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權威解讀

邊緣人: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K·勒提出,泛指對兩個社會群體的參與都不完全,處於群體之間的人,各個方面都脫離主流社會群體的方式,也很難融入到主流人群之內。

與之對立的即為,中心人:他們往往卓爾不群、鶴立雞群,扮演著“強勢主導”的角色,不僅是整個圈子的“知識決策者”“思想中心人”,還是“新聞發言人”“形象代言人”。

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引子:

網球運動是一項社交活動,網球運動設計的初衷不僅僅是休閒娛樂,更是一種社會階層、運動文化。網球看似一項運動卻有著獨特的魅力以及廣泛的影響力,對於業餘網球愛好者而言,更是賦予更多的社交屬性和人格特質。業餘網球的人群特點、活動範圍、性格特徵、待人接物的表現、無疑已經默默形成一種獨特的網球默契,直接的或者間接的影響著我們每一位網球人,甜點君稱這一能量為:網球感知力。

然而今天就想談談現在一直活躍在我們身邊或者曾經在我們從事網球運動過程中的種種對你產生影響或者網球感知力的網球邊緣人和中心人。

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一、網球邊緣人:

1.場地上的網球邊緣人

這些人,打網球迫於各種問題,更多的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願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正規球場打網球。有人說對牆打球、用“網球練習器”打網球、就不是網球運動嗎?其實判斷是否從事網球運動很簡單就是看你,例如打牆或者用輔助器材訓練的目的是是否是為了更好的迴歸於球場上網球運動。如果單純的利用某些看似像“網球”的運動比如公園裡老大爺往天上打帶橡皮繩“網球”,這則絕對不是網球運動,他的訓練邏輯往往是錯的甚至常年單側單一關節肌肉發力對身體也是有害的。作為一名“合格”的網球愛好者,還是要回歸在網球場上。哪怕,場地不需要太豪華,平整、有劃線即可,哪怕是一塊小型的兒童球場。這才是網球運動真正的樣子,其他的可以稱之為以網球為媒介的運動方式。

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2.裝備上的網球邊緣人

這些人,常年打網球(這是個很重要的前提)但!很少甚至從沒有一雙專業球鞋、經常喜歡用慢跑鞋替代。打球極少買球、經常是舊球、禿球、黑球,以蹭別人球為主。球拍只有一把,吸汗帶常年不換以黑色為主,甚至還是破損的。球拍材質以碳鋁合金、分體球拍為主。不換線,也打不斷線,哪怕松到每打一個球要撥絃床半天。其實業餘網球愛好者不求專業,只求尊重自己。一盒煙錢,一頓飯錢,買桶球,換根線,換個吸汗帶,甚至換把球拍,贏得是別人的認可和尊重,這個代價很低,當今社會不算難事更不算苛刻。否則,別給網球人掉價,也一定不能享受真正的網球運動。

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3.心理上的網球邊緣人

其實有兩種:只喜歡和固定的一或兩個人打球,從不喜歡與陌生球友交流和分享經驗。他們往往很內向,不明白網球運動真正的意義,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天天嚷著:“我想打網球可是沒人陪我打的口號。”、“網球是孤獨者的運動”。另一種是:每天四處尋找打球夥伴,一說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但是跟他打過網球的人各種原因不會想有二次接觸的機會,他們很難找到一個固定願意陪他“打”網球的人。其實這兩種人,也都不是真正的網球愛好者,更不是網球運動的中心人。他們不懂得業餘網球運動的意義是以球的媒介交流與分享、身心智的鍛鍊與意志品質的鑄造,也不能對網球運動周邊的環境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也最容易陷入網球的”絕望之谷“。

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4.認知能力的網球邊緣人

網球運動的魅力就在於它的高雅的氣質和優雅的觀賞性,文明的禮儀與高階層平臺。業餘網球愛好者在金錢上可以是貧窮的,但是認知上、格局上、內涵上必須是富有的!往往此類邊緣人他們往往很難聽得進去別人的意見,也做不到與時俱進,往往思想保守,只看重眼前利益,一葉障目。網球對於他們僅僅是鍛鍊身體尋找快感的工具,而不能真正享受網球運動的快樂。

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5.技術水平和道德品質上的網球邊緣人

其實網球運動水平高與低從來都不是概括網球愛好者的標準。但是常年保持較低技術水準,從事網球運動的觀賞性和道德品質都很差,不求進步、極少動腦思考問題,更不願意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去不斷優化自己。對比賽勝負非常看重,怕失敗!怕輸球!好面子!喜歡埋怨隊友和找尋藉口、甚至違背事實真相、極喜歡和自己水平差的人打球以及比賽。

以上這些人都不能給網球運動或者從事網球運動的愛好者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他們看似從事與網球運動相關的事情,但是卻不瞭解網球運動真正的意義所在,故他們是網球邊緣人士,雖然揮舞著網球拍但是可以說是網球無效人口。我們作為真正的網球愛好者要遠離他們,珍惜自己的網球時光和精力。話又說回來,打個網球都能這樣,做人呢?

二、網球中心人

他們往往是相對高層次的社會和教育階層,受教育程度、認知程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態度、意志品格都有較高水準。明白網球運動的魅力以及價值所在,清楚以網球為媒介搭建的廣闊資源平臺的優勢,他們真正享受網球運動的快樂,不在於輸贏的結果更在於過程的提升與成長。喜歡場下的交流與分享,他們往往一週要打2/3次網球,時間固定、有相對固定的場地、有專業的負責的指導教練,也知道當今網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和技術特點,也知道及時更新自己的網球理念和深刻理解網球文化的精髓,他們的圈子相對穩固。球場上的認真對抗和場下的談笑風生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周圍網球愛好者。他們的穿著、裝備、技術特點、意志和道德品質,深受周圍網球愛好者讚許。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網球愛好者的有效人口,也稱之為網球中心人士。

當然邊緣人士也不一定會永遠邊緣,他們可以往網球中心人士發展!可能在某一個瞬間!某一位教練或老師的點撥!某一名球友的言辭!某一場比賽的認知!某一篇文章的影響(例如甜點君的這一篇)都會瞬間撥開網球運動的迷霧,逐步走向網球中心人。

業餘網球運動的“邊緣人”與“中心人”

甜點君感悟:

一旦成為網球中心人,卻永遠不可能轉變成網球邊緣人。

這是網球運動的魅力所在,也是甜點君發現的網球運動的神奇之處!

網球運動對你積極的正面塑造是不可逆的!

它會讓你感覺越來越好!看待事物的方式更為成熟穩重,

變得更加的富有耐心又細緻入微,

明白進步的層級也懂得失敗的意義和交流分享的快樂,

精神層次和事物認知的提升會無形中讓你變得更加優秀、幸運和健康,

真正享受運動的快樂的同時也能感悟人生的真諦!

就像此文,感謝我們因網球結緣,雖然我們互不相識,卻能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