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紛紛說:這錢花的值

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紛紛說:這錢花的值

人生活在世間,總難免會碰到各種容易引起質疑和爭執的問題,尤其是在值得與否方面。譬如說,某人花費大價錢購買了一件寶貝,朋友皆認為他是在浪費資金,根本不值得,但偏偏買主覺得,用自己賺取的金錢來購買自己喜歡的事物,確實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

因而,筆者想說的是,在判定一件事是否值得的同時,也請站在不同角度來看待,或許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正如打撈“南海Ⅰ號”這件震驚華夏的事情,原本預計的打撈費用是1.5億元,可真正用在打撈項目中的資金卻比預算多了整整一倍,足足花費了3億元,由此惹來華夏人的熱議。

紛紛展開針對“是否應該耗費這麼多的金錢,來打撈一艘沉沒海底八百餘年的船隻”問題的議論。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從沉船本身便能找到,至於為什麼如此說?請聽筆者慢慢為你道來。

01八百年前的沉船,揭開神秘往昔

這艘沉船的名字叫作“南海Ⅰ號”,但實際上,此名並非它原本的船名,而是在一九八九年經由國務院批准,依照它所發現的位置,珠江口以西,東平港以南的海域定名的。

它發現在一九八七年,是由廣州的救撈局以及英國某個潛水打撈公司一同發現的。整體船身長30.4米,寬有9.8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裡,船體最大、年代最遠且保存最完整的沉船。

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紛紛說:這錢花的值

同時,經過專家們的勘測和驗證,可以明確知曉,這艘船的建造、使用時間是在南宋時期,它是一艘商船,是能夠帶我們走入海上絲綢之路那段歷史的寶貴文物。因為這艘船的整體保存非常完整,八百餘年的光陰,沒有在它的身上留下太深刻的痕跡,只要現在的人們能將它完好帶出水面,那麼我們便能從它的身上窺探到那個神秘的往昔。

這個發現令考古學者們激動萬分,積極籌劃打撈事宜,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終於在二零零七年的時候,正式開啟“南海Ⅰ號”沉船的打撈工作。

他們利用一個巨大的鋼製沉井,打造出一個能夠保護沉船整體的封閉箱,再把沉船整個撈出水面。此項打撈方案,是整個世界範圍內的首創,不只震驚世人,而且耗資3億,實屬打撈界罕見事例。

02無數金銀寶物,承載一段歷史

但不管怎樣,“南海Ⅰ號

”確實在各方努力下,得以完整展現在世人眼前。為了很好保存、展覽這艘承載八百年前神秘歷史的文物,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專門建造了一個功能齊全,佔地面積廣闊的展覽館,用來安放沉船,供世人參觀、欣賞。專家、學者們則陸續趕赴沉船所在,對它進行了更仔細、嚴謹地考古工作。

他們發現,在沉船船體內和周邊海域泥沙中,隱藏有很多寶貴又極具歷史意義的文物,數量比原本預測還要龐大,足足有六萬到八萬件左右。不只是當時非常流行的瓷器、金器等,也有許多可以瞭解到船員生活的日常器具,以及疑似生產工具的鐵器凝結物,全部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紛紛說:這錢花的值

比如瓷器,彙集了景德鎮、龍泉窯、磁灶窯等等宋代非常著名的瓷器精品,品種多達三十餘種,可謂是樣樣皆屬國家級珍寶。此外,又有很多樣式奇特的外國瓷器,像稜角分明的酒壺,以及碗口形狀是喇叭模樣的瓷碗等等,能夠明確看出來它們的產地來自阿拉伯。

對現在的學者們探尋昔日華夏和諸國間的貿易往來有很大幫助。甚至有一位一生投身於陶瓷研究的專家明言表示,自己搞了一輩子的瓷器研究,卻不曾見到如此多的瓷器珍寶,某些連聽都沒有聽過。

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紛紛說:這錢花的值

又比如金器,它們的模樣非常顯眼且極具氣派,同時又有點兒不一樣,因為沉船中出土的金器個頭皆非常粗大,無論手鐲,還是腰帶、戒指,無一例外,由此令專家們推測出,這些首飾的佩戴者們,應該都是身材高大,體格粗壯的壯漢們。再加上這些金器皆未曾沾染任何鏽跡,哪怕時隔八百餘年,我們依舊能感受到屬於它們的精美。

此外,還有一些很有意思,考古價值同樣很高的文物。如華夏古代的通用貨幣銅錢,沉船上不只有宋高宗時的紹興元寶,也有來自漢代的五銖錢,上萬枚不同時期的錢幣,似乎帶著世人走入那些古舊又神秘的曾經,令我們深刻感受到,昔日華夏古國的鼎盛國力,以及這艘沉船船主的豪富程度。

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紛紛說:這錢花的值

鐵器和銅環同樣是沉船上的發現物。前者毫無疑問是當時古老中國的特產,彰顯著屬於我們華夏的領先科技,但很可惜,由於海水和鐵產生化學反應。

這些精美的鐵製品早在時光中變得面目全非,只留給後人一個個體積龐大的鐵疙瘩,依稀能窺探到它們的原始模樣。後者則帶給考古學者們一些疑問,因為它們的用途不明,且多數只經過初步打磨和鑄造,無法判斷出它們的用途究竟是什麼。

所以說,別看這艘沉船沉沒在八百餘年以前,但實際上,它所蘊藏的價值,卻是世人難以估算的,特別是這些瓷器、金器和生活用品等等,都是能讓考古學者們更深刻、更近距離了解、探尋當時民情、風俗的文物。

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紛紛說:這錢花的值

它們的存在,似乎一下子縮短了八百年的光陰,讓身處其間的人們,跟隨著它們瞬間回到那個傳奇的大宋,站在那艘裝載著寶物,正在駛向大洋異域的古舊船隻上。

03考古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由此,話題再次回到文章開頭,用3億元資金,來打撈這艘沉船到底是否值得?筆者認為,正如某些人所言,考古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而“南海Ⅰ號”的出水、現世,不僅僅讓我們真正見識到南宋時商船的模樣,對當時的造船、航海技術有了更具體瞭解以外,船隻裡攜帶、留存的各種文物,同樣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諸多秘密的鑰匙。

因而,倘若你確實覺得斥巨資打撈這艘沉船不值得的話,不如親自前往沉船博物館,近距離參觀、欣賞這艘船和它所攜帶的文物,或許你會和無數看過沉船展覽的人們一樣,在走出展覽廳的那一刻,紛紛發出一種感慨:這3億元資金,的確花費得很值

,因為“南海Ⅰ號”帶給世人的震撼,是用文字、照片無法真正展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