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珠泉書院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珠泉書院

珠泉書院位於湖南嘉禾。清道光三年(1823),知縣鄢翔捐俸倡建,以地臨珠泉井,故名。有大門、前廳、講堂、後廳及正誼、明德、修德、進業四齋。訂有《珠泉書院條規》,聘“人品學問優崇者”為山長,“按期講貫經史”。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縣達麟興增建珠泉亭,撰“逢人便說斯泉好;愧我無如此水清”聯以警士。然其時學田甚少,“延師主講,左支右絀”。咸豐七年(1857),知縣袁慧業、陳仲國相繼增置田畝,聘請山長,費用始“可無慮不敷焉”。同治二年(1863),知縣吳國仲重修,並增學田至229.6畝。光緒十五年(1889),重修院舍。先後主講者有善化吳紱榮、臨武黃雲漢、桂陽鄧丙明、祁陽李馥、縣人廖如遂等,“皆重品節”,“篤學尚志,以勵士習”。二十八年(1902),縣人雷飛鵬以宜章縣學訓導兼主院課,“與諸生設論舊聞新制”。次年改為官立小學堂。民國間先後改為縣立甲種師範、高等小學、嘉禾縣中、二中等。今為嘉禾縣一中,書院建築尚存前廳、珠泉亭等16間,計2150平方米。前廳所懸“端品殖學”匾,及院長黃雲漢所撰“珠自輝,玉自媚,懷抱有真,一出便為稀世寶;泉名廉,水名讓,鑑觀不遠,他年應記在山清”,與“勸學莫先乎我;當仁不讓於師”二聯,皆為當時遺物。《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朱熹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此聯勸勉學生從我做起,認真讀書,積極主動,決不退讓。可見書院雖已今非昔比,而遺風卻亙古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