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安徽這座城市,對於很多遊客來說,既熟悉也陌生。

熟悉的是,皖南山水的秀麗婉約,受到了無數人的親睞。幾乎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遊客千里迢迢趕來,只為了欣賞徽州獨特的美景。

而與皖南相對應的皖北城市,則會讓遊客覺得陌生。它們的過去、現在,多數人都不瞭解。它們的特色以及風光美景,很多人也都說不上來。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不同於皖南的風光秀麗,皖北城市旅遊的價值體現在“人文底蘊”這四個字以上。早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地處於平原的皖北地區因為佔據極大的優勢,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在千百年的發展中,這裡便衍生出了許多源遠流長的皖北文化。像位於淮北市濉溪縣的臨渙古鎮,就以茶館文化聞名千載。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坐落在濉溪縣中南部的臨渙鎮,原本是一座縣城。早在一千多年前,這裡因靠近隋唐大運河,成為了當地貨物中轉的重要樞紐。南來北往的商人以及旅客,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水路奔波後,就會選擇在此停歇。時間久了,臨渙便逐漸發展了起來,以至於最後,成為了當地數一數二的重要商埠。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隨著歲月的流逝,曾經車水馬龍的臨渙縣城逐漸落寞了下來,成為了如今人可羅雀的臨渙鎮。臨渙鎮的面積並不大,大約在160平方千米左右。而藏在臨渙鎮內的臨渙古城,面積就更小了。遊客來到臨渙鎮,遊覽的也都是古城的風光。在街頭巷尾轉一圈,我們能看到土城牆、能走進文昌宮、也能去當地的城隍廟拜一拜。當然,傳統的老街風光,隱藏在現代建築背後的仿古建築,為這座古城帶來了別樣的韻味。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整體來說,臨渙古鎮面積不大,景色雖美卻也一般。相比較於皖南自然風光的驚豔,徽派建築的精湛,臨渙古鎮就顯得稍微有些粗糙了。不過,這裡最吸引人的並不是這裡的景色,而是流傳千年的茶館文化。

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臨渙茶館就出現了,當時它是以茶攤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直到唐朝時期,大運河的開通,使得臨渙古鎮越來越繁榮,茶館自然而然也就應運而生。後來,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臨渙的茶館文化逐漸成為了當地的一種特色,喝茶也成了當地居民的一種習慣。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在最巔峰的時期,臨渙曾有20多家大小不一的茶館,每天都能接待數千人。如今早已不比當初,臨渙古城內的茶館數量也越來越少,能像以前那樣靜下心來專心飲茶的茶客也越來越少。走進臨渙茶館裡,遊客能見到的除了外地前來的遊客以外,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老舊的桌椅板凳,掛在牆壁上的黑白照片,粗獷的陶瓷茶碗,都呈現出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讓人不禁想要探究,當年的臨渙茶館究竟是何等風光。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臨渙古城的茶館文化,之所以出名,與它所採用的水源以及茶的類型有著很大的關係。眾所周知,臨渙城下有四大古泉,分別是回龍泉、金珠泉、飲馬泉和龍鬚泉。因這泉水口感特殊,且具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所以臨渙用這四大古泉沏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受人們的喜愛。而臨渙所採用的茶的類型,與我們平時的茶葉也有所不同。它採用的是六安茶葉的茶梗,當地人稱之為紅茶棒,所沖泡出來的茶便是臨渙特色棒棒茶。

皖北有座千年古鎮,面積不大,景色一般,卻以茶館聞名千載

據當地人稱,經由古泉水沖泡而成的棒棒茶,入口甘甜,回味無窮。不僅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腦的,經常飲用還有增進食慾、延年益壽的功效。不過,這樣的效果究竟是誇大其詞,還是確有其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無論怎麼說,棒棒茶的口感還是挺不錯的,聽著茶館內的小曲,磕著瓜子,喝著幽香的茶水,心裡只覺得美滋滋的。在我看來,來到臨渙古城,遊客若是不體驗一番棒棒茶的滋味,這趟旅行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靈魂。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