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是否要戴口罩,全球各國已經分成兩個意見陣營

兩個意見陣營

對於普通人是否需要戴口罩,各國的態度都不一樣:

美國(疾控中心):健康的人並不需要戴口罩。
英國(NHS):已經有症狀的人才需要佩戴口罩。
意大利(衛生部):沒有生病,不建議戴口罩。
法國(衛生部):沒生病不用戴口罩。口罩已被列入處方藥。
德國(衛生部):普通民眾佩戴口罩“沒有意義”,應該將防護重點放在個人衛生上。
日本、韓國、伊朗:(目前沒有明確表態需要或不需要)。

總的來說,各國分成兩個不同的意見陣營:

歐美國家大都建議普通民眾不用戴口罩;

而日本、韓國、伊朗等亞洲國家,並沒有對是否需要戴口罩給出明確建議,其實這意味著由民眾自行決定,或自行佩戴。

對於普通人是否要戴口罩,全球各國已經分成兩個意見陣營

其實,正如鍾南山在春節前的建議一樣:戴口罩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戴口罩還是有一定作用

(1)目前研究得比較清楚的新冠傳播途徑有兩個: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而其中飛沫傳播是陌生人之間傳播的最主要途徑,應對方法就是戴口罩。

(2)雖然口罩對病毒的隔絕一般並非100%,但理論上兩個人都戴了口罩,隔絕效果還是會比較好。假設一次性口罩的隔絕效果達到90%,如果兩個人都戴了口罩,那口罩的隔絕效果,可以達到99%,比90%要高。

對於普通人是否要戴口罩,全球各國已經分成兩個意見陣營

(3)戴口罩可以有更高的保護自己的主動性。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只有一個人戴了,實際上,意味著沒戴口罩的人感染風險完全由戴了口罩的人決定。我們不想自己是否感染是依靠別人的意識和自覺,以及運氣,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戴口罩。

實際上,就口罩本身就是歐美人發明的,那為什麼歐美還是建議普通人不用戴口罩?不建議戴口罩,極可能是歐美應對疫情的一種折中方式。

不戴口罩是一種折中

(1)實際上,在疫情之前,中國是全球口罩產能最大的國家,口罩產量佔全球50%。中國以外,大多數國家口罩都需要進口,而疫情之下連中國的口罩都緊缺,更別說外國了。口罩緊缺下,最優的考慮,就是先讓醫護人員和病患戴口罩。這正是目前歐美提倡普通人不戴口罩的重要原因。

對於普通人是否要戴口罩,全球各國已經分成兩個意見陣營

(2)此外,疫情對社會經濟可能會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可能造成經濟混亂。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弗朗西斯科·卡夫裡略,寫了一篇名為《恐慌的代價》的文章指出:疫情已經使世界各國證券交易所損失了數十億美元。僅歐洲斯托克50指數,就在短短兩天內下降了6%以上。

疫情下美國疾控中心突然停止公佈疾病檢測數據,其官方也明確說明原因是為了防止出現國內混亂局面,從而避免民眾在恐慌中搶購物資。

對於普通人是否要戴口罩,全球各國已經分成兩個意見陣營

然而口罩還是被搶購,口罩價格在各國也迅猛上漲。美國也暗地裡加緊口罩生產,甚至為此想讓在中國建廠的口罩公司把廠房搬回美國。

其實除了歐美不戴口罩的折中方法,還有另一種戴口罩的折中方法:

戴口罩的折中方法

這也是韓國、日本、伊朗、中國等國家的方法:希望大家都戴口罩,但除了醫護人員和感染者,並不限定口罩的類型。

對於普通人是否要戴口罩,全球各國已經分成兩個意見陣營

實際上,即便是普通布口罩,也還是有一定防止飛沫的作用。正如我們上方分析的,即便是口罩對病毒的隔絕率不是100%,但是如果兩人都戴了口罩,病毒的隔絕率還是可能比一個人戴口罩要高。

疫情下,也有不少人使用自制的口罩,也是一種可行的口罩方案。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戴口罩的解決方案,或許更加值得歐美學習。

參考文獻:

01.《全球疫情肆虐下,多國不建議民眾戴口罩,日本和美國宣稱大部分患者可自愈》驅動中國

02.《蓬佩奧要求中方透明,轉身就捂緊自家疫情,理由:為了避免恐慌》網易新聞

03.《中國口罩產量佔全球一半,你為什麼還買不到口罩?》南方plu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