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建立健全的人格?


破碎的自我 | 怎樣建立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其本質是一個“舒展的自我”

舒展代表著一切中性的概念,你既不緊張也不放縱,既不卑微也不高傲,既不討好也不迴避。

在這樣的人格狀態裡你是松坦的。

因為你是松坦的,是“中性”的狀態,所以我們反而很難用直接的、肯定的定義去描述什麼是健康的人格,而只能用這種“對立否定”的方式來表達。

不健康的人格,其本質就是“被扭曲”、亦或是“破碎”的自我。

“迴避型人格、偏執型人格、邊緣型人格、迴避型人格”等等,這些命名其實表述的都是人格扭曲之後的不同分類。

而人格的扭曲,本質上是人的自我破碎之後,為了整合、或規避這種破碎感,而進行調適的結果。

“自我的破碎”從何而來呢?

它源自於外界的攻擊。

我們面對一切外界的攻擊,其實都是沒有什麼防禦的。因為“精神攻擊”本身就是無法規避、無法防禦的。

你對一個四五歲的小孩說:“你真是個廢物,滾一邊去別礙老子的眼!”

這個小孩的內心馬上就會感到一陣難受,他內心的委屈、羞恥、憤怒等情緒馬上就會被點燃。

你的話語就如同利劍一樣,插在他柔軟、脆弱的心理上。

這些攻擊落在你的心理中時,它們就像一顆子彈打在你的肉體中不斷旋轉一樣,精神攻擊也會撕扯你的心理,導致暫時性的“自我的破裂”。

這些子彈要是沒有取出去,這種破裂感就會一直持續。

所有的防禦手段都是我們後天發展出來的。

為了應付這些來自於外部的攻擊,所帶給你的那些糟糕的感覺,你就脫離了那種松坦的“中性”狀態。

就好比原本有一個直直的指向天空的指針,它受到外力的作用之後,向右邊偏了一些,你為了讓它回到正中,就必然要從右邊把它敲回去,或是從左邊將它拉回去。

問題在於我們的心理慣性太大,你習慣了從左邊拉它之後,往往會在已經把它拉過了中線之後還不放手,仍然一直不停的向左邊拉。

往左邊拉過頭了,你就趕緊又從右邊再拉一下。

這些不斷從各方發力,試圖將自己的內心調整到舒適狀態的手段和方法,慢慢地就會固化下來,成為你的習慣,並進而成為你的一種人格模式。

因此,人格的扭曲,源自於我們在受到外界攻擊的時候,為了“情緒緩解”這一目的,所付諸的習慣性努力。

比如說你處在一個容易被別人欺負的環境中,別人天天欺負你,你就想:“我不想被他欺負了,那我就巴結一下他吧,我讓他開心了,他就不會欺負我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討好別人,是為了終結或避免別人所可能施加給你的攻擊,這種模式固化下來,就是討好型人格。

你擔心將你對別人的不滿和憤怒釋放出去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所以就一直壓抑,表面笑嘻嘻,心理mmp,這種模式固化下來,就是“被動攻擊型人格”。

你的內在無比的缺乏自我價值感,你迫切的希望能夠被別人看到,於是故意製造戲劇化的場景、做出戲劇化的舉止以獲得別人的注意、或是在這種“扮演某種角色”的過程中獲得自我價值感,這種模式固化下來,就是“表演型人格”。

精神動力學給的藥方,是告訴你,你的心理那些傷口需要被治療,你缺乏自我價值感,心理諮詢師就慢慢地給予你價值感;

你迴避親密關係是因為你對它感到恐懼,諮詢師就陪伴你慢慢建立親密關係,讓你逐漸意識到親密關係不是如你所想的那麼可怕。

認知療法給的藥方則完全是在另一個維度上的,它告訴你:其實那些所謂的心理傷害並不存在。

這個藥方背後的邏輯是完整的、正確的。

但是因為這個結論缺乏人文關懷,會讓許多人感到憤怒,甚至感到這個結論本身就是對他們的一種傷害。

所以,這個藥方的結論往往不會被言明,許多人只是闡述它背後的邏輯,將它包裝上一層可愛的、吸引人的糖衣之後,才好讓患者吞下去。

為什麼說那些心理傷害並不存在呢?

