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個月以內的小孩,為什麼會拿自己的手到嘴裡吸來吸去?

71521hzx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3-4月的小孩為什麼會拿手到嘴巴里吸來吸去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生理反射

0-4月齡寶寶吸吮唇周觸碰到的任何物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因為寶寶要吸吮母乳,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當手碰到嘴唇的時候,自然也會吸吮手指。

2.可能是寶寶餓了

3-4的寶寶都是靠吸吮母乳,過奶粉填飽肚子的,這時候還不會說話,當他餓了的時候,就會自然的吸吮手指來充飢,這時候寶媽就要分辨寶寶吃手是不是餓了。



3.探索世界

3~4月寶寶的寶寶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了,探索外界的感官越發的強烈。 這個時候寶寶吃手指能夠加強寶寶觸覺,嗅覺和味覺的刺激,從而促進寶寶神精功能的發展。

還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個開始。是寶寶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對於寶寶來說,吸吮手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起初他們只是將整個手放到嘴裡,接著是吸吮兩三個手指,最後會發展到只吸吮一個手指,從笨拙的吸吮整隻手、一個拳頭,發展到靈巧的吸吮某一個手指,這說明寶寶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大的提高,從而能夠促進大腦、手和眼的協調能力。



4.緩解不安的情緒

當寶寶感到周圍的環境陌生,就會產生不安、孤獨、緊張的感覺。這個時候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寶寶就會用吃手的行為來緩解這種情緒。吃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需求。

5.緩解長牙期的不舒服和煩躁

寶寶一般在4-10個月開始長牙,但每個寶寶是有差異的,有的寶寶長牙快,有的寶寶長牙慢,寶寶長牙一般是不痛的,但是寶寶長牙會不舒服,牙齦癢,會異常煩躁,這個時候手是寶寶的安撫物,寶寶用吃手來緩解牙齦不舒服和安撫自己的情緒。


瞭解了寶寶吃手的原因,那寶寶吃手什麼情況下該阻止呢?

寶寶吸吮手指多始於3~4月嬰兒,7~8月齡達高峰,2歲後逐漸消退。寶寶3歲以後吃手指寶媽們就要注意啦,容易影響到寶寶口腔、牙齒、語言等發育,就要開始阻止了。

如果寶寶到了四歲以後,仍然經常允吸手指不僅可能會引起手指腫脹、疼痛,影響下頜骨的發育和牙齒變形,而且也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及傳染病。需細心的瞭解形成原因,並耐心地進行糾正。




最後分享一下, 3-4月的寶寶吃手時寶爸寶媽們該怎麼應對?

1.要經常給寶寶修理指甲,避免寶寶因為指甲過長而劃傷口腔周圍的皮膚;還要經常給寶寶清潔小手,避免寶寶手上的髒物和細菌進入口腔,導致寶寶拉肚子。 如果寶寶經常吃手,就不要給寶寶的小手塗抹護膚品了,以防食入。

2.當寶寶吃手指的時候,不要大驚小怪,可以用玩具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可以給寶寶講講吃手指的危害,要溫聲規勸,不可大聲吼叫。避免用極端的方式或者嚇唬寶寶。要在適當的時候多鼓勵表揚寶寶不吃手指是好的表現。


小B育兒學堂


你好,首先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您所遇到的問題,我也遇到過。首先,恭喜你,這是你家寶寶進入了“口腔敏感期”,您不必太緊張。吃手,預示著孩子口腔敏感期的到來,這個敏感期會從0歲持續到2歲半。

我的孩子這個時候,有一天媽媽有事外出,沒有及時回來餵奶。他有點哭了,我就把他的手放在嘴裡,他吃的津津有味,等我拿開手,他的小手就從嘴裡滑落了出來。他就著急的哭了,又幫他放進嘴裡,持續了好幾次。後來他就會努力抬起胳膊自己把手放進嘴裡,吮吸起來,看起來非常滿足的樣子,以後的日子了,他就不斷的嘗試把手放進嘴裡,開始是手指,然後是直接塞拳頭,塞不進去急的哭,一直持續到會走路。

