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一生都在為父母報仇,虛竹在得知喬峰的老爸間接害死自己父母后,為何不去報仇?

順理成章v駭浪驚濤


《天龍八部》中,少林寺大戰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蕭遠山、慕容博相繼卸下面紗,帶頭大哥的謎團也被解開。只是虛竹,因為蕭遠山道出當年的內幕,父母身亡,那他為何不去找喬峰報仇?



首先,玄慈之死屬於罪有應得。玄慈因與葉二孃有私情,違反少林寺規,自罰杖責二百棍;也因誤信慕容博,帶著丐幫汪劍通等二十多名高手殺死喬峰的母親,造成雁門關血案,一直愧疚於心,在受杖責後自絕經脈而亡。葉二孃看見玄慈身亡,也悲痛自殺。因此,虛竹沒有理由找喬峰報仇。


其次,虛竹本是佛門弟子,又心地善良,不想報仇。虛竹從小在少林寺長大,深受佛學影響。佛門講究以德報怨,又告誡冤冤相報何時了。本來玄慈之死屬於上一代的恩怨,他和喬峰都是受害者。在他和喬峰結拜為兄弟之後,更沒有理由找他報仇。




最後,虛竹剛與父母相認,是個沒主意的人。虛竹几乎是在一夜之間尋得父母又失去父母,對父母的印象模糊,所謂的親情也只是個概念而已。他也不像喬峰那樣,在得知自己是遼人後遭受一連串的陷害,苦大仇深。喬峰把所有的怨恨歸咎於帶頭大哥,以為帶頭大哥是所有罪惡的主謀者,所以要報仇。而虛竹是個沒主意的人,卻不知要找誰報仇。

以上三點是虛竹沒有為父母報仇的原因。我是菸斗的傳說,原創不易,讀完覺得不錯,煩請點個贊,謝謝!


菸斗的傳說


(1)喬峰是當世的一位大俠客。因此題主說喬峰一生都在為父母報仇,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2)按《天龍八部》原作小說的描述,喬峰只是在自己是契丹人的身份被暴露之後,去尋找“證據”去尋找“大惡人”的時候,因為,喬峰誤以為段正淳就是大惡人,喬峰才因此而失手打死了阿朱(阿朱假扮段正淳)而已!之後,喬峰就幾乎沒有再殺過人了。



(3)在聚賢莊英雄大會上,喬峰的本意原本是為了醫治阿朱的病的。後來,聚賢莊英雄大會逐漸演變成“胡漢之間”的大對決了。喬峰以一敵眾,喬峰才被逼殺死了不少人的。但是,這顯然也和“喬峰一生都在為父母報仇”沒有半毛錢關係的!

然後,筆者個人觀點認為,虛竹不為自己父母親報仇雪恨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是,虛竹自幼就在少林寺里長大

,虛竹一直都以為自己從小就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了,在虛竹的心裡從來都沒有父母雙親的概念的,因此就更談不上要為父母親報仇什麼之類的了。

其次是,虛竹為人心地善良,而在少林寺當中,虛竹的輩分是很低的,虛竹也談不上會什麼武功的。其時,虛竹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從來都沒有什麼仇恨呀仇殺呀等概念的。虛竹其實也很滿足於這種現狀的。



第三就是,當初,虛竹和段譽結拜為異性兄弟的時候,也一起把蕭峰也結拜為“大哥”了。然後,虛竹和段譽二人一直都對大哥喬峰是欽敬有加的,段、虛二人一直都把蕭峰當成是天神一樣的。何況,虛竹和父母雙親只在一天的時間之內認識,之後虛竹的父母雙親又在同一天時間內都去世了。也就是說,父母雙親在虛竹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也許還遠遠沒有喬峰的形象地位更高大呢!