其根源在於:我們習慣性的視角,將責任歸咎於精神攻擊者;

而認知療法的視角,是將心理傷害的責任歸咎於傷害承受者,而且是100%的將責任歸咎於受害人。

我們習慣性的都是認為:別人傷害了我們的心理,是因為他們有惡意,那是他們的錯;

認知療法強調,我們之所以會受到別人的心理攻擊,是源自於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的接受客觀現實。

二、是因為我們受到了社會教育、和群體影響,而形成的各種各樣的偏見與認知扭曲。

三、我們將原本是虛假的、捏造的、扭曲的、誇張的語言和想法都給當成了是真實的。

其實並非是由於別人的攻擊、才導致我們脫離了那種松坦的“中性”心理狀態。

而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偏離了客觀事實。

偏離事實的根本原因在於:“語言本來就沒辦法充分描述事實”。

你的父母也許會因為你解開了一個九連環而誇你聰明,也許會因為你三天都沒有把九連環解開就罵你廢物,其實不管是聰明還是廢物,這兩個詞語和標籤都無法精準的定義你,它們都是很模糊、詞意很廣的概念。

但是當你的父母將這兩個標籤貼在你身上時,不論你因為被誇聰明而開心,還是因被罵廢物而難過,這兩種情緒其實都是被誇大的、扭曲的。

人其實是很難被定義的,因為所有用於下定義的詞語都太過模糊,無法精確地定義一個人。

你被貼上一個標籤之後,是開心還是難過,取決於這個標籤的社會屬性。

我們通過學習和接受社會教育,而對於不同的詞語產生了不同的性質定義:聰明是個好的詞語,廢物是個壞的詞語,所以我們要追求變聰明,規避成為廢物。

別人將你描述為聰明時,你感受到的是“聰明”這個詞代表的社會認可;

別人將你描述為廢物時,你感受到的是“廢物”這個詞代表的社會鄙棄;

有人會問:這難道不都是廢話嗎?被誇聰明會開心、被罵廢物會難過,這非常正常啊!

而這恰恰正是問題所在: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是潛移默化、理所當然的認同了這種社會評價標準,每個人都認為聰明是好的,廢物是不好的,這種對於自我正性、負性“二元對立”的評價標籤,才是導致問題的根源。

你只要追求成為一個“善良”的人,那麼你內心的哪些“邪惡”的想法必然會折磨你;

你想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那麼你那些“平平無奇”的成果就會成為你的負罪來源;

所以,你會在諮詢室裡嘆氣:“這周太失敗了,我一點改變沒有做出。”

而諮詢師卻會問題:“你是怎麼做到“什麼都沒改變”的呢?”

你被二元對立的思維將一切分割,將“平平無奇”的成果完全忽略,認為它們不存在,而沒有意識到:平平無奇的成果,也是一種“成果”。

沒有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做出”。

譬如說,你想要戒菸,打算這周只抽三包煙。但實際上卻沒控制住自己,和過去一樣還是抽了七包煙。

當你在說“我這種還是抽了七包煙,一點沒有改變”時,你認為上一週“抽了七包煙”就是你,而沒有意識到“抽了七包煙”這只是你的一種行為。

你認為“抽七包煙”就是你時,這種理所當然的想法會導致你認為有一個實有的障礙:就是要慢慢幹掉那個抽七包煙的自己,把抽七包煙的自己、變成不抽菸的自己。

在這樣的假設中,“你”是沒有主動選擇權的。

而“我上週讓自己抽了七包煙”,這樣的描述其背後的邏輯在暗示:你是有主動選擇權的,抽七包煙只是你的行為,那並不是你。

兩種不同描述,蘊含著截然不同的邏輯框架。一個框架裡的你是不自由的、被一個可惡的、自己強烈厭惡的抽菸習慣所控制著的。

而另一個框架裡的你卻是自由的、你並不是被抽菸控制。是因為你想要抽菸。

只是“我想要抽菸”這一點,由於你給“抽菸”這一行為附加上的種種負面想法給掩蓋了而已——其背後的邏輯通常是這樣的:因為你認為抽菸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要”抽菸,那不就說明你主動想要做一件壞事,你就不是一個好人了嗎?

而且你明明“不想抽菸了”,但卻還是和過去一樣一週抽了七包煙,怎麼能說這是我“想要”抽菸呢?

這就體現出,很多時候你會由於對一個事物的“價值判斷”,而會對自己的慾望有所扭曲。

一個在你的認知中過於負面、過於不能被接受的慾望,你就會想盡辦法排斥它,彷彿它不是你的慾望,只是某種“壞習慣”、“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想法”。

這就是導致我們無法認清自己的原因:價值判斷令你將自己一分為二,這是好的,那是壞的,所有“壞的”部分,都不被你承認是“你自己”。

你覺得這個“想要戒菸”的自己是好的,所以理所當然的就與這個自己認同,當你只認同這個“想要戒菸”的自己時,你就沒辦法意識到:其實不管是“想要抽菸”還是“想要戒菸”,這兩種想法都是你的。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生物,每個人都會有諸多相互對立的想法,你很容易一會想要這個、一會兒又不想要了,這非常正常。