我們大人要做的是,理解孩子是用口腔來認識世界的,不要打擾打亂孩子的探索,小嬰兒只能躺著看天花板,他的小手就是他探索世界的最好工具,一方面滿足他對世界的認識,一方面也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孩子可能會出現亂吃亂咬東西,咬人,貪吃來補充。

既然您問了,我就回答全面點,隨著寶寶的成長,口腔敏感期除了吮吸手以外還有以下行為:

  1. 咬東西。孩子可能會亂咬東西,比如泡沫、自己的鞋子等,這只是孩子用“嘗”的方式來認識世界,大人要準備一些較為乾淨的東西來滿足孩子,比如牙膠等。

  2. 咬人。一歲左右的孩子,特別喜歡咬人,這是因為他的牙齒和舌頭都在不斷髮育,孩子要滿足口腔需要,緩解不適,並不是有惡意,大人也不要責備孩子,應該準備一些硬的東西讓孩子去咬。

我總結一下,孩子是用口腔認識世界的。在口腔敏感期到來時,孩子會出現吃手、抓各種東西往嘴裡送、咬身邊的東西,甚至是咬人等行為。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父母不要打擾,而要給孩子提供安全的探索工具,讓他們在增加對世界的認識的同時,也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這祥,孩子就能積累認知經驗,發展自我能力。如果孩子得不到滿足,這個敏感期就會往後推遲,直到孩子得到滿足為止。

最後,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浩爸育兒


我家寶寶現在四個多月,也喜歡吃手,我婆婆不讓吃,說如果一直吸一根手指容易手指被吸細了,我就阻止他吸,後來老公在網上看說寶寶口欲期如果得不到滿足,容易影響他性格[捂臉]好吧,我覺得老公說的更有道理,也上網各種查,現在就讓他吃手了,不過我家寶寶更喜歡吃拳頭,不怎麼單獨吸一根手指,所以我婆婆擔心的情況也不會發生的,只要多給他擦乾淨手,也可以給他吃牙膠,快長牙的時候牙床癢的也難受的


五味雜聊


正常現象,這個階段屬於口欲期,也就是說寶寶主要靠嘴來感知世界,嬰兒認為手也是外界的東西,所以總愛將它塞進嘴裡吮吸感知,吃手是寶寶感知覺及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是嬰兒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是自我安慰的途徑,有益於寶寶大腦發育,吮手指是一個發育階段的生理現象.

隨著寶寶大腦的發育,寶寶逐步學會兩個動作: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另一個便是吸吮手指,吮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從笨拙地吮吸整隻手,發展到靈巧地吮吸某個手指,這說明嬰兒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大提高。吮吸手指動作,促使嬰兒手、眼協調行動,為5個月左右學會準確抓握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歲以內寶寶的吃手行為,家長不需要過度干預,只需要幫助洗乾淨小手,就放心讓他吃個夠吧。如果嬰兒早期的吃手行為被過度干預,反而會導致吃手期的延長。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寶寶在吮吸手指時,會變的非常安靜,嬰兒通過吮吸手指來穩定自身的情緒,這說明嬰兒吮吸手指對他們的心理發育起著重要作用。對於嬰兒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慮煩惱,更不用強行制止。但如果孩子到了2歲以後仍然過度吮吸手指,就需要家長注意了,比如夜裡不停的吃手;長時間吃手導致牙齒髮育不良;手指變形受傷等情況。這時家長可以採取替換方式,比如這時可以讓寶寶捏玩具,或者手指運動操來緩解吃手行為。


兒科醫生鮑秀蘭


這其實反應出寶寶的情感需要和生理需要,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這習慣持續太久,後果很嚴重!

01.要注意,吸手指的寶寶情感需要要得著滿足:

從心理角度來說,為什麼3-4個月的寶寶會吸手指呢?

因為他需要情感上的安慰,也需要極大的安全感,但卻沒有得到合適的滿足。寶寶原先是在媽媽的子宮裡,非常有安全感,現在一下子脫離了這個溫暖的港灣,一旦沒有得著及時滿足,這時他容易用這種方式來使自己得著慰藉。

所以寶媽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寶寶的情感和安全感需要!