因此,虛竹在知道喬峰的父親就是間接害死自己父母雙親的仇人的時候,虛竹就沒有選擇去報仇雪恨了。


騎蝸牛走高速


同樣都是父母慘死(喬峰長期誤以為父親已經在雁門關之戰中跳崖身亡),但相互之間的情況可不是一樣的,而是天差地別。

可以說喬峰與虛竹之間,作為兒子時期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喬峰雖然經歷了雁門關之戰,但當時只是一個嬰孩的他完全不記得發生在雁門關的血戰;而虛竹完全在不記事的時候就被蕭遠山從葉二孃的手中奪走,對於那個決定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他們都是一無所知。但是對於各自父母的概念,兩人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由於杏子林事件,自己的身世被揭發,喬峰一夜之間由名震江湖的丐幫幫主變成了契丹狗,淪落為孤家寡人,儘管喬峰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完全沒有印象,可決定自己父母生死的雁門關之戰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更讓喬峰在30年後由巔峰淪落到谷底,他又豈能不選擇報復?尤其隨後自己的養父母和師傅等人相繼遇害,一直讓喬峰誤以為下黑手的人就是當年的帶頭大哥,企圖以此來阻止喬峰調查,在這樣的背景下,喬峰反倒要一查到底,畢竟不斷有人在調查過程中死亡,誰又曉得某一天黑手不會伸到喬峰自己的身上,所以決定喬峰一直展開調查和報仇的,不僅僅是親生父母的生死,在那隻看不見的幕後黑手始終在自己身邊不斷活動的情況下,喬峰更要選擇揭開那層神秘的面紗。



但虛竹的情況則不一樣,先不說身為方丈的玄慈和葉二孃一夜之間成為了自己的父母,讓虛竹對這兩個空降下來的爹孃完全產生不了感情,玄慈大師的東窗事發損毀的也不過是少林寺的名譽,而不是虛竹的聲譽,在這個過程中虛竹其實並沒有什麼損失,生活了20多年本來就沒有父母,突然在某一天冒出一對父母卻又在當天雙雙死去,這樣的變故也許讓虛竹意外,但卻談不上對虛竹的感情產生打擊,畢竟他本來對玄慈大師和葉二孃就沒有父母之情。

尤其這樣的桃色糾紛跟雁門關血戰大不相同,雁門關之戰揭發了喬峰身上的血統問題讓他在中原武林難以立足,而虛竹的父母再怎麼存在桃色糾紛,也改變不了虛竹靈鷲宮宮主的地位,在自己的名聲,感情和地位都沒有受到影響的情況下,虛竹根本沒有理由選擇報仇。

更重要的是,虛竹憑什麼選擇報仇?

玄慈大師作為得道高僧,30年前卻聽信謊言殘害蕭遠山一家,蕭遠山報仇有錯嗎?玄慈毀滅的是蕭遠山一家,蕭遠山回報的僅僅是玄慈名聲上的損毀和葉二孃的“喪子”之痛,可玄慈名聲上的損毀並不是蕭遠山造成,葉二孃的喪子在最後一刻也證實並不存在,虛竹完好無缺的就在她面前,蕭遠山的軟刀子實際上並沒有傷死玄慈和葉二孃,玄慈大師的自殺只是為了償還當年的血債和少林寺的聲譽,葉二孃的自殺則是為了陪伴自己丈夫的離開以及償還這20多年來自己的一系列荒唐,兩人的自殺更多的是為了償還自己早年所犯下的錯誤,虛竹又憑什麼將這些責任算到蕭遠山的頭上?

或者簡單一點的說,喬峰的父母是飛來橫禍,虛竹的父母則是罪有應得!


