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年前1月19號帶領兩個小孩到重慶的革命聖地去瞻仰為新中國犧牲的革命先烈。讓他們在革命先烈們犧牲的地方參觀,學習、瞭解革命先烈們英勇的精神,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長大後坐一個正義、愛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列寧說:“愛國主義是指人們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現在我們的美好是無數英烈通過殘酷的鬥爭和犧牲換來的,作為80後的我們更應該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接受家國情懷的教育,讓他們從小學習歷史,瞭解歷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我們首先坐車來到了位於歌樂山的渣滓洞,看到白底黑字的“渣滓洞”三個字,內心有了一種肅然起敬的心情。

渣滓洞原先本身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國民黨軍統逼死煤礦老闆,霸佔煤礦,在此設立了監獄。

歷史上有名的江姐就是在這裡被國民黨關押折磨,最後被殘忍殺害的。

參觀的人很多,裡面有很多國民黨折磨革命烈士的刑具是不讓拍照的,醒目位置都有說明,都有提示,但我們還是發現有個別的不自覺的朋友在拍照。為了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沒有進行拍照。

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這一排房子有很多間屋子,帶著我的小孩一一參觀,每一間屋子都有很多非常催人淚下的故事,他們堅貞不渝的意志,看的我們淚花翻滾。

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這裡是國民黨用來為革命烈士放風的院壩,牆上是國民黨用來感化先烈們的標語。現在看看他們寫的“回頭是岸”,真的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這張照片是介紹江姐英勇的革命事蹟,為國捐軀的光輝一生。

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這張圖片是著名的白公館,也就是楊虎城將軍遇害的地方。這座房子原本是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自詡是白居易的後代,借用白居易別號“香山居士”,把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

1939年,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把它買下來,改造成了國民黨的監獄。

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小孩的愛國教育在革命聖地渣滓洞展開,學習歷史,做正義之人


小蘿蔔頭

小蘿蔔頭也在這裡關押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們那個年代的書本上有課文:小蘿蔔頭。我們學過課文,影響很深刻。但我小孩的課本上沒有了,所以他們並不瞭解小蘿蔔頭的英勇事蹟。

通過這次紅色旅行,讓孩子們學習到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波濤洶湧的時代浪潮中揚帆前進,是因為有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現在美好生活,需要我們去珍惜,需要我們去守護,更需要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去建設我們美好的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