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的車上為什麼不裝整流罩?那樣不就能大大降低風阻了嗎?

偶爾張狂


顧名思義,整流罩的作用是調整氣流的作用。就一般民用車而言,它帶來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 降低風噪;2. 降低空氣阻力,提升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再加速性能。

F1賽車其實是有整流罩的。比如根據F1技術規則3.7.9條款,車隊在主要車身的表面和前鼻翼之間可安裝一塊板(也就是整流罩)來隱藏階梯式的鼻翼。

不過F1確實不太感冒整流罩的使用,比如F1賽車就是採用的裸露式輪胎。究其原因,和整流罩無法帶來視覺衝擊有關。

還是拿3.7.9條款來說,按規定,板材上的非結構性整流罩不能比參考平面上的任何點高過625毫米,座艙靠背前超過1950毫米以上的車體不能比參考平面高過550毫米。為的就是減少遮擋,增加刺激感。畢竟F1除了追求極致速度外,還是一個商業聯盟,滿足消費者的觀感需求也很重要。

最後我們有必要說說風阻的事情,其實F1賽車的風阻係數非常大。風阻係數是通過風洞實驗和下滑實驗所確定的一個數學參數,用它可以計算出汽車在行駛時的空氣阻力。

對於F1賽車這種超輕型競速賽車而言,決定極限速度的並不是風阻,而是是抓地力。因為發動機動力足夠強勁,就看動力能不能轉換為動力了,這裡的“轉換”,核心就是抓地力。

那F1賽車的風阻係數有多大呢?它可以達到1.0Cd。作為對比,一般帶尾翼的性能車的風阻係數在0.4左右,民用轎車的風阻係數0.25Cd左右,所以整流板在這裡的作用就不那麼明顯了。


東拉西車


F1風阻不小,甚至有可能比一些民用車更大。因為F1要的已經不是減小風阻了,而是通過空氣動力套件增加更多的下壓力。而這些套件可能會增大風阻。所以F1的風阻不小但是追求的也不是小風阻。你想想看,要是加了一塊整流罩,那上面就是一塊圓滑的凸起,下面底盤是一塊平整的金屬板這個結構有沒有像飛機機翼剖面圖?假如到了大直道末端300+的速度,整臺車不就飛起來了?(圖片已保留水印,侵刪)




LSY145031727


F1的設計裡風阻是個平衡問題,風阻最大的作用是下壓車身,不然那麼快的速度一但翹頭就要翻車啦!



路過世界的徐庶939


首先,風阻和下壓力沒有必然聯繫!F1之所以不適用整流罩是為了降低車身重量,增加整流罩必然需要更多的輔助配件,對風阻沒有降低多少,反倒產生安全隱患,我經常可以看到,f一賽車手在行駛的過程中從自己的頭盔面罩上撕掉一層膜,這其實就是起到了雨刮的作用,如果你增加了整流罩那還得配雨刮!實在得不償失!一但發生事故有影響逃生![呲牙][呲牙]


SanalexW


一是駕駛員座艙位置,FIA國際汽聯規定為了保證車輛在出現事故後(比如車手被燒傷或卡住)能夠讓車手儘快便捷地離開出事危險的賽車,要求所有參賽車隊設計的賽車必須是半敞開式。同時駕駛艙內部會有大量熱量,封閉不利於散熱,加空調系統對於整車又是個負擔。

二是輪胎位置,因為F1賽車對於輪胎磨損極大,比賽途中需要進行換胎操作,加上整流罩會影響換胎時間;同時加入整流罩也會影響制動器等散熱效率,進而影響剎車性能;最後輪胎整流罩在比賽中極易脫落,有安全隱患。

綜上




六棟26樓


F1都長這樣了還降風阻?空氣動力學套件已經可以把賽車牢牢摁在地上了,就是f1頭朝下在天花板上開,超過200公里也不會掉下來。你再上個大罩子,賽車就被摁死了,根本跑不起來。空氣不僅有阻力,還有壓力,空氣流經空氣動力學套件的時候是會把車往路面上壓的,壓力太大車跑不起來,壓力太小車子抓不住地面,空氣動力學套件都是吹過風洞的,有的大車隊自己就有風洞,沒有風洞的就得花錢租,f1之所以長這樣都是經過大量實驗和金錢的結果。


這玩意還不能重名


一句話:規則不允許 F1一直被各種規則封印 很多增進速度的空氣動力技術和提升發動機馬力的技術都不允許使用


汽車達人007


瞭解一下機翼的工作原理 F1賽車基本等同於一個反著的機翼 所以F1賽車的設計追求不是小風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