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簡介----台州

台州,浙江省省轄地級市,地理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東瀕東海,北靠紹興市、寧波市,南鄰溫州市,西與金華市和麗水市毗鄰。寧波和台州同屬寧波都市圈,寧波是龍頭,台州是重要組成部分。台州是國家級小微金融改革試點城市,是全國唯一擁有3家城商行的地級市。


城市簡介----台州

台州歷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境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南面以雁蕩山為屏,有括蒼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達1382.4米,是浙東最高峰。台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台州境轄3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縣和2個新區(台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台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台州東部沿海海岸線長達651公里,海岸線在浙江省的比例佔了將近三分之一;近海有12個島群691個島嶼,主要有台州列島和東磯列島等。最大島嶼玉環島與大陸相連,大陸架海域面積8萬平方公里,陸地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台州以“佛、山、海、城、洞”五景最具特色,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長嶼硐天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台州被評為2013年度中國科技進步先進市,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創新型試點城市。

2017年11月,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城市簡介----台州

建制沿革

台州歷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先秦時為甌越地。秦代,屬閩中郡。漢初,先後有東海王、東越王封立。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東越王除,民徙江淮間,改其地屬會稽郡鄞縣,置回浦鄉。

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縣回浦鄉置回浦縣,縣治回浦(今章安),屬會稽郡,隸揚州,轄境大致相當於後世臺、溫、處3府。東漢建武年間(25—56)(一作章和元年<87>)回浦縣改名章安縣。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縣治在今永嘉縣內)。建安四年(199)(一作興平二年<195>,分章安縣西南部置松陽縣。

三國吳黃武、黃龍年間(222—231)分章安縣西北部置始平縣,分章安縣西部及永寧縣部分境域置臨海縣,以縣境臨海山而得名。赤烏二年(239),分永寧縣置羅陽縣;立羅江縣。少帝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隸揚州,郡治章安(一作初治臨海,尋徙章安),轄章安、臨海、始平、永寧、松陽、羅陽(後改安陽)、羅江7縣,境域遠及閩北。是為台州建郡之始。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始平縣為始豐縣;分鄞縣800戶、章安縣北部200戶置寧海縣,屬臨海郡,又改安陽縣為安固縣。太康四年(283),分安固縣置始陽縣,不久改稱橫陽縣。羅江縣改屬晉安郡。是時,臨海郡轄章安、臨海、始豐、寧海、永寧、松陽、安固、橫陽8縣,隸揚州。

東晉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南部永寧、松陽、安固、橫陽4縣置永嘉郡。臨海郡轄章安、臨海、始豐、寧海4縣,後世台州轄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豐縣南鄉置樂安縣(今仙居)屬臨海郡。

隋開皇九年(589),滅南朝陳,廢郡,並臨海郡各縣入臨海縣,屬處州(十二年改稱括州)。煬帝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臨海縣屬永嘉郡。


城市簡介----台州

唐初,復分臨海為章安、始豐、樂安、寧海、臨海5縣。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並寧海縣入章安縣。次年,又將始豐、樂安、章安3縣併入臨海縣。貞觀八年(634)復分臨海縣置始豐縣。高宗上元二年(675)分臨海縣東北部置寧海縣。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寧縣為黃岩縣,以縣西黃岩而得名。神龍二年(706),分寧海縣與越州的貿卩縣地置象山縣,屬台州。開元二十一年(733)隸江南東道。天寶元年(742)複稱臨海郡。乾元元年(758)複稱台州,肅宗二年(761)改始豐縣為唐興縣。廣德二年(764)象山縣改屬明州。中和三年(883)隸義勝軍。光啟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軍。

1949年6月解放後,置浙江第六專區。同年10月10日,第六專區改稱台州專區,駐臨海縣,轄臨海、黃岩、天台、仙居、溫嶺、三門、寧海7縣及臨海城關、海門兩直屬區。玉環縣屬溫州專區。1950年5月,撤銷臨海城關直屬區,劃歸臨海縣。1952年10月,寧海縣改屬寧波專區。1953年6月,分玉環縣境洞頭、大門諸島另建洞頭縣,屬溫州專區。

1954年5月,撤銷台州專區,臨海、天台、三門3縣劃屬寧波專區,黃岩、溫嶺、仙居3縣及海門直屬區劃屬溫州專區。1956年3月,仙居縣改屬寧波專區,海門直屬區撤銷,改為黃岩縣屬區。

1957年7月,復置台州專區,轄臨海、黃岩、溫嶺、天台、仙居、三門、寧海7縣。1958年10月,三門縣撤銷,併入臨海縣;寧海縣撤銷,併入象山縣,屬台州專區;洞頭縣重新併入玉環縣,仍屬溫州專區。

1958年12月撤銷台州專區,天台縣劃屬寧波專區,臨海、仙居、黃岩、溫嶺4縣劃屬溫州專區。1959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員會通知撤銷玉環縣,所屬境域分屬溫嶺縣與溫州市,並於4月付諸實施。1960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撤銷玉環縣。