02.吸手指的寶寶有生理上的需要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依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這是寶寶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吸手指有助於寶寶的發育和成長。

而且有些孩子有吸吮的正常生理需要,尤其他們在喝奶的過程中,也很在意吸吮的需要。

所以如果他在喝奶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通過吸吮手指來彌補生理上的需要。

03.要防止這個習慣持續太久,否則後果很嚴重

吸吮手指的習慣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持續太久,因為有一些不良後果。

(1)孩子容易生病

孩子稍微長大一點之後,每天都會接觸到很多不乾淨的東西,也不容易做到清潔。這時候吸吮手指就會吸入很多病菌,導致經常生病。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就是直到7歲還在吸吮手指,不僅手指經常脫皮,還經常生病發燒。

(2)心理狀況容易出現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五六歲了,還在吸手指,說明還是極度缺乏安全感,而且心理可能出現一些隱藏的小問題。

另外容易被身邊的親戚、小朋友嘲笑,更造成心理陰影,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3)容易造成社交問題

就像上面說的,身邊的朋友容易嘲笑他,甚至隔離他。上面說的這個朋友的兒子,就是經常被小朋友嘲笑,到後來變得非常敏感,只要人家提到這件事,就要跟小朋友吵架,後果挺嚴重的。

04.家長要注意,及時幫助孩子

(1)給孩子更多的愛和安全感:

當家長看到孩子經常吸手指時,就應該意識到,該給孩子更多的愛、關心和安全感!這樣才能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

(2)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如果孩子現在比較大了,也不要擔心。切忌嘲笑孩子,給孩子造成壓力,但是也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困難,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

(3)多陪孩子,轉移注意力

在幫助孩子克服這個不好習慣的過程中,家長要多陪孩子,多轉移他的注意力。可以陪他多玩遊戲,與他多互動,不給他太多獨處的空餘時間,相信很快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

(4)受身邊同學的影響

另外,當他與身邊的同學、小朋友多相處之後,就會受他們的影響慢慢放下這個習慣。上面說的那位朋友的兒子也是這樣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的。所以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多鼓勵孩子。

總之,孩子心中情感和生理需要,吸手指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持續太久,否則對孩子有很多不良影響!

歡迎關注、留言,我是 @木木大叔談育兒。

多年海外教育經驗,多年自學育兒知識,每天為你分享新鮮的育兒理念和乾貨。


木木大叔談育兒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2個月後開始特別喜歡吃手,剛開始他們會開始吃拳頭,後來發現手指吃起來更舒服,他會把手指伸進嘴巴里,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喜歡吃手?吃手這種行為家長要不要進行干預呢?

嬰兒吃手的原因

最開始是無意的行為

嬰兒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吃手了。出生後,因為神經系統發育的不完善,孩子的大腦並不能指揮手,所以孩子的手都是無意識的動作。因為新生兒天生具有吮吸需求,接近嘴巴的任何東西,寶寶都會嘴巴進行吮吸。無意識中他發現了手可以吃,而這個吃手的過程讓孩子感覺到很舒服。下一次孩子還會去做相同的舉動——吃手。

吃手可以進行自我安慰

嬰兒的吮吸需求在孩子因為睏倦、害怕、煩躁哭泣的時候,孩子都會以吮吸需求來安慰自己,當嬰兒無意識把手指伸進嘴巴的時候,他會發現吮吸可以帶來快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的舒服。而手就像是一個“玩具”,一個孩子可以隨時拿起來玩的玩具,這個吃手的過程讓孩子得到了自我安慰,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吃手的時候是非常愉悅的。

吃手是孩子在對這個世界認知

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類認識世界是從嘴巴開始的,這也被稱為口欲期。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是從自己的手開始然後範圍逐漸擴大,當手部的力量越來越大,能夠放進嘴巴里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嘴巴喜歡嘗試各種不同材質的玩具,所以1歲前的嬰兒喜歡把手裡的任何東西都放進嘴巴,他們會體驗到不同材質不同的感覺,這些感覺認知會刺激寶寶的大腦。

所以對於1歲前的寶寶,父母面對孩子吃手不要有這樣的錯誤認知:

