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如何選科?

優學優考策略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2020年以後,教育部即將對我國高考進行改革,不再是以前的文理分科模式,而是採取“3+1+2”的新模式。那麼,面對新高考,很多學生在選擇科目時就會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今天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高考“3+1+2” 新模式下,作為一個高一學生應該怎樣搭配選科,問鼎高考,規劃自己的未來。

 

第一:能選物理就選物理

 

根據我們社會的現狀來看,如果能選擇物理,大家一定要報考物理。因為我們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物理,許多好的大學在進行招生的時候也明確要求要物理這一學科的分數。如果選擇了物理,剩下的兩科可以選擇化學和生物,那麼,一些理工類的專業就可以報考了,尤其是醫學專業,化學和生物是要求考生必須選的科目。如果是自己不是很擅長學習物理,那麼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歷史,那麼,將來從事的方向就是文史類方向。

 

第二:兼顧興趣與成績

 

高中生活的學業比較繁重,如果是學習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學科,那麼也能在苦中作樂,會收穫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所以我們在高考選擇科目的時候,有一部分同學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科目,這樣學起來會相對輕鬆一些。但高考畢竟是一個競爭性的考試,也不能一味的全憑自己的興趣,興趣雖然重要,但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成績相對來說更重要。面對眾多的科目,大家一定都有自己擅長的,因此我們在高一選擇科目的時候,一定要善於發現自己的特長,根據自己擅長的科目,進行選擇。

第三:考慮高考志願專業填報要求

雖然對於剛上高中的同學來說,提到高考填報志願是一個比較遙遠的事情,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我們高考選擇的科目直接影響自己未來高考志願的填報。因為很多學校已經明確表示,你要學習哪些科目,才有資格報考該學校。就好比一些好的理工科院校明確要求,要學習物理,如果你很喜歡這個學校,但卻沒有選擇物理,那麼就失去了報考資格。因此,出於長遠的考慮,以及未來的發展來考慮,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根據自己想去的學校以及喜歡的專業進行高考科目的選擇。比如說,如果你想學計算機,醫學類專業,那就要學習物理,如果你想報考文科類專業,想學漢語言文學等等,那麼就可以選擇歷史,政治這樣的科目進行學習。

 

總之,能選物理則儘量選擇物理,實在不擅長則選擇歷史,在剩下的兩門選考科目上,則可以根據高考志願專業填報的要求進行搭配,比如你想報考的專業只要求考生選擇物理,剛好自己化學和地理都不咋地,那就可以選擇生物和政治。因為新高考選考科目採取的是賦分制,在考慮專業報考和興趣的基礎上,得高分才是王道。





企業老闆加油站


期中考試剛結束,高一新生選課走班迫在眉睫,很多家長心急如焚,孩子也是不知所措,頭一次經歷選課,以前都是直接分文理,比較簡單,現在不同了。

如果家長和同學要是有時間可以參閱李老師之前的文章,一共六篇,講的很詳細,當然要是沒有時間,下面我就撿重點的地方說說,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語數外不用選,政史地,理化生需要選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實行3+3地區的,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的,那麼你就參考上圖選就是了,一共20個組合,孩子要是物理好就選物理,一般好也選,比如說孩子經常可以考90分左右,經常考接近滿分的一定選物理。

孩子化學要是不好就儘量別選,選了物理就壓力很大了,高中物理和化學很難的,生物比較簡單,政史地就更不用說了。但是有一點,政史好學但是不好得分,如果孩子平時喜歡,雖然考試沒有物理好,但是歷史和政治成績也是班裡前幾名的也可以考慮選,因為將來高考不看原始分,要的是等級賦分,比如說你孩子政治考了78,不是很高,但是由於在選政治的人裡也算很高的,排名很靠前,有可能最後給換算成85分甚至更高。

您孩子要是3+1+2地區的,江蘇,湖北,福建,廣東,遼寧,重慶、河北、湖南等地區,那麼可以從上面12個組合裡面選擇。

注意,物理和歷史只能選一個,就是說選了物理就不能選歷史了,然後再從其餘的地理,化學,生物,政治裡面選出兩個學科。選了歷史,然後就從地理、化學、生物和政治裡面也選兩個就行。