但如果你一直忙於給自己的所有想法貼上好壞的對立標籤,你也就沒有時間去用於理解你自己了。

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想要抽菸,也許是成癮,也許是因為孤獨,也許是因為悲傷。

如果你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有某一想法、某一行為的原因,這就意味著你很難改變它——如果讓你抽菸的原因是悲傷,在你沒有處理好這種悲傷的情況下,你幾乎不可能把煙戒掉。

人的自我接納,意味著對“完整”自我的接納,你只是純粹的接受自己,而不會用二元對立的視角將自己割裂,在社會價值評判體系中,拼命地想要保留所謂“好”的自己,剔除“壞”的自己。

“完整”的接納自我,意味著你需要學會用“不加評判”的視角去看待事物——也包括你自身。

不加評判的視角,就意味著100%尊重事實的視角。

這是最根本最根本層面上,為什麼“正念療法”能夠對多數心理問題起到效果的原因——正念訓練的,就是你保持在不加評判的視角中的能力。

因此我們需要明白這一點:並不是需要用什麼方法,將你破碎的自我給縫合起來。

而只是需要你收回那兩把主動將你自己砍的支離破碎的刀子:一把是對社會評價體系中“好”的自我的追求,一把是對社會評價體系中“壞”的自我的厭棄。

你不需要刻意去做些什麼才能夠“活出一個完整的自我”,你本來就是完整的。

只是因為,過去的你一直在不停的將自己割裂而已。

你們要理解並且記住下面這些思維邏輯:

健全的人格,並不是意味著“你將自身那些不健全的人格給消除掉、修改掉”,這種自我分割、自我鄙棄的視角本身就意味著你人格的不健康;

松坦的、舒展的心理狀態,不是“在你達到某個目標、獲得某一成就”之後才能獲得的;

心理的松坦來自於當下這一刻你對生命的全然接受;

人格發展的過程,本質上是去除偏見、消除認知扭曲的過程。

當你充滿偏見和扭曲時,你會想:我有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太不健康了,我要改變這種模式,以後再也不討好別人了。

這樣的視角中你無法認清自身完整的情況,你會侷限在問題單一的症狀裡。

就好比你是一個老闆,發現最近員工工作不積極,你就想:我要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於是給員工請了個講師打雞血,每天嚴格執行上下班打卡,要求員工每天下午將工作總結髮到你的郵箱裡等等。

“侷限在問題的單一症狀裡”就意味著你無法意識到問題的全貌。

所以,這個老闆對員工使盡了手段也沒有絲毫效果,因為員工工作不積極的根本原因是錢沒給夠。

錢沒給夠,沒有人會像傻子一樣僅僅因為你是老闆就聽你的。

同樣的,不管是討好型、迴避型、焦慮性等等所有的人格模式,其根本的原因都是在於:在你過去的生活體驗中,你只會、也只能想到這一種生活的模式。你對於其他的生活模式壓根就是沒有任何概念的。

所以“我再也不討好任何人了”這只是一句空話,因為這就像你現在只會做西紅柿炒雞蛋這一道菜,你還沒學習其他的菜該怎麼做的時候,就撂下一句狠話:老子以後再也不吃西紅柿炒蛋了!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總要吃飯,你餓的快死的時候,西紅柿炒蛋就是再難吃,你為了活下去還是會不得不再擼起袖子炒一盤;

你也總是要生活,要與人相處的,你就只會“討好型”這一種和別人打交道的方式,當別人和你相處時,你就不得不使用這種你唯一熟悉的應對範式。

“我過去只會使用討好這一種生活模式”,這樣一種理解自身的視角,才是客觀的、令你不侷限在單一症狀中的視角。

採取了這樣一種視角,你就會明白: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是多種多樣的,“討好模式”只是眾多模式之一。

就像世上有無數種菜,西紅柿炒蛋只是其中之一。

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下,採取不同的模式去應對;

正如在不同的場合裡,你要做出不同的菜式;

於是,問題就不再是“我要改變討好型/迴避型/焦慮型等人格模式”了,而是“我要學習更靈活的應對生活各種情景的手段”。

後者這樣的視角,是一種更廣闊的、更靈活、也更利於你人格舒展的視角。在這樣的視角中,不再有“僵化”的自我對立,而是將你自身的一切都變成你可以用於去協調組織的資源。

總結:

健全的人格,即是“舒展的人格狀態”。

在這種狀態中,你的視角是靈活的、開闊的;你的認知是如實的、100%承擔自己責任的;你對事物的看法是不扭曲、無偏見的。

那麼怎樣培養和建立自身健全的人格呢?

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是:訓練自己開始用不加評判的視角去看待一切。


本文作者風墟,心理諮詢師,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微博:煉己者風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