  • 孩子吃手是不是沒有吃飽?如果吃過奶後吃手和飢餓沒有關係;
  • 孩子吃手是不是有問題?沒有問題,這是嬰兒階段必經的階段;

嬰兒吃手的發展過程

2個月開始階段

2個月大的嬰兒已經開始吃手,這是因為嬰兒神經系統的各種功能開始發育,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是從中心到外圍,所以嬰兒嘴巴周圍的神經比手部的神經發育的更早。但是此時嬰兒的手還不能夠到更多的東西,所以孩子吃手的過程其實是無意識的。

4個月嬰兒開始探索

4-5個月的嬰兒,他們吃手的時候開始探索這個世界,孩子吃手的姿勢已經從拳頭變成了手指,但是在孩子的意識中,他並不能認識到這是他的手,他通過吮吸的過程是在認識自己的手,比如每個指頭伸進嘴巴都是不一樣的,孩子每次吃手的心情也是不一樣的。傷心的時候吃手是安慰自己,而吃飽後吃手是在自娛自樂。

6個月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

6個月的孩子他的視覺已經從平躺著到坐起來,孩子的視覺範圍變得越來越大,孩子的好奇心也在增加,這個時候凡是一切能夠拿到手裡的東西,孩子的第一反應都是吃進嘴巴里,因為他要嘗一嘗這個物品是軟的還是硬的,幫助大腦建立最早的認知。

1-1.5歲,口欲期逐漸結束

孩子的口欲期結束時間在1-1.5歲,口欲期和孩子的獨立性是成反比,當孩子越來越獨立,自己可以幹更多的事情時,他對用嘴巴探索興趣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自己的手。

不讓孩子吃手的後果

很多父母不喜歡讓孩子吃手,總覺得手不乾淨,甚至因為不讓孩子吃手會給孩子帶上手套,這樣做可能暫時會解決問題,但是會給孩子的成長埋下禍根。

首先,孩子吃手或者吃其它東西會變本加厲

吃手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當父母不讓嬰兒吃手後,孩子過了口欲期,可能吃手的行為反而會變本加厲,因為孩子內心的感受沒有被滿足,等到2歲後,甚至幼兒園後,很多孩子開始出現咬手指、咬被角、咬下巴等行為,就是口欲期的延長。

其次,影響孩子大腦早期的發育

研究表明,外界豐富的感受和刺激,可以有效促進寶寶大腦皮層的生長,刺激越多,大腦皮層的腦神經就會越複雜,寶寶的大腦也將會越發達,因為嬰兒早期的大腦刺激其實是用嘴巴來刺激的,如果阻止孩子吃手,嘴巴對大腦的刺激也會減少。

第三,影響孩子內心的獨立

嬰兒吃手的過程,也是孩子在建立自我內心的滿足感,比如媽媽不在吃手自我安慰;睡醒後一個人的遊戲——吃手;當孩子內心安全感建立之後,才能開始從媽媽身邊走向更廣闊的的世界。阻止孩子吃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是沒有辦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很差,成長過程中獨立性也會差,會膽小,不敢嘗試。

怎樣幫助孩子科學的吃手

  • 保證孩子手的乾淨性。4個月前孩子的手能碰到的玩具有限,成人最好不要用自己的手去頻繁觸碰孩子的手。
  • 儘量準備不同材質的物品。用嘴巴去吃東西是在幫助寶寶刺激大腦神經,促進大腦發育,不同材質體驗不同,傳遞給大腦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儘可能準備更多更安全的玩具讓寶寶去啃、咬。
  • 8個月之後做好安全防護。8個月之後孩子開始學會爬行之後,放進嘴巴的東西越來越多,父母需要有防範意識,保證孩子的安全。
  • 如果孩子吃手比較厲害,手指出現蛻皮、紅腫,可以儘量準備更多玩具,或者牙膠,知道替代物。

豌豆媽媽育兒


這是寶寶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通過嘴來感受事物,等到孩子長大一些,他還可能會啃玩具、咬衣角等。

