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費應該按戶收取,不應該按房屋面積收費,你覺得怎麼樣合理?

老爹長談


我覺得這個建議有一定的合理性,我理解題主的意思是對於區域內的公用面積、公用設施的使用,每一戶都應該是同樣使用的,所以應該按戶收取。但因為物業費的內涵太多,因此就有些勉強了。

1、物業費包括公共建築及其設備、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的日常維護、修繕和整治及提供其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具體收取哪些,還得看物業合同是怎麼籤的,但按戶頭來收容易形成不公平,畢竟一戶人口有多有少。

2、為什麼按面積收合理?這也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物業成本分配方法,對於物業公司的服務,不能保證每個業主(每戶業主)都需要享受,按戶收取則絕對平均了。但按面積來收則隱含著你家的面積大,居住人口的,享受物業的服務相應是比較多的,所以按面積收取物業費比較合理。

物業費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住房沒有商品化之前的單位收取的房租,但其服務內容卻還是拓展了很多。物業費收取的內容也有很多奇葩之處,比如說,電梯費,一樓的說我用不著不應該收,但他也不敢保證他不上樓去拜訪鄰居啊。還有停車費,有理解為停車位的使用費,有理解為停車管理維護費的,但買了車就得交。


星巢


物業費按面積收費是很多小區物業的一個標準。那讓我們再看看物業費到底是做哪些工作?物業承擔的工作就是小區綠化,樓道垃圾衛生,路燈修理,停車管理,小區治安管理,電梯維修維護等。業主家的面積大小對物業的工作沒有增加,也不會減少。這樣理解的話,應該還是按戶收費比較公平。不知你如何理解。


南北遊子


如果說樓市裡除了房價之外還有什麼值得吐槽的東西,那麼物業費肯定會得到一票。因為現在越來越多業主感覺到物業公司收取了物業費之後,並沒有做什麼事情,除了每天清理樓下的垃圾。當然實際上物業公司還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就拿現在來說,因為疫情影響小區現在都按時對電梯消毒,這些事還是做了的。

但如果不是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人可能真的都感受不到物業的作用,畢竟平常看見物業人員也就是看大門的保安了。如果從這一點來看,每年幾千的物業費交起來的確比較貴,所以有人覺得物業費能按戶收取就好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按戶收取物業費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首先,物業費按照面積收入有一些不合理,雖然說因為戶型不同的原因,每個家庭的房子面積不一樣,但問題是套內面積也不用物業操心服務,就算每天有人清理樓道、走廊,但那也屬於公攤面積,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房子大小享受到的服務基本上都差不多,這就有了按戶收取物業費的基礎。

其次,現在的物業費實在是太貴了,很多小區每平米每月的物業費都高達5元,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常年累月下來不同面積的業主交的物業費都會有很大差距,而這種差距會讓業主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這也是現在很多人不滿意物業費的地方。而如果全部收取一樣多的物業費,業主之間也就沒有了落差。

不過如果真的要按戶收取物業費,其實也會說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不可能全部按照小區的最低標準收取,那麼物業公司肯定不幹,但如果按照小區的最大收費來計算,那麼業主肯定不會同意。所以想要改變物業收取方式還需要努力。


樓盤網


關於物業服務費是按戶收取或者按面積收取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應該按照面積收取比較合理。因為物業費是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委託物業管理單位對居住小區內的房屋公共建築及其設備、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項目進行日常維護、修繕、整治及提供其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服務所收取的費用。根據《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物業服務成本或者物業服務支出構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管理服務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和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等;2.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3.物業管理區域清潔衛生費用;4.物業管理區域綠化養護費用;5.物業管理區域秩序維護費用;6、辦公費用;7.物業管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8.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及公眾責任保險費用;9.經業主同意的其它費用。從這一條規定中可以看出,任何小區物業服務都是有區域的,都是有服務的範圍區域的,那麼小區的區域是什麼呢?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面積組成的。可以說物業服務費按照面積收取是有法可依的。再說,物業服務費是按照同一比例與各戶套內面積的乘積計入業主的房產面積中。故而每戶所承擔的公共面積也因各戶套內面積的不同而有所差別。由於各戶所承擔的公共面積有所不同,也說明各戶在該物業區域中所承擔的管理份額存在著差異。故物業費按建築面積計收是有其相對的合理性的。所以我個人覺得應該按照面積收取比較合理。


zffyjyc我的家鄉


我覺得應該讓物業公司滾蛋,為什麼養著他們,社區甩的怪乾淨,分錢可不少,應該直接讓社區管理,免的開證明社區還要求去物業開住戶證明,多此一舉。


金光閃爍13


物業費收取標準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標準。但是每個地方的收取標準有點差異,具體的物業費收取標準要按當地物價局公佈。這四個標準的收費依次大概為1.00元/月.平方米、0.75元/月.平方米、0.35元/月.平方米、0.35元/月.平方米(已包含稅、費)。多層樓房不是高層啊[捂臉][捂臉]





躍躍欲試Song


物業費按戶收取是物業公司圖簡單。最合理的是像汽車上路收取費用一樣,幾百萬的,與幾萬塊的車收取人金額同樣。把面積及常住人員作為輔助指標。買大戶型的人是為了舒適,也許只住了2個人,買小戸型的人是經濟能力差,也許住了兩代人6個人。從對物業環境的影響來講,總的看,人均面積大的家庭影響要小,這個就不展開講了,以免遭噴。


坐山觀猴鬥


物業費單價的形成是這樣的,拋開保潔工作不算,屬於小區全體業主的小區內的固定資產主要包括設備、設施、構築物,那每個住戶擁有的固定資產怎樣計算?單位擁有值的正確的方法是:小區固定資產總值除以小區住宅總面積,結果是每平方米住宅面積擁有多少元固定資產,xx元/m^2。住戶面積乘以固定資產單位價格就是住戶擁有的固定資產權益。當固定資產的運行、維修產生費用除以住宅總面積就得出住宅單位面積的單價。它就是物業費的計算由來。如果按戶計算,那不管住戶面積大小都擁有相同的固定資產,產生的權益、義務是不公平的。


狼129828566


按戶收費不合理的,大戶幾百平小戶幾十平,誰願意?按套內我覺得差不多,現在收費都是建築面積收錢 可是我們居住的都是套內。


美文話


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市場化運作,小區居民與物業公司就不適合!物業公司來小區服務賺差價,是合理的 ,因為他們是企業 公司,做買賣賺錢沒毛病,但做買賣應該是雙方你情我願的,居民有權接受服務並交服務費,但是也有權力不接受服務。希望疫情過後,國家應把小區居民移交 街道辦事處 社區管理!把居民交的錢直接花在工作在一線的工人師傅身上!別讓物業公司再從中賺黑心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