張某說:“你以後能靠手藝發家致富。”張某說:“那我應該學什麼手藝呢?”道士又端詳了他一會,說:“就學醫吧。”張某說:“我連字都不認得幾個,怎麼幹得了這個?”道士笑著說:“你太迂腐了,名醫何必要多識字,你只管去幹就行了。”

張某回到家中,本來就貧困無業的,便蒐集一些偏方,到市上擺了個地攤,擺上魚牙、蜂房等東西,給人治病,賺一點錢勉強餬口。人們也沒把他當成正經醫生來對待。

【聊齋】醫術


一次,正碰上青州太守患了咳疾,下文到各縣為他找醫生診治。這沂水一帶本來就是窮鄉僻壤,少有會醫術的。縣官怕找不到醫生沒法向上司交差,就叫鄉里負責人自報醫生。於是大傢伙就共推舉張某。縣官聽了,立即召見他。這時,姓張某自己也患痰喘病,尚且無法自治。接到命令後非常惶恐,連連推辭,可縣官不聽,還是命人把他送往青州。這一路上都是大山,張某口乾舌燥,但是山中的水比玉液還貴,挨門討水喝,都沒有肯給的。走到一個地方,碰見一個農婦在漉野菜汁子。漉了半天,野菜雖多,但水卻沒有多少,盆裡的菜汁稠濁得像口涎那樣,張某口渴難耐,就乞求婦人把剩下的一點菜汁給自己喝。他喝下去以後,頓時覺得不渴了,咳嗽也止住了。他心裡暗想,這大概就是治咳嗽病的好方子。

【聊齋】醫術


到了青州,各縣來的醫生都已經給太守診治了一遍,沒一個有效果的。張某來了後,要求單獨給自己安排一間房子,裝模作樣的開藥方子。然後派人到民聞索要藜蕹。野菜要來後,他就學那個農婦的方法漉出汁兒來,請太守服下。太守喝下果然藥到病除。太守很高興,賜給姓張的許多錢、物,並贈了一幅金匾掛在了姓張的門上。從此,姓張的名聲大震,來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門庭若市。所治的病,沒有不見效的。

還有一次,有個患傷寒病的人來找姓張的,進門說了病症後,要求給他開處子。這時,張某正喝醉了酒,迷迷糊糊地錯把治瘧疾的藥給了病人。過一會酒醒過來才想起出了錯,但又不敢再對別人說。可誰知三天後,忽然有人帶著禮物來拜謝他。一問,才知道那個傷寒病人服了藥後大吐大瀉,然後病就全好了。像這類事情很多。張某從此名聲大噪,很快發達了起來。凡來請他治病的,不出重金不請車馬的是絕對不去的。

另外,益都縣有個姓韓的老頭,是個名醫。他還沒有出名以前,到鄉里四處賣藥。一次他晚上沒地方住,就投宿了一戶人家。正好這家人的孩子患傷寒病快要死了,得知他是賣藥的,就請他給孩子治病。韓老頭十分為難,自己想:不給孩子治病吧主人家肯定不讓自己住了,治吧又沒有辦法治,就在屋裡踱來踱去,緊張的兩手在身上搓著,搓來搓去,身上的汙垢搓下來一大坨,又順手把泥垢捻成了一個丸子。老頭靈機一動,心想:給病人吃了這個丸子先應付一下,反正治不好病也沒有什麼害處;就算治不好,也已賺得個白住白吃。想罷,就喂小孩吃下這個泥垢丸子。到了半夜,忽然主人來敲門,急得不行。韓老頭想:完了,一定是那孩子死了!他怕主人找他算賬,馬上起來翻牆逃跑。主人見他跑,就在後面追。一直追了幾里路,直到無路可逃才停住了腳。這時主人告訴他,孩子吃了丸子,出了一身大汗,病全好了。把韓老頭請了回去,又款待了一番。臨走,又贈給他許多錢財。

【聊齋】醫術


————————————————————————本故事選自聊齋,個人即時翻譯,僅供娛樂交流,更多志怪小說長期不定時分享,請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