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溝的紅色基因傳承

2019年是“十二月會議”召開72週年。

72年前,一場重大的歷史轉折在米脂縣楊家溝悄然拉開帷幕,從而徹底改變了當代中國的歷史進程。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 ,中共中央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議,即“十二月會議”。在這裡,毛澤東寫下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40餘篇光輝著作,領導和指揮了西北戰場和全國的解放戰爭,組織開展了全國土地改革運動。

杨家沟的红色基因传承

從這裡走向勝利 攝影 史飛

楊家溝,這一中國革命歷史轉折的地理座標,也因此積澱了豐厚的紅色文化。72年後,這一文化又讓米脂煥發出後發趕超的精氣神,構築成為陝西紅色文化的“精神高地”。

楊家溝位於陝西省米脂縣城東南25公里處,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率領以“亞洲部”為代號的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時進駐楊家溝,在此領導和指揮了西部戰場和全國的解放戰爭,組織開展了全國土地改革運動,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十二月會議”和高級軍事會議,從而使楊家溝在全國知名。

楊家溝革命舊址由毛澤東、周恩來舊居、十二月會議舊址及高級軍事會議舊址等部分組成。毛澤東、周恩來就住在馬氏“新院”。十二月會議舊址離新院不遠,是晚清四合院窯洞建築,正面5孔窯洞及東西兩側的6孔廂窯為葉子龍、汪東興等同志的辦公室及後勤處辦公室,整個院落保存完好。

高級軍事會議舊址就是山頂上馬氏宗祠大廳,保存完好。楊家溝還保留有任弼時、張聞天等革命家舊居和中央前委擴大會議、慶祝宜川大捷大會、東渡黃河動員大會以及亞洲部保衛科、供銷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機關醫院、新華社等舊址。

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先後在米脂縣井家坪、陳家岔、申家礆、楊家溝戰鬥、生活過123天。其中,僅在楊家溝就住了120天,是中共中央轉戰陝北期間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如今,在這片紅色熱土上,楊家溝這顆陝北高原上的明珠將打造融合紅色文化、窯洞文化、地主文化、教育文化、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旅遊景區,集中展示米脂乃至陝北獨特的地域文化,推動全縣經濟實現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據瞭解,楊家溝紅色景區將於2020年全面開發以扶風寨為核心,北至一家莊,西至扶風寨後山墓塌和樓家梁山巔一線,東至老廟疙瘩,包括驥村門下河溝兩側的民居院落、革命舊址、河灘谷地、周邊梁峁等楊家溝全村主要建築群落和環境用地,新增紅旗洞沿公路向南延伸半公里處及左右山脊線內的範圍,規劃總面積3.7平方公里,打造榆林米脂紅色教育培訓、黃土文化體驗、鄉村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成為具有獨特魅力的紅色旅遊和教育培訓的米脂名片。

杨家沟的红色基因传承

12月25日至28日,中共榆林市委組織部、中共米脂縣委、米脂縣人民政府將共同舉辦“追憶崢嶸歲月 傳承紅色基因——紀念十二月會議召開72週年學術研討會暨大型尋訪活動”,帶領專家學者和記者團走進米脂楊家溝,重溫“中國革命的新高潮”,對米脂紅色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活動通過廣大媒體記者及資深學者的鏡頭和筆桿,挖掘“十二月會議”內容,學習“十二月會議”精神,展示革命老區的今昔鉅變。旨在把革命精神和英雄壯舉傳承給青少年一代,進一步推動榆林市米脂縣紅色文化發展。

“追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才能讓紅色文化直抵人心,讓紅色精神充滿魅力,讓紅色精神潤物無聲。

無疑,“十二月會議”的紅色基因必將從楊家溝出發,在米脂縣、榆林,乃至整個陝西的經濟文化發展中得以傳承和弘揚。(陝西網記者 孫雪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