1962年4月,復置台州專區,並復置三門縣、玉環縣。轄臨海、黃岩、溫嶺、仙居、天台、三門、玉環7縣。

1978年10月改稱台州地區。1980年7月置海門特區,屬台州地區,轄境包括原黃岩縣海門區、大陳鎮、山東人民公社及臨海縣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撤銷海門特區,以其行政區域置椒江市,以 境內椒江得名。此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家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1986年3月撤銷臨 海縣,置臨海市。1989年9月撤銷黃岩縣,置黃岩市。1993年2月,撤銷溫嶺縣,置溫嶺市。台州地區轄臨海、椒江、黃岩、溫嶺4市和天台、仙居、三門、玉環4縣。


城市簡介----台州

1994年8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台州地區和縣級黃岩市、椒江市,設立地級台州市和縣級椒江區、黃巖區、路橋區。境轄椒江、黃岩、路橋3區與臨海、溫嶺2市和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縣。市人民政府駐椒江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台州市行政區轄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代管臨海、溫嶺、玉環3個縣級市和天台、仙居、三門3個縣,分設61個鎮、24個鄉、44個街道,共4645個村委會、198個社區和137個居委會。

地理環境

台州市地處浙江省沿海中部,東瀕東海,南鄰溫州,西連麗水、金華,北接紹興、寧波。陸地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領海和內水面積約6910平方公里,台州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南面以雁蕩山為屏,有括蒼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達1382.4米,是浙東最高峰。椒江水系由西向東流經市區入台州灣。沿海區有椒北平原等三大平原為台州主要產糧區。大陸海岸線長約740公里,島嶼928個,海島岸線長約941公里,島陸域面積約273.76平方公里,主要有台州列島和東磯列島等。最大島嶼為玉環島,現與大陸相連,人口569萬,其中市區人口152萬。市區由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組成,轄臨海、溫嶺2個縣級市和玉環、天台、仙居、三門4個縣。

氣候環境

台州屬中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控制,炎熱多雨,為熱帶氣候特徵。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天氣溫涼,具亞熱帶氣候特徵。氣候平均氣溫低於10℃為冬季,高於22℃為夏季,介於10℃—22℃之間為春秋季。夏季始於5月底至6月上旬,止於9月下旬—10月初,長達4個月左右。冬季始於11月下旬末—12月上中旬,止於3月下旬,持續3—4個月,以西北部丘陵山地為長。秋季始於9月下旬後期—10月初,止於11月下旬末—12月上旬,持續2個月多。春季,西北部始於3月下旬,其他各地始於3月上中旬,止於5月下旬後期至6月上旬,分別達2個月。

自然資源

海洋資源


城市簡介----台州

台州是海洋大市,海洋麵積廣闊,資源豐富。有6個縣(市、區)瀕海,面積大於5平方千米的島嶼695個。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達4054.1平方千米,居浙江省首位。台州擁有8萬平方千米的大陸架海域和280平方千米可供養殖的淺海灘塗,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披山、大陳、貓頭三大漁場南北相連,3大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鰳魚、馬鮫、海鰻、石斑魚、墨魚等數十種經濟魚類,以及對蝦、梭子蟹和大量的貝殼類海產品。開發利用的淺海灘塗,除了生產海帶、縊蟶等傳統的海產品外,還大量養殖石斑魚、黃魚、真鯛、黑鯛、鮑魚、鱸魚、青蟹、河鰻、甲魚等。

電力資源

台州是一個能源大市。目前,集火電、水電、風電於一體的台州灣綜合能源小區已初步建成。2004年臺州全市總裝機容量達189.8萬千瓦,發電總量108.51億千瓦時。 華東骨幹電廠台州發電廠裝機總容量達到144萬千瓦,是目前浙江省第二大火力發電廠。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裝機容量3200千瓦,名列中國第一、世界第三。括蒼山風力發電場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和世界相對海拔最高的風力發電場。

農林資源

台州農業為傳統主要產業,沿海、海島為漁業農業區,濱海、溫黃平原及河谷盆地為糧食水果作物區,內地丘陵山地為林業特產雜糧區。

人口

201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97.49萬人,其中男性人口305.61萬人,女性人口291.88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4.7:100。全年共出生7.14萬人,死亡3.6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95%,死亡率為6.12%,人口自然增長率5.83%。戶籍總人口中市區人口159.29萬人。據2015年全省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04.9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60.3%。

區域經濟

2018年,台州實現生產總值4874.87億元,增速居浙江省第四,比上年增長7.7%,增速為2014年以來最高。從全省增速排名看,2018年,台州居全省第五位。

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43.9%和52.4%,分別拉動我市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3.4個百分點和4.0個百分點。


城市簡介----台州

市區實現生產總值1296.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市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1822元,比上年增長6.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3137美元。

2018年市人均GDP達到59570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路橋區和玉環市人均GDP超過10萬元。

第一產業

全市2018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7.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138.21億元,增長3.5%;林業產值6.40億元,增長1.5%;牧業產值31.27億元,下降6.6%;漁業產值227.89億元,增長5.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86億元,增長7.6%。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06.81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6%。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6.35千公頃,比上年下降2.0%;全年糧食總產量60.75萬噸,比上年下降1.4%,每公頃單產為6306公斤,比上年增長0.6%。全市非糧作物播種面積110.4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2.8%。糧食作物與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比例為46.6:53.4。全年蔬菜產量196.16萬噸,比上年增長4.1%;油料產量1.57萬噸,增長1.5%;水果產量131.29萬噸,增長3.8%。

