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到底有何門道?

老木匠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到底有何門道?

曾幾何時,一般人家的傢俱,大都是請木匠到家裡現場做的。

現在農村也還有不少的老木匠,他們不光手藝好,而且心地純正,很多事情都會幫主人家想到,不光是把東西做好,還要為主人家討個彩頭、圖個吉利。

比如有些老木匠做活,就講究個“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是為什麼呢?

老木匠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到底有何門道?

據說這個規矩,還是祖師爺魯班傳下來的,在《魯班經》裡就有記載,屬於“行規”。在以前,懂不懂這個行規,可以看出一個木匠的水平來。

先看“凳不離三”,就是做那種長條凳的時候,這個凳子的尺寸後面一定要帶個“三”的零頭,比如三尺三、四尺三,據說是因為“桃園三結義”,所以“三”代表了忠義。凳子是人坐的,坐在一起就是緣分,也就是情分。

“門不離五”,就是門的長寬一般要帶個五作為零頭,寓意“五福臨門”。

“床不離七”的七諧音“妻”,有夫妻同床共枕、白頭偕老的意思。老木匠做的雙人床,寬度一般做成四尺五寸七。還有一種是做成四尺二寸五,末尾多個半寸,有“床不離伴(半)”的寓意,跟“床不離七”一樣,也是寓意夫妻和睦、家庭和美。

老木匠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到底有何門道?

“棺不離八”,就是做棺材一般是做到八尺,不帶零頭。因為“八”諧音“發”,“棺”諧音“官”,八尺棺材就寓意“升官發財”。中國人特別相信“祖宗保佑”這回事,所以對於喪事的細節特別講究,認為祖宗可以保佑子孫後代升官發財。

另外,人的身高到了七尺就算很高了,所謂“七尺男兒”嘛,所以棺材做到八尺的話,已經足夠用了。

老木匠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到底有何門道?

“桌不離九”,是說做的桌子總要帶個九作為零頭,因為桌子最大功能是吃飯,九和“酒”諧音,寓意“吃飯不離酒”。中國人講究“無酒不成席”,請客必須有酒,表示主人家熱情好客,自己家吃飯有酒有菜,也代表生活紅火。

大夥兒以後如果看到這種老傢俱,不妨量量它的尺寸,看符不符合這種“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的行規,權當滿足一下好奇心吧。當然,現代人已經不太講究這些了,但這種行規背後的職業操守,以及“工匠精神”,是不該丟的。

老木匠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到底有何門道?

中外歷史文化,有趣有味有料,我是史小狐,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