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等於國畫嗎?

藝蟲爬牆


1-從概念範圍上說,中國畫屬於國畫,國畫不等於中國畫。

我認為,中國畫是指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人文歷史的審美再現。是本土數千年傳承,演變,優化而來的中國繪畫。

國畫則指一個國家的歷史人文繪畫藝術,如具有法國曆史人文特徵的油畫就是法國的國畫,具有英國曆史人文特徵的畫就是英國的國畫等,那麼具有中國歷史人文特徵的繪畫就等於國畫。

2-從表現形式,繪畫材料上看,中國畫不等於國畫。

中國畫通過毛筆,墨汁,宣紙,書法和物像的描繪相結合,形成畫面,且注重畫家個人內心精神世界的寫照,表現中國文化歷史,特有的山川風物,與自然相統一協調,追求主觀筆墨,神韻。

而與中國畫不同的油畫,是通過刷子,顏料,在布面上對物像的光影,體積,空間層次做逐一,深入刻畫,佔很多客觀成分,而且不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徵,則不等於國畫。


雲南怪客


中國畫不等於國畫,理由詳述如下:

第一,國畫源於與西畫(洋畫)的對立,從沒有被定指為某一繪畫品種。

上世紀五四運動之前,中國還沒有國畫這個概念。國門被列強們敲開後,大量洋貨湧入中國。為了相抗衡,於是,大量國字號名稱便湧現了出來,諸如國貨、國術、國藥、國畫,等等。由於名稱中凝聚著愛國情感,一些藝術學院也就開設了國畫系。但國畫究竟指什麼畫種?水墨還是彩墨,寫意還是工筆,素描和線描怎麼辦,運用中國畫繪畫基礎的版畫、漆畫、民間工藝畫等怎麼辦?恐怕永遠都只會是一筆糊塗賬。

第二,將中國畫等同於國畫,與周總理拍板中國畫的初衷背道而馳。

人民大會堂落成,看著牆壁上體現中國各類畫種特色的35幅優秀壁畫,周總理一言九鼎,都是代表中國特色的"中國畫"。其目的就是為了平息當時社會上爭論得很厲害的所謂誰代表了正宗畫派的理論爭執,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國畫的名號,成為了阻礙中國繪畫藝術百花齊放的障礙。

第三,若把漢民族的筆墨畫視為國畫,不利於多民族國家的內部團結。

中國是一個由多民族構成的統一國家。凡是以"國"字號命名的事物,都要慎之又慎。洛陽牡丹花聞名千年,至今仍未獲得"國花"稱號。而繪"畫"所蘊藏著的文化蘊涵,要遠遠超過"花"卉所蘊藏著的文化蘊含,在民族大團結、大發展的今天,更不能因為漢民族人口眾多而隨意命名某一種類繪畫為國畫。

第四,中國畫要表達中國人的審美精神需求,筆墨技法運用要服務於繪畫功用。

前人早就告誡我們,筆墨要緊隨時代。繪畫作為一種藝術社會實踐活動,最為重要的是,要從審美的角度,挖掘出這個時代的普遍的審美精神需求,所有的技法運用都以滿足這種審美精神需求為旨歸。而國畫這個概念則過於強調了技法體系的傳承性,既不利於實現繪畫功用,也不利於畫種兼收幷蓄發展。

第五,隨著高技術的發展,繪畫藝術智能化必將成為中國畫發展的主流。

當硬筆書寫逐漸代替毛筆書寫後,中國筆墨繪畫遭受到了首次嚴重打擊;而當智能化的點擊鍵盤逐漸代替硬筆書寫後,中國筆墨繪畫連同所有人工繪畫種類,都遭受到了空前打擊。人類社會高科技快速發展,將迫使中國畫快速尋求和走上智能化發展道路,再堅持所謂國畫理念,已經失去實際意義。

第六,所有畫種都是文化遺產,既要發揮其現實功用,又要給予傳承和保護。

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應對現實的潛在的精神支柱。中國畫的書畫同源原理,以及"寫"畫技法運用原理,深刻地揭示了中華民族精神世界構成特質,是全人類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此外,對中國畫門下的所有畫種,我們都需要貫徹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並舉的方針。


藝蟲爬牆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中國畫就是國畫, 國畫是中國畫的省稱。當你走出國門後或者在外國人眼裡就不能省稱國畫了,只能叫中國畫。這就如在國內叫普通話,在國外就稱為講中文或說華語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