遼寧資深球迷


大英雄喬峰當然不會陷入復仇的俗套裡,喬峰追查大惡人的目的是:

查明當年雁門關外的真相。

查明真相後喬峰是否選擇報仇,其實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但在查明真相的過程中,當年的知情人死的越來越多,趙錢孫、譚公譚婆等人固然死有餘辜,但對喬峰來說,處理雁門關故事最核心的是:

誅殺首惡,餘黨不論。



蕭峰心中更湧出一個念頭:“當年雁門關外的慘事,雖是玄慈方丈帶頭所為,但他是少林寺方丈,關心大宋江山和本寺典籍,傾力以赴,原是義不容辭。其後發覺錯失,便盡力補過。真正的大惡人,實為慕容博而不是玄慈。”

於是喬峰雖然談不上原諒了玄慈方丈,但也確實不找玄慈麻煩了。

虛竹則是另一種情況:

虛竹特別沒主見,有沒有武功,他都沒主見。

比如在西夏皇宮,開始虛竹是打算勸天山童姥從善的,結果被天山童姥一折騰,直接酒色財氣四大戒律一次性破個乾淨,自暴自棄了;

在珍瓏棋局那裡,虛竹之所以決定為無崖子報仇,完全是因為無崖子的遺命;

大家去西夏選駙馬,虛竹也是跟著大家去湊個熱鬧,自己沒判斷力。



當他看到玄慈方丈之死的時候,表現也是一樣:

虛竹躊躇道:“少林派是我出身之地,蕭峰是我義兄,一者於我有恩,一者於我有義。我……我……我只好兩不相助。只不過……只不過……師叔祖,我功你放我蕭大哥去罷,我勸他不來攻打大宋便是。”

如果要虛竹為父報仇怎麼辦呢?其實特別簡單:

玄慈方丈只要和虛竹說一段殷素素的臺詞就好了:

“兒子,今天在場眾人,都是逼死你爹媽的兇手,你一個都別放過!”

基本上虛竹就照做了。


酒騎風


要想知道虛竹為什麼不報仇,先要看看虛竹和蕭遠山之間有什麼仇。

虛竹尚在襁褓之時,被蕭遠山擄走放到少林寺山門,後一直在少林是長大。所以虛竹之仇,在於和親生父母離散二十年,無法享受天倫之樂,長大後不能侍奉雙親盡孝。

但虛竹父母二人之死,並不能算在蕭遠山頭上。虛竹的父親玄慈因為誤信慕容博之言,造成蕭遠山之妻慘死,蕭遠山與蕭峰父子分離,中原武林傷亡慘重。同時玄慈自己身為方丈,卻違反清規戒律,與葉二孃私通生下孩子,又不能撫養其長大,盡一個父親應付的責任。故而在接受少林寺規杖罰時,為維護少林寺的清譽和償贖自己的罪孽,不運功抵抗,一心求死。而葉二孃也因為玄慈之死,既生無可戀,又深感愧疚,故而自殺。

玄慈和葉二孃兩人死亡的直接原因,表面上看來是因為蕭遠山揭露玄慈與葉二孃私通之事,但這件事本來就是事實,並不因為蕭遠山不揭露而不存在。玄慈和葉二孃也可以在這件事情曝光後,沒臉沒皮的活下去。死,只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虛竹秉性善良,宅心仁厚,又深具慧根,自然很容易明瞭上述因果。而且他也深知自己和蕭遠山之仇,追根究底實是在慕容博身上。而蕭遠山和慕容博兩人經掃地僧點化,都深悔昨日之非,兩人一笑泯恩仇,同拜在掃地僧門下,接受佛法教誨,斬斷了紅塵是非,不是世間之人。故而虛竹也沒有找慕容博報仇。


磊落故人


其實,這都是跟虛竹的性格有關係的。因為虛竹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是不會隨便找人殺人報仇的。虛竹從小在少林寺長大,耳濡目染,心地善良,他知道天山童姥手段毒辣,仍然能在知道了她身份的情況下幫助她逃出別人追殺;繼任靈鷲宮掌門,仍然是非分明,能以仁慈之心對待曾經要消滅靈鷲宮的洞主島主們,為他們解除生死符;

本可以逍遙過日,卻甘願回少林寺受罰,身懷絕世武功,也不會用來欺凌弱小,甚至被菜園師兄欺負也不願藉助武力還擊,這些都說明虛竹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而且他知道當初他老爹玄慈方丈帶人去殺蕭峰父母本就有錯在先,他老爹害得蕭峰一生孤苦,也因此引出了蕭遠山三十年後的復仇之路,說起來,罪魁禍首是玄慈,甚至他媽葉二孃也因為玄慈流落江湖,悽慘半生,那虛竹又怎麼會恨蕭峰呢!