全市完成造林更新面積2740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1944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7.6千公頃。全市有林地面積623.03千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0.3%。全市有自然保護區(含小區)35個,面積12.14千公頃。

全年肉類總產量11.03萬噸,比上年下降10.6%,其中豬肉產量8.60萬噸,下降3.6%。禽蛋產量3.76萬噸,下降2.3%。

全年水產品產量156.90萬噸,比上年增長5.7%。其中海洋捕撈產量110.26萬噸,增長 6.9%;海水養殖產量40.83萬噸,增長6.2%。

全市註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7391家,其中省級示範性專業合作社129家。全市共認證有機食品35個,綠色食品187個,國家無公害農產品272個,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基)地272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共有241家。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市完成河道疏浚清淤464公里,其中市區16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02平方公里,新增防滲渠道225公里,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308公頃。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03.56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103.16億千瓦時。


城市簡介----台州

第二產業

全市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家數為374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818.33億元,比上年增長0.4%。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排在前五位的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醫藥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分別完成工業增加值91.60億元、88.57億元和82.5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7%、15.7%和5.7%,通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分別完成增加值97.78億元和70.48億元,分別比上年下降6.6%和2.2%。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為93.5%,新產品產值1219.80億元,比上年增長2.2%,新產品產值率為30.5%,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不含台州電業局)345.53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利潤總額207.20億元,增長4.8%。

第三產業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6.68億元,比上年增長1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3%。其中餐飲收入194.72億元,比上年增長9.2%,商品零售額1631.95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城鎮零售額1489.44億元,增長10.8%,鄉村零售額337.24,增長11.7%。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汽車類和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15.0%、26.8%、6.1%和48.8%,石油及製品類則下降7.3%。全年網絡零售額494.37億元,比上年增長45.7%。

商貿設施不斷完善。台州農港城開業,萬達廣場、銀泰城綜合體和台州星光耀廣場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年末全市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534家,成交額1615億元,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有109家。全市已建成村級連鎖店5025個,行政村覆蓋率93.9%。電商產業加快發展,全市已創設各類網上店鋪5.56萬個,淘寶村42個,電商產業園19個。

全年共接待旅遊總人數7436.0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0%,其中接待國內遊客7419.17萬人次,增長22.0%;實現旅遊總收入749.25億元,比上年增長28.4%,其中國內旅遊收入745.63億元,增長28.4%。天台山景區、神仙居景區成功晉級國家5A景區,填補了我市5A級景區“零”的空白。全市共有5A級旅遊區2個,4A級旅遊區7個,3A級旅遊區19個,2A級旅遊區14個。共有星級飯店50家,客房8041間,床位13166張,旅行社140家。


城市簡介----台州

社會事業

科技發展

全市實現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23.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全市共有省級企業研究院50家,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280家,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429家。全年申請專利23144件,比上年增長12.5%;專利授權19717件, 比上年增長22.2%,其中發明1386件,增長75.2%。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198項,技術交易額14.35億元。

質量強市和名牌戰略深入推進。“浙江製造”品牌認證企業達到6家,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有中國名牌產品19個,浙江名牌產品252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3個。全市有467家食品企業取得QS證書。年末全市有各類檢驗機構110家,其中國家檢測中心1家,省級質檢中心9家。全年新增5件馳名商標,全市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馳名商標達到56件。


城市簡介----台州

教育事業

市政府與北京師範大學成功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北師大附屬台州高級中學正式落戶。全市有幼兒園1329所,在園幼兒22.43萬人;普通小學329所,在校生48.09萬人;初中187所,在校生19.56萬人;高中66所,中等職業學校31所,高中段在校生15.47萬人,初升高比例98.31%。全市特殊教育學校招生(不含隨班就讀)190人,在校生1234人。全市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10618人,在校生33566人,成人高校在校學生34768人。

著名學校

台州學院

台州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由浙江省和台州市共管共建的綜合性普通高校,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是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台州師專,其辦學源頭可上溯至1907年三臺中學堂簡易師範科。學校在發展歷程中海納百川,先後匯聚了台州教師進修學院、臨海師範、台州衛校、溫嶺師範等多所學校。學校現在臨海和椒江兩地辦學,校園總佔地面積1752畝,總建築面積50.1萬平方米,現有館藏紙質圖書190萬冊,數字資源總量4.4T,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3億元,校園功能齊全,設施先進。

台州職業技術學院

台州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籌建於1999年;2001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台州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2006年,浙江省台州工業學校和浙江貿易經濟學校先後成建制併入。2007年,在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2年,學校成為“浙江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5年,經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等聯合評價,我校進入中國專科院校排行榜百強(位列第66位)。


城市簡介----台州

文化事業

至2018年末,全市有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10個,自辦廣播節目10套,自辦電視節目10套。年末全市有線廣播電視覆蓋用戶162.74萬戶,其中數字電視實際用戶136.45萬戶。全年廣播節目播出時間71717小時,電視節目播出時間58815小時。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9.89%和99.67%。至2015年末全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5項,省級95項,市級299項。全年共完成235場文藝演出、22個主題展覽、3.67萬場數字電影和1.8萬冊圖書的下鄉任務。