3-4個月內的寶寶探索欲強,父母不要干預寶寶的行為,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實這種吃手手的行為是處於口欲期的寶寶對口腔刺激的需要和滿足,他想通過口來了解外界。如果這種需要在這個時期得不到滿足,長大後的孩子可能會喜歡吃喝無度。

如果不加干涉,6-9個月的孩子會減少用嘴吸手的行為。1-2歲的時候,孩子可以用手去探索時間,這種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正常的口欲期內,如果孩子用嘴吸手,父母要注意經常給孩子把手洗乾淨,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手上的細菌吃進肚子,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3歲以後孩子仍存在用嘴吸手的現象,這就很可能是口欲期滯後或者固結,那麼父母要警惕孩子的行為是否正常。


才智寶貝學堂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現在寶寶正處於口欲期。主要表現就是,孩子能夠觸摸或者拿到的任何東西都會往嘴裡放,嬰兒口欲期的最初表現是吮吸手指、吞口水和發出咯咯笑,他會將一切夠得到的物品往嘴裡塞。這時,嬰兒的嘴是性的快感區,他們從吮吸母乳中不僅滿足了食慾的需要,而且獲得了口欲的滿足,這種現象一般會延續到1歲或者1歲半左右。

口欲期是寶寶正常發育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媽媽們不用過多的進行阻止,相反阻止過多會讓寶寶產生抗拒的心理。

口欲期的寶寶媽媽們保證寶寶的手指乾淨,經常清洗,儘量不要讓寶寶摸到其他的東西。經常玩的玩具要消毒清洗。


園寶媽媽育兒記


這個月的嬰兒會把小手或大拇指伸到 嘴裡吸吮,媽媽怕寶寶養成吸手指癖好, 就加以糾正,這是不對的。這麼大的嬰兒, 吸吮手指是一種運動能力,嬰兒能夠把手 準確地放到嘴裡吸吮,是個很了不起的進 步。

吸手指也不是餓了,因此不必抱過來 餵奶。如果1歲以後還不斷吸吮手指,要稍 加引導。 一定不要強行把手拿開,不能嘴 裡叨嘮著“不要吃手”,更不能嚇唬孩子。 積極的辦法是把玩具放到寶寶手中,或握 著寶寶的手和寶寶聊天,轉移其注意力。

有的寶寶,1歲後就不再吸吮手指了,有 的寶寶,3歲後還在吸吮手指。對此,父 母千萬不要橫加干涉,父母管得越緊,孩 子吸得越頻。 有效的方法是,用寶寶感興 趣的事情轉移其注意力,如果有比吸吮手 指更有趣的事情,寶寶當然就不會吸吮手 指了。


不喝酒卻念酒


很多媽媽都會發現,隨著寶寶的越長越大,就會不由自主的出現一些小小的習慣,這種小習慣在爸爸媽媽們看來都是需要改掉的壞習慣。但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的是,有些你眼中的“壞習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

寶寶在吃手指的時候,大部分的媽媽看到都會立刻阻止,吃手指是寶寶成長里程碑上的一個很大進步哦,媽媽們其實並不需要阻止的。但如果有的寶寶吃手指的時間很長,或者是手指的皮膚已經出現皴裂時,那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及時阻止了。

當寶寶開始尖叫,或者是用手抓飯時,這說明寶寶是想要自己動手吃飯了,這個時候,媽媽們不要因為怕寶寶弄得亂七八糟而阻止寶寶用手抓飯哦。當寶寶開始嘗試自己用手抓飯的時候,也是寶寶成長里程碑的一大進步。

孩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好奇心是非常重的,喜歡把自己能搬得動的東西搬來搬去,經常搞得爸爸媽媽跟在寶寶屁股後面收拾過來收拾過去。但小寶寶們卻對於此樂此不疲,甚至是非常喜歡,因為這樣會讓寶寶有很大的成就感。

很多時候,寶寶的一些習慣在爸爸媽媽眼裡都變成了壞習慣,再比如有的寶寶會在某一個階段內喜歡尖叫,爸爸媽媽們不要去斥責寶寶的這種行為。這是寶寶自我表達方式的一種,是在通過尖叫引起別人的注意,也是在慢慢嘗試著牙牙學語的開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