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擺脫貧困奔小康(上)

下面我們來關注走基層特別節目《驕傲的村莊》,今天我們帶大家走進的是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以前的白音溝村,房屋老舊、道路破損、環境髒亂,但如今,村裡村外已是大變樣。

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擺脫貧困奔小康(上)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你好,嗯,有有有,需要多少?嗯嗯嗯,好,這次量比較大,誒好嘞,保證完成。

早上剛過七點,呂豔華就接到了批發商的電話。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苕帚應該是3000多把,鍋刷也比較多一些,大概五、六千把。能完成80%以上了。

2017年,呂豔華和丈夫回到村裡,在政策幫扶下成立了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總共這個廠房花了80多萬,政府給我拿了50多萬,如果沒有這50萬我根本建不起來這個廠房。

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擺脫貧困奔小康(上)

經營初期,呂豔華的合作社只有兩名工人,產品種類不僅少,質量也不符合規格,合作社經營困難重重。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後來就是咱們鎮裡、旗裡領導也挺關注我們的,還有咱們村裡領導,他們給我聯繫銷路,把我們積攢的那些貨都銷出去,又給我們聯繫、動員大夥來幹活,就這樣一點點有好轉。

現在,呂豔華的合作社裡固定工人有12個,流動性工人有8個,最多的時候合作社有20個工人同時開工,笤帚的日產量能夠達到800多把。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2019年一年應該是二十幾單,他這要的也比較多,毛收入是20多萬,去掉工人工資、成本,我自己能剩個10多萬。

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擺脫貧困奔小康(上)

隨著巴林左旗笤帚苗之鄉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草編合作社也由單一品種的炊帚到花樣百出的精品笤帚,變換出不少新花樣。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現在精品苕帚,像這種精品大苕帚,有車掃、有茶刷、還有床掃,還有保健按摩一類的,保健錘,還有葫蘆,還有咱們車的掛件,很多很多大概有幾十種吧。

不僅如此,呂豔華還開啟了“私人訂製”業務,根據客戶的需求和要求進行生產。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我想進一步培訓一下,提升一下大家的技術,然後也從咱們外地或者咱們美術學院請老師過來培訓和指點,把這個苕帚做得更好一點。

牟振虎趕驢

早上8點,牟振虎把放養的四頭毛驢趕回了家。

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村民 牟振虎:少吃點,給你媽留點。這是三鞭驢,今年春天懷孕了,來年的三月份見駒,來年我這四個毛驢子最少得下倆駒。

牟振虎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三到村三到戶扶貧資金的幫助下,購置了一頭基礎母驢,如今,牟振虎家的驢圈裡已經有了4頭驢。

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村民 牟振虎:(評上)貧困戶時候,國家直接就給你補5000塊錢。然後我又自己自籌點,2018年的時候又給我一個圈舍,給我補助9000塊錢,基本就沒搭錢。

2019年,村裡還投資144萬元修建了兩處塘壩,涵養土地和地下水,改善了村民靠天吃飯的窘境,牟振虎家農田的收穫也十分喜人。

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村民 牟振虎:種了90來畝地,收入個4萬來塊錢,幫扶對象這塊給我弄點苕帚苗,苕帚苗我賣了1萬多塊錢,收益也挺好。

喂完了驢,牟振虎騎上三輪車到呂豔華的合作社上班。牟振虎家門前的水泥路一路通到合作社,原本需要顛簸半個多小時的路程,現在十多分鐘就到了。

巴林左旗林東鎮白音溝村村民 牟振虎:

看我們小村子這環境多好,原來這路沒有水泥路,淨泥,一下雨走不了道,現在你看這公路溜平,騎著電瓶車多好,原來走這泥道,有時候走這三輪車還斜歪呢,現在環境好了,老百姓也享福了。

2019年,白音溝村實現了街巷硬化10公里,通村水泥路3.2公里,水泥路通達率達到了100%。巴林左旗是我市唯一一個深度貧困地區,2018年,白音溝村已經退出貧困村的行列,但仍有83戶200人沒有穩定脫貧。為此,村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幾項扶貧產業,呂豔華的合作社裡就設立了“扶貧車間”,牟振虎在這裡上班,每月能拿到2000到3000元不等的工資。

巴林左旗銘源草編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呂豔華:12個月去掉放假的、節假日,他們總能幹10個多月吧,這樣一個人下來就是3萬多塊錢吧。

今天的走基層特別節目就播送到這裡,明天的節目我們繼續關注白音溝村。

赤峰臺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