醫療衛生

年末全市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455家,其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424家。積極吸引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全市共有民營醫院53家。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477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7841人,其中執業醫生和執業助理醫生15723人,註冊護士14666人。年末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33人,其中醫生2.63人。全市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為174.82/10萬。全市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6.80%。,其中嬰兒死亡率4.39%。,戶籍孕產婦死亡率5.57/10萬。全年有4.38萬人參加無償獻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7.38%,衛生戶廁普及率95.54%。

體育事業

台州體育中心體育場、第二屆市區機關運動會等一系列賽事。群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舉辦了市第四屆萬人健身跑、快樂彩虹跑等活動。全市運動員參加國際國內各項賽事取得了較好成績,共奪得國際比賽金牌4枚、銀牌2枚、銅牌2枚,全國、全省比賽金牌154.5枚、銀牌158枚、銅牌149枚。全市共建有市、縣級體育社團239個。

社會保障


城市簡介----台州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71萬人,全年幫助3.04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全年創業培訓483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3%。

開展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繳存工作。建立健全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形成較為健全的“基本醫療+大病保險”保障模式。年末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被徵地農民)、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98.77萬人、140.78萬人、232.43萬人、88.73萬人和99.37萬人。年末全市有233.6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有480.1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全年收繳各類保險基金196.44億元,支出187.67億元。

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79592人,全年共投入低保資金23186元。城鎮和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分別為382元和287元。全市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97.21%,城鎮“三無”人員供養率達到92.91%。全市共有各類養老機構345個,床位42111張,年末在院老人20502人。全市新建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895個。全年共支出醫療救助資金1.08億元,醫療救助16.80萬人次。

民風民俗

春節:初一早起,放開門炮仗,稱“開春”。設香案供祖宗、天地。鄰里親友見面互道恭喜。忌汲水,忌灑掃,忌動刀剪。不催債,不吵罵,不勞作。走親串戚,送年禮,吃年酒,統稱“拜歲”,以初八為限。有喪事人家,以初二為“白日子”,設座開弔,稱“接紙”。舞龍、滾獅等民間娛樂隊伍穿村過莊,表演相娛;灑尺、蓮花落、排街、化龍船、送元寶、送麒麟、狗搗米、花鼓等江湖遊藝挨戶登門,直至元農。初三接土地爺。初四接灶神。初五恢復正常,商店營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府定春節放假三天,常組織各種大型型文娛活動。節前各機關單位、廠礦企業由領導幹部登門慰問烈軍屬、傷病人員、離退休人員。在外地工作幹部職工回鄉探親過節。

元宵:傳統元宵節為正月十五,但在臺州各縣市區(除溫嶺、玉環兩縣市的閩南籍漁民後裔外),均以正月十四為元宵。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十四日元宵來歷的傳說——

抗倭說:傳說戚繼光在臺州抗倭時因作戰機密被洩露,將計就計把元宵節提前一夜,從而一舉殲滅入侵倭寇。又傳說正月十四,戚繼光帶兵進駐桃渚城。解糧官稟報庫裡的糧食不夠用,請示能否向城裡百姓借糧。戚繼光說桃渚城裡的百姓多次遭倭寇洗劫,不能給他們增加負擔。最後,士兵們把剩下的糧食磨成粉,兌水熬成糊狀,再加入各種蔬菜、肉類、豆製品和調味品,製成美味的糟羹。因此台州的元宵改為十四,並吃糟羹。


城市簡介----台州

孝子說:元至正十四年(1354),方國珍率浙東農民軍攻入台州府,建國稱王,在北固山建天壇,以今台州城隍廟為金殿,並下詔普“天”同慶,包括傳統節日。方國珍的母親信佛,每月朔、望兩天(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吃素齋,每年的元宵節與中秋節剛好是方母吃齋之日。方國珍是個孝子,為了使母親能與“天下百姓”同樂,他便下詔提前一天過元宵。此後,在方國珍統治的區域(包括台州全境、寧波的寧海等地),正月十四鬧元宵便成了風俗。

築城說:相傳唐初大將尉遲恭(一說為刺史尉遲繚)徵來大量民工修築台州城。時近年末,天寒地凍,材料缺乏,開工不久連砌牆用的蠣灰漿都嚴重短缺。一位老農獻計,用米粉加黃泥攪拌成漿,粘度效果很好。一民工因不堪飢寒,偷吃了築城用的米粉糊,按律當處理。尉遲恭(或說為刺史尉遲繚)仁慈體民,將一部分米粉糊拌黃泥築城,一部分摻菜、筍等燒成羹給民工當點心。築好長城這一天,剛好是正月十四,因此台州的元宵改為十四,並吃糟羹。

清明:清明節在臺州,家家作菁團、菁餅(團為鹹,餅為甜)為寒食品,帶去掃墓。菁是田野上蒿、艾一類的野生小草,有清香味.清明後開黃色小花。台州民間採之洗淨後在開水中氽過搗成泥,拌上糯米粉及小麥粉,即做成團和餅,叫菁團、菁餅。菁團的餡用豆腐乾、筍、豬肉、油泡、蘿蔔等切成小方粒,炒熟後再被包裹;菁餅的餡則是用紅糖或用甜豆沙做成。

