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小孩要家長守在身邊才寫作業?

用戶5679143318791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其中就包括了作業陪伴。低年級學生,由於識字量少,還不能獨立閱讀作業題目,無法弄懂題目要求,需要家長坐在旁邊,念出題目給他聽,給他進行必要的解釋,小孩才能答題,寫出作業來,這沒有什麼不合理。我們學校住在城裡幾位女教師,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學校就午餐,等到孩子上一年級,中午放學就得開了車回家去,為什麼?要去陪孩子寫作業。小學教育跟中學教育不同,有其特殊性,特殊就特殊在,它不但需要使用學校教育資源,還要動用家庭教育資源,做家長的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

隨著學生年級逐漸升高,家長的作業陪伴就要逐漸放手,扶上馬了,陪一程,目光要慢慢,慢慢地離開;身影要慢慢,慢慢地離開。告訴孩子,學習最終是你的事情,父母無法代替。到了小學中高年級,隨著孩子學習能力增強,他會翻字典,查詞典,會使用學習參考書,會上網蒐集資料,會利用網絡解決學習困難,家長放手的機會就到來了。當然,客觀上講,由於知識的難度加劇,這時候,父母要做孩子的輔導教師,可能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讓孩子自己去讀書,自己去學習,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獵取知識,一句話自覺學習時機成熟了。


仙境翁


按照我大學和考教師資格證學習的教育心理學來解釋:

主要是孩子小自控能力差,主要驅動力還是源自自身喜愛...為什麼家長要守著才能做作業?倒轉來說,那是我們家長和老師沒能讓孩子喜歡上學習!

舉個例子,小孩子有一個好玩的遊戲,每天可以飯都不吃,更無需家長監督,甚至家長反對都要想方設法去完成...

再舉個例子:一個再調皮搗蛋學習不好的孩子,某一門課的成績都會不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要麼孩子喜歡上課的老師,要麼孩子喜歡這門課的內容...

所以,遇到該問題的時候,我們家長、老師和孩子自身要來找到一個共同點,就是:如何讓孩子喜歡上作業...因為作業內容本身、還是因為老師,甚至就是因為有個學伴為了獲得學伴的認同等等...找到可以促發孩子天性喜歡的點,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我們現在在搞一個APP,就是挖掘孩子真實興趣,對同學、對老師、對學校...只要讓孩子帶著自己的心願找到其中一個興趣點並聯動起來,孩子就再也不需要監督了....正所謂:千金難買我願意



鄭偉學生代表


我認為有些小孩要家長守在身邊才寫作業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這只是一個習慣的養成的過程,舉個例子:一個剛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的小朋友,認字和理解能力有限,這個時候是一定要守著她做作業的,因為她連題目都看不懂,試問怎麼能一個人完成作業呢?我認為這時家長首先要做的事是讓小孩多認字,讓她慢慢能讀懂題目,慢慢才能把作業自己做出來,剛上學的小孩是對什麼都是好奇的年齡,我們要抓住這個特點,當她自己能完成哪怕一題,對她來說都是一種進步,這時就該去表揚和鼓勵她了,久而久之,小孩認字多了,就不用家長守著,所以我認為孩子守著才做作業只不過是一個過程,家長也要運用一些方法去幫助孩子進行改變,減少依賴,希望這種方法對大家有用。



小奕媽咪VLog


我接觸過很多的孩子,發現大部分孩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機械化的完成學習任務。我問過很多8---16歲的孩子兩個問題:你喜歡學習嗎?你為什麼學習?得出的結果很驚人,粗略統計,超過90%的孩子表示不喜歡學習,更多孩子表示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沒有目標,沒有志向。大部分都是父母告訴他們要學習,所以才學習。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有夢想,可就是在這部分人中,很少有人能把夢想和學習串聯起來。

我認為這其中主要有兩部分原因:應試教育就像一個工廠,設定好基本參數,機械化統一生產。生產後再篩選,優勝略汰。這個過程忽略了每個人的特性和天賦不同,導致培養出來的都是合格產品,卻很少精品和藝術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部分,比如朗朗會彈琴,姚明會打籃球,劉翔會跨欄,王菲會唱歌……他們都不是全才,但是以點帶面,不僅優秀還卓越。第二點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但在我的經歷中來看,很少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長,大多數都是隨大流,人云亦云,沿襲著上一輩人的觀念和教育。所以現在的大環境中,有太多的孩子不理解父母,也有太多的父母不懂孩子,導致了所謂的代溝。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教會孩子愛與感恩,沒有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沒有幫助孩子建立志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那這個孩子教育有超過80%概率會走向失敗,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很難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去彌補。

孩子為什麼玩的時候不需要家長督促和陪伴,多少孩子玩手機,你不制止他,他可以沒日沒夜的玩。我們小時候上學,在下課後去打籃球,不用別人提醒,準時準點出現在場地,滿場飛奔幾個小時不覺累,那是最快樂的時光。喜歡才會快樂,快樂才會動力,有動力才有熱情,有熱情才能持續,有堅持才能成功。如果做家長的能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找到學習的動力和熱情,那麼不用你督促,他會自動自覺的去寫作業,因為這是他想要的。而現在不喜歡學習,是因為那是家長和老師想要的,孩子不僅會不喜歡,時間長了還會討厭壓抑,他心裡要有個宣洩的出口,所以他要轉移注意力,所以就開始迷戀讓他放鬆快樂的事物。家長就會說:孩子,你不聽話。而孩子會說:你不懂我


凡覺


我們是不建議家長守著孩子學習寫作業的,原因1.我們要培訓孩子獨立能力,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一直守著,孩子就沒有學習的責任,不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習是有方法的,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會很輕鬆,而學習方法是孩子自己總結出來的,低年齡段,掌握了學習方法,到了高年級學習會很輕鬆

3.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乾淨的學習氛圍,多給孩子肯定和鼓勵,增強孩子獨立做作業的成就感和自信。

4.家長要做孩子學習的支持者,對學習這件一輩子要做的事情有個正確的認知,學習是件快樂的事!

所以,家長要做到的是做榜樣,高質量的陪伴,而非陪著守著孩子做作業。


楊姐聊創業


習慣沒有養成,只要習慣養成,那麼他就知道自己的學習要自己來完成,所以就不再需要家長陪寫。學習一定要養成自覺主動的習慣。如果長期依賴家長,那麼他決不會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因此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就很重要了。



女人要懂的投資自己


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個人品質,不容易培養出來,現在學校教育基本上都是老師看管監督下的學習,並不是孩子自主自願的學習,所以,一旦離開老師家長的監管,孩子就不會學習了。


土豆幼兒園


確實有很多小朋友需要家長陪在身邊寫作業,因為他們注意力不集中太容易轉移注意力啦


Jackcomes


我認為有條件,陪在小孩身邊寫作業好處多:

一、大人有責任感,孩子有安全感。二、小孩有問題,可以馬上解答解決方案。三、大人可以督導小孩完成作業。……


幸福安康文明美好


小孩要家長在身邊才寫作業,是因為孩子缺乏自律能力。平時可能家長對孩子看的太緊,沒有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家長多給孩子時間讓他們自己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