上圖不難看出,不管哪個組合,物理只要選了將來包括的大學專業幾乎可以任意選,政史地組合選的比較少,專業面比較窄,這也得考慮。

二、其它參考

1、興趣愛好可以作為選課的一個參考,但是不是重要的,如果某個地方很糾結的時候可以考慮把這個因素加入進來。

2、別跟風選課,有不少同學看某個組合選的人很多,就跟風選了,或者同學之間感情好,想一起,最後就選了,這樣到了高二一定後悔。

3、班主任老師有的強行讓孩子選理化生,有的學校會這麼幹,但是,你要自己想清楚,聽不聽那是你的事,最終考大學老師幫不了你。

4、家長要是不懂就別按自己想法來,最好諮詢老師和專家,千萬別按照傳統的理化生好就業,政史地不好就業就想當然讓孩子選理化生。要看孩子到底哪科成績還不錯,可以幫助提高分數,這是最主要的。


教師老李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高一新生如何選科?

高一選科要看是在哪個省採用的是哪種模式是3+3還是3+1+2。

語數外三門都是必考的。如果是採取3+1+2下一叔就要考慮是偏理還是偏文,是選擇物理還是歷史,但是如果選擇歷史就是文科方面的專業,專業種類相對選物理會少很多。2就是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門裡選擇二門。至於如何選擇要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擅長的科目,要選擇自己能拿高分的,也要考慮將來想從事的專業。

如果是3+3的模式,就是語數外,然後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門中選擇3門,選擇面更大。

總之選科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擅長的科目去選,畢竟是自己以後要學習的,沒有興趣的話是不可能學好的。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穆瓣草籽,教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教育問題,也可以下方留言點評。





穆瓣草籽


高中選科很迷茫?這三個方向幫你分析是選文還是選理。

作為一個“過來人”,就高中選科這種既折磨人又很新奇的事情是很有發言權的。我們經歷了初中三年的努力考上了自己理想的或者是父母希望的高中,這就意味著我們又要為自己的未來規劃下一個目標,如何選科首當其衝成為了第一個。打小開始我們就寫過很多關於理想的作文,不過待到現在真正要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的時候又顯得很是茫然,下面我為大家就選科這件事情列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真正幫到迷茫中的你。


-:選科不僅要考慮到以後的從業面,最重要的還是要按自己的興趣愛好來。上高中之前我們已經走過了十二個學習生涯,從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就給我們不斷灌輸要好好學習,以後找個好工作,這樣就有了好的生活基礎。當然在這期間我們肯定會有自己很感興趣、很喜歡的事情,不過有的時候可能會和自己的學業有所衝突,不得不稍微放輕一點。面對這種問題,高一選科無疑就成為了最好的方式,對於父母來說肯定偏向孩子能選一個未來就業前景很好的專業,理科的就業前景好,這個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不過除卻就業前景好這一點,我覺得還要按照我們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這樣在學習與自己的喜好中就會得到一種平衡,學習過程中就不會因為自己對某一門課程沒有興趣而導致成績很低。所以呢,在選科這一件事上,考慮了以後的就業問題,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去選。


㈡:根據自己對文理科的理解力,也就是有一定的天分在裡面,去根據這個來做出選擇。有的學生是文科偏好於理科,而有的同學則恰恰相反,這時候我們要考慮到自身對這兩科的偏向程度,會有一種現象就是自己喜歡的這一科反倒不如另一科成績好,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大家衡量一下自身情況,如果不是特別討厭另一門學科的話,我是偏向於選成績比較高的這科的,這種說法雖然與上面提到的按照興趣愛好選有點衝突,但是選科最重要的還是為了高考能夠考一個好的大學。之後在大學裡面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喜好去選修有關的課程,這樣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


㈢:與家人協調好選科科目,綜合前面兩點,考慮父母以及老師等人的意見,之後再做出選擇。有時候我們在自己的事情上會陷入一種盲區,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就覺得自己在哪方面都不怎麼行,感覺選哪方面對以後影響不大。這種消極的態度在高中階段是絕對要避免的,這種情況是一定會有的,但是在選科這件事上也不能聽之任之,畢竟沒有努力過怎麼知道不行呢。根據這種情況我們最好是和父母多溝通一下,向老師多瞭解一下這方面的事情,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做出一個合理的選擇。