掃墓又稱“墓祭”或“上墳”。時間靈活,一般在清明前後舉行,有“前三後四”的說法。據《浙江通志·風俗)和《台州府志》記載,這一天,台州各縣民間不分貧富,都在各自的祖先墓前設饌致祭,並插香燒紙,封土於墓,俗稱“加墳土”。舊俗民間在墓地插竹掛紙錢;也有壓紙於墓場和墓背的,稱為“壓墓錢”,上過墳後,在墳頭上掛彩色幡,表示該墳有下代人照管。

溫嶺及玉環的閩南籍人在祭墓完畢以後.還將菁團和銀錢分給在墓所的鄰家兒童,或給以銀錢,叫做“散墓資”。解放初還有這種俗例,近年已不作興。

立夏:時在春夏收種之交,民間講究進補以增強體質,防罹“疰夏”。食蛋,以為可健腳骨。食青梅,以為可防腰痠。食桂圓,以為可明目。稱體重,以便及時發現體質變化。食“麥餅筒”。俗稱“醉夏無麥餅,白碌做世人”。舊時貧家軋青大麥磨“麥蟲”以代,故又有“富的醉夏筒,窮的磨麥蟲”之說。即使不會喝酒的人也要喝點酒,或吃甜酒釀,稱“醉夏”。

端午

:食粽。親友互贈粽子等禮品。門首貼五毒圖,懸艾葉及菖蒲劍,飲菖蒲酒,室內噴灑雄黃酒,又以五彩絲線制香燈袋懸掛帳前、衣襟,遠邪辟毒。小兒手足或頸項系五色絲線,以為祛祟保壽,又胖又壯,稱系“端午壯”。以魚腥草、大小薊、馬鞭草、艾、香附草等煎水為兒童午後沐浴,吃青皮鴨蛋,以為可除穢解毒,避暑溼。無龍舟競渡。


城市簡介----台州

七月半:即中元節,俗稱“鬼節”。置羹飯祭祖。放水燈或放路燈以濟孤魂。

中秋節:在臺州市,人們也有八月十六過中秋的傳統,不過傳說更多。   

一種說法和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有關:當年朱元璋起義,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裡面,傳送到各地軍中。沒想到由於路途遙遠,信使走到台州時已是八月十六了。不過陰差陽錯,起義還是成功了,朱元璋高興地將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群臣,所以台州人索性就在八月十六過中秋節了。   

另一個說法和孝道有關。元朝末年,朝廷腐敗,台州人方國珍起兵反元割據台州,百姓安居樂業。台州百姓原先中秋節吃葷腥月餅,而方國珍的母親信佛,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隻吃素,方國珍因此把自家的中秋節定在了八月十六。這份孝心感動了百姓,於是大家把中秋也改在了八月十六。

重陽節:稱“九月九”。外出登高。食重陽糕,取人壽年豐百事皆高之意。南朝宋《臨海記》:“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正可數百人坐。民俗極重,每九日菊酒之辰,宴會於此山者,常至三四百人。”此為台州古俗較早記載。臨海、黃岩、三門等縣也有習慣做麻餈過節,諺稱“九月九,麻餈粘搗臼”。今多秋日登高,其他節俗已漸不興。

除夕:臘月最後一天,稱“過年”。此前,廿四日為“小除夕”,打掃清洗,稱“撣蓬壅”,晚間祭灶送灶神。廿四以後殺豬宰雞,搗糕裹粽,蒸饅頭做凍米糖,忙辦年貨。年內祭天地,稱“謝年”。換貼春聯。除夕家宴稱“年夜飯”。溫嶺縣石塘一帶閩籍漁民,在門口焚壽金紙、柏葉,在餘燼上跳躍,反覆誦唸“今年好過年,明年掙大錢”,稱“跳龍灰”。閤家團坐“守歲”。給小孩分“壓歲錢”。放“關門炮仗”以辭舊。

名優特產


城市簡介----台州

麥蝦一斤麵粉、一隻雞蛋、一匙菜油、一匙鹽,加適量水,放入大碗內調成麵粉糊漿備用。旺火起油鍋,放入白蘿蔔絲炒,再放入滷牛肉絲、香菇、黃酒,爾後加入高湯,猛火燒開,用菜刀沿大碗口將麵粉糊漿切成一條條面狀下鍋,大火燒開放入適量鹽(亦可再加蝦、蟶、蛤蜊、油煎蛋等),燒熟後加少許醬油、味精、蔥或大蒜葉,起鍋盛入碗中。其口味特點:清香鮮美。

薑湯面台州的代表性麵食它的精彩之處除了豐富的澆頭(有蝦乾、豬肉絲、筍絲、香菇、金針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蟶子等),還在於它微辛濃郁的湯——帶著薑汁特有的香味。它的精彩之處除了豐富的澆頭(有蝦乾、豬肉絲、筍絲、香菇、金針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蟶子等),還在於它微辛濃郁的湯——帶著薑汁特有的香味。薑湯面先前只是浙江台州婦女坐月子時調養身體的主食,現已成為街頭獨具風味的小吃。許多臺州人都將薑湯面視作不可少的食品。

