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基金公司炒股,和自己炒股有什麼區別?

社保小達人


買偏股型基金就是是僱傭專業人士幫自己打理錢,但自己無法左右經理人選股,當我們選擇某隻基金時就代表買了股票+其他金融產品的套餐,不能自主選擇要哪個不要哪個。而自己炒股則是憑藉自身能力、判斷,投資股票,進行運作。

兩種方式雖然都會投資股票,但投資策略、選擇的股票以及股票權重會完全不同,那結果就是收益大不相同。

一般情況下,基金經理人比我們更專業

我們可以看一下那些比較好的基金經理人,基本都是金融、經濟相關專業碩士畢業,而且從業時間一般都超過5年。

而我們(散戶),很多都不是科班出,大部分人是野路子,然後我們只是兼職炒股,人家是全職,這能比嗎!

所以,我們這些半吊子炒股簡直就是給別人送錢,而經理人則是在穩定收入。

基金經理背靠公司大平臺,且獲取消息渠道多

基金經理人都是公司旗下的,在平臺得幫助下,可以更好的打理資金。同時,他們從業時間越長,獲取到相關經濟、政策資訊也就越多。

這就意味著,有的基金經理人可以先散戶很多步,提前佈局、提前抽身。

基金投資標的都是一籃子金融產品,是分散投資

想必大家都知道,基金投資得是一籃子東西,偏股型基金則多投股票,然後少部分投資現金、債券等。

也就是說,當我們買一支基金時,它已經分散投資了,多隻股票、不同行業分佈、多種金融產品。當我們買多隻基金時,我們就投資了幾十只股票和其他金融產品了。

而我們自己炒股,一個人也就能幾隻股票或者十幾只股票,不會再多了,畢竟散戶都是兼職炒股,一個人的精力有限。

總結一下

買基金和自己炒股得區別就是誰打理資金,而這個直接決定我們的收益。

專業的人打理資金,收益明顯更高,自己半吊子炒股不就是虧自己嘛。同時,買基金相當於“僱傭”了好幾個基金經理人,同時管理幾十只不同行業的股票,相比自己炒股,輕鬆且風險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