而且,如果仔細看天龍的人,應該也發現了,玄慈是帶笑而死的。日夜思念懺悔,一死反倒解脫,對於玄慈夫妻,是個不錯的下場。在天龍的最後,喬峰還把降龍十八掌傳授給了虛竹,足見這兩兄弟的關係是十分的好。





小仙女觀影視


既和二人性格有關,也和二人身負愁怨的性質有關。

蕭峰出身丐幫,是個光明磊落,嫉惡如仇的性子,性格偏重於有仇必報。

前期蕭峰追殺“大惡人”,一為養父母喬三槐夫婦報仇,報養育之恩,二為查明自己身世及雁門關慘案真相,兩者都有很合理且正當的理由動機,所以蕭峰義無反顧。

後期在明白“契丹人”的身份後,蕭峰也曾一度生無可戀,如果不是阿朱,估計已經自盡了。此時蕭峰已無為父母報仇的念頭,直到少室山大戰,得知親生父母並非入侵中原,而是遭慕容博陰謀陷害,才又有了報仇的想法,並不惜與慕容博等人同歸於盡。

其實很明白,蕭峰判斷是否報仇,主要看仇怨當中誰正義誰邪惡,誰無辜誰罪有應得。這與人物性格和小說主旨是相符的。

虛竹從小無父無母長大,性格偏弱,且一心向佛,佛教講因果,斷紅塵。

虛竹的仇怨如果要講,無非是蕭遠山當年搶走嬰兒導致虛竹成為孤兒,在少室山又公開玄慈和葉二孃的舊情,導致其名聲盡毀,並受戒而死,葉二孃也跟著殉情。但種惡因得惡果,玄慈雁門關襲擊蕭遠山在先,一報還一報,與葉二孃偷情也確實違反戒律,不用功抵禦受戒也是玄慈自己的選擇,與他人無關。按虛竹的性子,一定是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結論,不報仇也是順理成章的。

雖然武俠小說裡經常說“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但報仇是不是有合理性,正當性,每個讀者心裡都有桿秤。撇開當下各種黑化、YY的網絡小說不提,在以前的正統小說裡,主角代表著正義,自然三觀要正,行事要光明磊落,符合大義,自然就不能什麼類型的“父母之仇”都去報了。桀驁不馴如西狂楊過,在鐵槍廟得知真相後,也絲毫提不起為楊康報仇的念頭了,何況喬虛段?


紫楓Gerry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重要的一部作品,故事梗概以喬峰、虛竹、段譽三個主角為主線,其中一條重要的主線就是喬峰尋找殺父仇人——帶頭大哥,為了保殺父之仇,先後有趙錢孫、譚公譚婆等眾多高手死於非命,少室山一戰是天龍八部三大戰之一,在這場大戰中,虛竹知道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不過很快,親生父母被喬峰的父親蕭遠山逼死,虛竹沒有找蕭遠山報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虛竹和親生父母剛相識不久,沒有感情,和喬峰是結拜兄弟,喬峰大名也是很早就聽說。二是虛竹是出家人,出家人講究六根清淨,蕭遠山在少室山一戰之後皈依佛門。主要有以上兩方面原因,虛竹沒有找喬峰父親蕭遠山報仇。


順理成章v駭浪驚濤


天龍後期武功最厲害的除了掃地僧就是虛竹,虛竹連降龍十八掌都會了,為什麼作者給虛竹這麼厲害的經歷呢?看過書的人都知道虛竹是一個徹徹底底的佛家心腸,他即使有再厲害的武功,也不會想著去殺人,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去追求殺戮呢,而且他也說了,他父親死之前笑了,說明走得很瞑目。再報仇只會徒增罪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