食餅筒顧名思義就是把各種美味佳餚用紙樣薄的麥焦皮(也有用米漿烙的米筒)包成筒狀,它是台州著名的一種小吃。俗稱“麥焦”,也有稱麥餅筒和錫餅的。說是小吃,其實家家戶戶都把它當作主食的,因為在麵皮裡面已包羅了餐桌上所有的菜餚。每年的端午節都是必吃這道小吃的,再喝上一點雄黃酒,門上插一兩支用菖蒲做成的避邪劍,那端午濃濃的味道就出來了。

仙居楊梅仙居楊梅是浙江省台州市著名特產之一。仙居栽培楊梅有1000多年的歷史,三百多年前的楊梅樹如今依然生長在仙居的土地上。在低山、低丘上發展早熟的荸薺種楊梅,6月中旬就成熟上市。仙居楊梅打出了品牌,在行內已形成“世界楊梅在中國,中國楊梅出浙江,浙江楊梅數仙居”的說法。仙居楊梅由於仙居獨特的小氣候特點,在6月初就能成熟,比慈溪、餘姚等地早7—10天上市,晚10—15天落市,商品果一般在6月10日上市,7月20日落市。 東魁楊梅,個大如乒乓球,平均單果重21克,最大達54克。

仙居三黃雞仙居三黃雞被譽為“中華第一雞”,曾得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鐘愛,列為貢品,“三黃雞”的名字由朱元璋欽賜。仙居三黃雞,在國家農業部權威典籍《中國家禽志》一書中排名首位,該雞屬農戶大自然放養。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優良品種,具有體型小、外貌“三黃”(羽毛、爪、喙)、適應性強、產蛋性能好、肉質鮮嫩等優良性狀。


城市簡介----台州

黃岩蜜桔黃巖區作為“中國蜜桔之鄉”、農業部優質柑桔生產基地區縣,種植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所產柑桔酸甜適中,風味濃厚,特別鮮甜可口,品質優良,屢獲名牌產品、優質產品獎,為全國首批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玉環文旦玉環柚於清同治年間由廈門香客傳入,迄今已有120餘年歷史,後經選種嫁接培育而成,營養豐富。除生食外,果皮可制蜜棧、果皮糖和提取芳香油。1982年12月在全國柑桔區域會議上鑑評玉環柚,榮獲柚類第一名;1985年在全國優質農產品展評中再次列為榜首。除銷於大城市外,還出口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三門青蟹三門青蟹,學名為鋸緣青蟹,俗稱蝤蛑,產自浙江中部沿海的三門灣畔。適溫範圍7~37℃,鹽度2.6~55‰,肉食性營穴居,晝伏夜出。三門青蟹種質資源純正,生長環境優越,肉質細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美容功效,先後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國有機產品”、“中國著名品牌”、“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等多個獎項,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三門青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天台烏藥天台山峰巒重疊,鬱郁蒼蒼,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是著名的藥材產地。其中以天台烏藥、三七參、白朮、芍藥、茯苓最為著名。

溫嶺草雞溫嶺草雞是性成熟早、生長髮育快、飼料報酬高、肉質好的優質黃羽雞。溫嶺草雞皮薄肉厚而嫩,耐粗飼,適應性強。體形中等,體態勻稱,小巧清秀。全身羽毛緊密,背平直,尾羽高翹,單冠直立,呈鮮紅色,肉髯中等大呈鮮紅色,公雞冠又高又紅,羽毛鮮豔,外觀漂亮。肌肉中富含蛋氨酸、賴氨酸,具有較高的蛋白含量。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比較低,口味鮮美。

風景名勝

神仙居景區


城市簡介----台州

神仙居景區是仙居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總面積15.8平方公里,神仙居目前已開發了四分之一,曾被評為“遊客最喜愛的美景樂園之一”,目前被定為“作 家創作基地”,集“奇、險、清、幽”於一地,匯“峰、崖、瀑、林”於一體,形成峰、崖、溪、瀑景觀。典型的流紋岩地貌,景觀豐富而集中,奇峰環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對高度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處處成景,溪水與瀑布常年不斷,幽深奇崛。有迎客山神、將軍巖、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洩飛瀑等80餘個景點。神仙居引人入勝之處,在於那裡的一山一水、 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有不類他山、異乎尋常、出人 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觀形態。一字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崖亦奇。自縣城出發,迤邐西行,無論橫貫北境的大雷山,還是南脈括蒼山,均綿延不斷,如波濤起伏。唯獨白塔鎮南境,神仙居周圍的眾山巍兀獨立,險峻無比,與其它山刀切斧削般割裂開來 ,迥然各異,別具一格,聳然獨秀。

天台山景區

天台山景區以“佛宗道源”著稱於世的天台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國清寺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本山。重點景點有國清寺、石樑、赤城山、寒山湖、華頂峰等。國清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日本、韓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至今,在日韓和東南亞一帶仍擁有300多萬天台宗佛教徒。石樑飛瀑還是浙江省十大名勝景點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又被列為“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2000年天台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中國4A級旅遊區(點)。風景區總面積達187.1平方公里,風景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勝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數來數去數不清”之說。