㈣:本文最後一點,也是剛好和第三點相反的一種情況,就是兩種選擇都行,都是自己感興趣,都是自己喜歡的。這種情況要比上一種情況好選擇多了,但是也不能隨便選擇。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對以後的規劃,想想自己以後要幹什麼,想從事哪方面的職業,想想大學裡面能夠選擇的專業,合理謹慎的做出選擇。

其實不管我們做出何種選擇,我們都是要努力為之奮鬥的,一個好的選擇會是一個好的開始。高一還是剛剛開始,在這段時間裡我們要為我們以後的學習生涯做一個好的鋪墊,這樣會使我們以後在學習中更加的自信,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要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在此誠心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做出自己內心的選擇,也希望以後的學習生活能很愉快的度過,好,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


優學優考策略


選科不會?那你應該像我一樣,手機下載個知涯升學啊!裡面就有個新高考選科功能!可以直接提供3種模式選科的!比如說:你選擇【按科目選專業】。

可以看到,你選的這個選科組合對於醫學專業大體是沒問題的。但是具體細節在於這邊孩子想要報考哪個醫學專業。

那我們就還可以點開看一下醫學類專業有哪些。假定:孩子想要報考臨床醫學專業。,那麼我們可以點開這個專業類別,看看下面還分支著哪些細小的專業小類。

這裡插一句嘴,如果不考慮別的,其實醫學影像專業還蠻輕鬆的。就業率高,且穩定輕鬆,也沒那麼累。

當然這些專業的瞭解渠道在哪裡呢?

自然就在裡面了,點擊專業,查看專業詳情和真實學姐學長的專業評價了!


高考志願規劃雨恬老師


主要有兩層考慮。

一是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儘量選擇學生本身感興趣的科目;某種程度上說,學生感興趣的科目往往也是學生的特長科目。

二是報考志願的需要。高三報考志願的時候,很多專業都有科目要求;譬如物理,如果不選,很多專業不能報。這要求家長和學生們得認真分析研究。

根據教學經驗,提一些另外的建議。大多數學生要麼傾向於理科,要麼傾向於文科。基於學習的方便考慮,選學科的時候,還是建議根據學生特點選擇純理科或者純文科。

如果學生傾向於理科,建議物理、化學、生物;或者物理、化學、地理。

如果學生傾向於文科,建議政治、歷史、地理;或者政治、歷史、生物。


大物理課堂


一進到高中校園,大部分可能並不能馬上確定自己的選擇。或許他興趣在化學,但生物成績更好,種種情況皆有可能。另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其中等級性考試納入高考計分範疇。學生可以在全面學習的同時發掘自己的強勢科目。

 

首先要均衡學科發展,不要過早定性,同時打下紮實基礎,在學有特長、學有餘力的同時保持強勢科目的興趣,而學校也可以加強對拔尖學生的培養。

其次主要是根據報考院校公佈的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主要分為六類:

①不做選科要求;②必選一科,方可報考;③必選兩科,方可報考;④兩個科目,其中一科選考,即可報考;⑤必選三科,方可報考;⑥三個科目,其中一科選考,即可報考。

最後,要結合自己學校教學與選科實際,積極聽取老師的建議,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及高考目標學校和專業,選擇自己要學的學科。

 



小張老師教育日記


其實新生選科不能過早判斷,對於那些適應性強或者說基礎好,學生的文理科特性是比較凸出的;現在簡單的分析下“普通的學生”如何選科。1.不能過早給自己定性是屬文還是理:高中知識不管是在知識的深度還是廣度,初中是沒可比性的,應該有個半個或是一個學期過度期。2.是否能考上大學(不管是專科或是本科院校),雖說興趣愛好是學習的第一動力,但當興趣愛好和成績不成正比時,興趣可能會成了新生的絆腳石。3.分析高考政策,或是未來的就業動向,再者結合自身條件。


Perter豬


選科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愛好,優勢科目和參考高校招生簡章要求,從史地政物化生六門裡面自主的選擇三個科目參加等級考試,因為現在的選科關係到以後的大學選專業,所以選科對於學生來說很重要。我之前也是很迷茫,多虧了山東智贏生涯教育的劉老師給了我很多建議,真的非常感謝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