天台山集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點是古、幽、青、奇。天台山不但自然風光奇麗秀美,人文積澱深邃厚實,而且旅遊的區位條件也相當優越。往東有“蔣介石故居”所在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雪竇山,北有“越中勝境”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和新昌大佛城相接,南有溫州雁蕩山,西有浙中金華雙龍洞,蘭溪諸葛村和東方好萊塢──東陽橫店影視城,可謂旅遊要衝、黃金地帶。現在,以天台山為中心,涵蓋浙東的二小時旅遊經濟圈正逐步趨於成熟,浙江旅遊界為此編有“天台居中,遊遍浙東”的順口溜。

臨海江南長城

江南古長城

據志書記載,臨海古城始建於東晉末年,只是當時規模較小。唐代進行了擴建,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全部被拆, 約三千年後的大中祥符(1008—1016年)年間重建。熙寧四年(1071年)又將原在東湖以外的東面城牆移建於東湖以內,從此規模一直未變,但歷代均有修繕, 唯甕城建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城牆規模舊志載為: “周圍一十八里”,實測6286.63米。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江南長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區。始建於晉,擴建於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曆史,現存城牆長約5000米,蜿蜒曲折,氣勢恢宏,素有“江南八達嶺”之美譽。江南長城除禦敵的作用外,還具有防洪功能,故在修築上十分有特色,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弧形馬面,另一方為方形,這在全國十分罕見。


城市簡介----台州

溫嶺長嶼硐天

觀夕硐,中國石文化史上璀璨的藝術奇葩,肇始於南北朝時期,千餘年來經工匠不斷開山取石,形成獨特的硐天景觀,雖是人鑿,宛若天成。它坐擁的28個硐窟,1314個石硐,硐套硐,硐連硐,硐硐相連,綴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人與自然共同演繹的歷史奇蹟造就了包羅萬象的長嶼硐天:亞洲唯一的自然“巖洞音樂廳”獨具魅力,被譽為“不僅是屬於溫嶺、屬於中國,而且是屬於全世界的、寶貴的、獨特的文化遺產”;工藝精湛的石碗榮獲世界基尼斯之最;國內首個洞穴式石文化博物館獨樹一幟,其累年形成的天然壁畫梅花樁、種類繁多的天然奇石、精巧無比的民間石雕在國內同類獨佔鰲頭。

長嶼硐天總面積16.18平方公里,主要由雙門硐、觀夕硐、水雲硐、雙門石窟、八仙岩、靈霄硐組成,系北雁蕩山餘脈,山巒海拔在150米左右,屬低山丘陵。《嘉慶太平縣誌·地輿三》載:“嶼不甚大而最有名,並石蒼、黃監或統稱‘長嶼’。”長嶼因風巒蜿蜒起伏,猶如海上一座狹長的島嶼而得名。

玉環大鹿島

大鹿島位於名柚(文旦)之鄉---玉環縣的東海披山洋上,由大鹿、小鹿島組成 ,面積為2平方公里,距坎門應東碼頭6公里;棧臺碼頭4公里。

島上危峰嵃峻,盤蹬嵌嶇,火山基岩海蝕地貌形成陡崖礁灘星羅棋佈,形成八仙待渡,五百羅漢,龍潭,仙人羅帳,龍游洞等天然景觀20 餘處,雄偉瑰麗,千姿百態,變化多端;島上樹木茂盛,荊草蒙茸,四季常綠,創翠欲滴,有各類植物380餘種,包括美國紅杉,日本柳杉,法國冬青,北美鵝掌楸,阿爾巴尼亞海岸松及臺灣相思等樹種,森林覆蓋率達87.6%。猶如鑲嵌在萬傾碧波中的一顆綠寶石,故有“東海碧玉”之美稱,這裡空氣新鮮,沒有汙染,是個天然氧吧,。1991年由國家林業部批准為海島森林公園,2007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1985年,中國美院教授洪世清為繼承中國石刻藝術,隻身上島,涉海遍崖,汗血十四年,雕琢出巖雕近百座。這些巖雕上承秦漢悠久的藝術傳統,下及大海眾多的生靈,鬼斧神工,賦予沉睡億萬年岩石新的生命,使靜謐的海島熠熠生輝,蔚為大觀。輔劉海粟,沙孟海,錢君陶,申石伽,夏伊喬等名人摩崖石刻16幅,形成了龍門石刻,索橋風月,壽星巖,將軍洞等4處獨特的人文景觀,堪稱曠世瑰寶。香港《美術家》雜誌評價為“世界範圍內的一個令人驚異的創舉”。

景區內建有三、四級標準的度假村、鹿島山莊,配有高中檔客房169間,豪華餐廳,包廂,歌舞廳,KTV包廂,休閒中心,會務中心等綜合性服務項目,並有蘇泊爾豪華快艇往返玉環應東碼頭和棧臺碼頭,航時30――15分鐘。

大鹿島景區以森林為依託,以巖雕文化為靈魂,以海島自然景觀為載體,融三浴(森林浴,日光浴,海水浴),三景(巖雕景,石刻景,奇石景)為一體,遊客儘可在此燻海風,聽濤聲,聞鳥語,觀日出,嘗海鮮。是避暑,休閒度假,商務會議的理想場所。

台州海洋世界


城市簡介----台州

台州海洋世界物展覽為主的大型水族館,其高度為中國之最,規模居浙江之首。台州海洋世界內設熱帶雨林館、珊瑚礁魚館、海洋風情館、海獸表演館、海洋嘉年華、海洋科普教室、水族實驗室等。

台州海洋世界充分借鑑了國內外大型海洋館的建設經驗,並創造性地應用了許多全新的理念,集聚各種形色的海洋生物,超大型展示,逼真再現水世界的繽紛精彩。並推出美人魚、人鯊共舞、海豹表演、水中芭蕾等表演項目,還有海洋歡樂餐廳、海洋主題禮品中心、觀賞魚售展中心等配套服務,是一處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集科普教育、欣賞娛樂、旅遊休閒、購物為一體的大型展覽館。

溫嶺方山景區

方山四面絕壁,山頂平坦開闊,面積700多畝,視野開闊,恍若空中平原

南嵩巖景區,天外瓊臺。頂上四季山花映翠潭,整個方山頂猶如一座巨大的空中花園。有人在方山山頂這樣寫道:山頂遠眺,廣宇浩茫,俯瞰山河,猛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浩然之氣。 根據資料顯示,方山為典型的流紋岩平臺地貌,發育成一個厚約50米的開闊平臺,平緩地分佈在海拔400多米高的山頂上,總體向西北傾斜,傾角在5度左右,由於自然風化,在平臺上形成了各種緩丘、凹地、淺潭。有專家指出方山是目前發現的中國較大的火山平臺。山頂氣候與山下迥異,風異常急速,方山又處在臺風多發的溫嶺,氣候較為惡劣,加之土層稀薄,高大的喬木難以生長,因此放眼望去,皆是不及腰身的草地和蕨類植物為主,也有松樹,主要為馬尾松,但都體形矮小,盤根錯節,儼然天然盆景。此方山松也為方山三大奇觀之一,數十年樹齡卻仍然不足兩米。

從地質的角度看,方山熔岩臺地貌是由山峰頂部的層狀玻璃質火山岩帽發育而成的以裸岩陡崖為特徵的地貌。它與丹霞地貌驚人地相似,也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特徵,但其巖壁以稜角鮮明區別於後者的圓滑。在我國已建成的13個以火山地質遺蹟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多數為新生代火山地質遺蹟。像方山這樣的單純由中生代火山岩構成風景秀麗的地質公園並不多見,其開闊臺地和豐富的地貌景觀(含梅雨瀑等),在我國火山岩風景區是極為罕見。

漩門灣農業觀光園景區

玉環觀光農業園是集現代與生態農業示範、農業科學研究、觀光農業園科普教育和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位於浙江台州玉環與溫嶺城關的中心地帶,西瀕樂清灣,與雁蕩山隔海相望。內設神農廣場、演藝區、精品果園、認知園、小型植物園、百草園、果菜園--開心農場、水景園、童趣園、百鳥園、燒烤區、拓展訓練區等遊樂場所。

三門蛇蟠島

蛇蟠島位三門灣內,為台州市第二大島,距縣城海遊鎮東野人洞17.5公里,但距 大陸海岸線最近處僅2.5公里。從六敖鎮上敖碼頭啟程,乘渡船約20分鐘可達。 島嶼總面積11.04 km2,原分蛇蟠山和小蛇山二島,1978年經築塘圍墾後連成一 島。開發歷史久遠,宋代末年即在島上開闢採石場,明代萬曆(1573~1619)年 間尤為興旺,以出產優質石料紅色“蛇蟠石”聞名,多數石料供應寧波、上海等 建材商。當年採石開鑿的大大小小洞穴共有1300餘個,堪稱“千洞之島”,為浙 江省規模最大的海島人工洞穴奇蹟。


城市簡介----台州

島上居民約4000人,設蛇蟠鄉,鄉政府駐地村。蛇蟠島洞穴集中於大蛇山,山中千洞各異,有面積達1000餘平方米的高敞 大洞,也有僅容1人的深曲無底小洞;且洞中有洞,橫豎旁出,怪石嶙峋,森森 幽幽猶如迷宮而別具景緻。洞穴內氣候溫和,一年四季微風習習,清爽宜人。著名的大洞有黃泥洞、山前洞、高樓巖洞、羊欄穿山洞、上山頭巖洞等,景區品位 可與紹興柯巖、龍游石窟、溫嶺長嶼洞天相媲美。如高樓巖洞俗稱強盜巖洞,進 口處為兩個連環套洞,內足容兩個籃球場,支洞隱蔽,上有一個穿頂洞,別顯洞 天,洞穴昏暗處排列有5口約摸深10餘米的水塘,清澈見底。羊欄穿山洞是一 條去山後村的連環迭套的洞道,洞中有洞,出口處風光尤好,一座天然大型“石拱橋”映現於眼前,東望海波浩渺,似臨仙境。蛇蟠島又是一個富有海上田園風情的旅遊島嶼。

旅遊攻略

景點概況

簡介

台州市,位於中國浙江省沿海中部,是浙江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台州市自然風光雄奇秀麗、古樸莊嚴、玄遠清幽;人文景觀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獨放異彩。台州旅遊以“佛、山、海、城、洞”五景最具特色,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長嶼硐天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


城市簡介----台州

最佳旅行時間

5-7月或9-11月最佳

建議遊玩天數

2天

當地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